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中医医院 湖南益阳 413500)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螺旋CT检查在肺癌的诊断中所起到的价值,并在临床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提高临床上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和速度。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80例,所有入组患者均确诊为肺癌并且均经病理检查,对比组患者的检查方法维持不变,而观察组用螺旋CT进行相关检查,两组所有患者均经肺癌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最终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整理、分析、计算其诊断符合率。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最终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可见对比组病理检查,确诊患者73例,符合率为91.25%;观察组因螺旋CT检查,确诊患者76例,符合率为95.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肺癌此种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通过螺旋CT进行相关检查,不仅与最终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高,而且所耗时间短,大大缩短了整个诊断的时长,值得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肺癌;CT检查;病理检查;诊治;符合率
肺脏是人体呼吸系统重要的脏器,肺癌是肺脏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1]。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工人劳动强度大、电离辐射增多等原因,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威胁人们的生命。肺癌发病相对缓慢,初期疾病特征不明显,病情较为复杂[3],对于医务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螺旋CT在这样的形势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就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经超声组织处理仪做快速石蜡制片检查诊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确诊为肺癌,患者的年龄在45-79岁之间,平均(56.2±3.8)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80例,对比组: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在45-78岁之间,平均(55.9±2.4)岁;观察组: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46-79岁之间,平均(56.4±2.6)岁。所有入组患者病程在2个月-17个月,平均病程为(11.4±3.1)。两组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均经病理检查,对比组患者的检查方法维持不变,而观察组使用螺旋CT进行相关检查,两组所有患者均经肺癌常规治疗。分别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整理、分析、计算其诊断符合率。在将所有诊断结果进行肺癌分期分类,将两组两种不同的相关检查方法的最终分期效果进行比较,以确定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和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两种不同的检查,从而发现患肺癌的病例数,比较两组的诊断率[4];并与最终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比较两组的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所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整理、分析,进行比较,可见用螺旋CT进行相关检查的观察组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况的诊断符合率为95.0%;而经一般病理检查进行相关检查的对比组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况的诊断符合率为91.25%,可见在肺癌的诊断、确诊中,螺旋CT相对于一般病理检查来说,诊断结果较为一致,诊断效果相差不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1为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比较[n(%)]
3讨论
随着临床诊断技术、肺癌相关生物学等的不断发展,对肺癌的诊治态度已经从早期癌变筛查转变为早期高级别的诊断与阻断性治疗[5],降低肺癌的发生率。临床诊断方法也包括了一般经手术病理检查、螺旋CT相关检查,肺癌病变的诊断分级等,对癌前病变高危人群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肺癌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6]。其中肺内病变组织活检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常规病变组织活检由于属于创伤性检查,手术耗时相对较长,可能造成疾病治疗的延误。而螺旋CT相关检查为放射性检查,为相对较为安全的无创检查,有检查明确,所用时间相对短,诊断结果较为准确,病人相对较为容易接受。最主要是在诊断方面的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检查速度快,病人情况易于及时掌握,最终效果好[7]。
本文比较了经常规病变组织活检和螺旋CT对肺癌诊断的相关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最终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均比较高,都达到90%以上,且差异不是很大,但在诊断时间的比较上,螺旋CT相关检查只用了不到一小时,检查速度快,对患者无创损伤、获得最终检查报告的时间也相对较快,大大优于一般常规病理检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玲玲,王瑜瑾,等.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0):79-80.
[2]辛恒兴,等.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9):112-113.
[3]张柏林,纪祥,等.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功能对早期尘肺诊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2):227-228.
[4]王健林,费俊贻,冯朝阳,等.多层螺旋CT在肺内直径小于1.0cm小结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7):5-6.
[5]刘婕,肖锡昌,等.肺炎性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7,18(3):198-199.
[6]宁雅平,等.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7):5-6.
[7]冯辛格,等.螺旋CT在尘肺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5):914-915.
论文作者:张牡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肺癌论文; 患者论文; 螺旋论文; 两组论文; 病理论文; 价值论文; 方法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