临澧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200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需行气管切开术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60例,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中应用价值优越,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重症医学科;临床应用价值
由于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基本为急危重症患者,此时为了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维持血样水平,需要对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1]。由于传统气管切开术存在操作难度大、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探索更有有效的方法[2]。本次研究对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资料选择在我院行气管切开术的危重患者,研究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研究人数共60例。排除孕妇及哺乳期患者、排除相关药物过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30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22岁至58岁,平均年龄为(42.36±6.25)岁,多发伤患者1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6例,高位截瘫患者4例;观察组患者共30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为23岁至59岁,平均年龄为(42.42±6.43)岁,多发伤患者1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7例,高位截瘫患者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需要做好术前准备,包含检查颈部情况、气管位置、器械准备、麻醉等。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选择患者甲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缘之上1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等,钝性分开肌束、筋膜等,利用拉钩将气管牵向头侧固定,选择第3-4软骨环,利用尖刀向上挑开2个气管环,将气管扩张器插入切口,撑开后插入气管套管,随后拔出管芯,确保气流通畅,做好气囊充气,实施止血处理,分层缝合肌层,固定气管套管。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选择第2-3气管软管环穿刺,局部麻醉,切口长度为1.0cm至1.5cm,分离皮下组织,其中一只手固定气管,另一只手穿刺针进针,若回抽有气泡出现则表明穿刺针进入气管内,随后撤掉注射器,保留外套管,置入导丝,撤掉穿刺套管,利用扩张钳沿导丝送入气管套管,拔出管芯和导丝,吸净套管内分泌物,固定气管套管。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所记录和统计的数据,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进行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比较
分析表1可知,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甲状腺损伤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发生甲状腺损伤2例,切口感染3例,切口出血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2,P<0.05)。
3 讨论
由于重症医学科接收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很容易出现无法自主呼吸的症状,必须借助呼吸设备辅助呼吸[3]。当前常见的辅助呼吸方式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主要起到降低患者呼吸道阻力,增强患者自主护理能力等作用。传统气管切开术在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手术时间较长,且很容易致使附近组织损伤[4]。为了有效改善传统气管切开术存在的弊端,如今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其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其利于患者更早脱离呼吸机,避免患者及家属对病情的过度担心,提高治疗满意度。本次研究对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手术时间较短,且切口较小,不仅造成患者大量出血,继而促使切口快速愈合,提高患者的恢复效率。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需要注意,对于一些特殊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治疗,效果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颈部肿瘤患者、气管偏斜患者等[5]。
综上所述,在重症医学科中加强对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应用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郜杨,刘洋,唐荣,等.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2):106-109.
[2]高建军,王林华,李敏敏,等.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4,40(16):1943-1944.
[3]赵飞,邹琪,何先弟,等.小切口联合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困难气管切开中的应用[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11):895-898.
[4]张建新,王学海.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并发症3例[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21(3):165-166.
[5]郑艳杰,王海霞,苍红英.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疗效[J].中国临床医学,2014,21(1):66-67.
论文作者:罗璐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4
标签:患者论文; 气管论文; 切口论文; 切开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