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分公司 河北省任丘市 062552
摘要:EPC模式有多种形式,多数以设计牵头的总承包模式,也有以施工单位牵头的联合体模式。目前长输管道工程采用EPC总承包模式,经过了多年、多个工程的实践应用,仍在继续探索完善,有必要对不同项目的管理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对以后的工程项目起到借鉴作用。本文分析了油气长输管道工程EPC管理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油气长输管道工程;EPC管理;精细化管理;
我国长输油气管道建设从国内管道延伸到跨国管道,从输送原油单一介质扩展到输送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等多种介质,从变革管道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延展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机遇和挑战共存。
一、EPC模式的特点
相比其他工程项目发包模式,EPC 模式具备以下特点:
EPC 模式注重强调项目增值的概念,这也是企业商务运作的前提。企业不仅要创造利润、推广品牌,还要讲信誉,因此EPC 承包商必须为业主着想,考虑业主利益,提高项目的净现值。
EPC模式注重资料管理,作为项目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对项目资料进行搜集、分类、归档,从而为后期项目沟通提供重要依据。
EPC模式充分运用系统管理的思想,通过严格控制项目的每一阶段、每一工序提高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
EPC模式重视信息管理,强调内外部沟通的重要性,从而保证各个部门、各个单位之间信息的畅通,有利于统一协调工作。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EPC管理精细化管理
1.确定管理重心。从单纯的施工方的项目管理上升到EPC模式的管理,是一个质的提升,管理的侧重点也要提升。以往的单纯的施工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是直接管理施工班组、直接管理施工现场来控制工程实体质量的直接管理,侧重点就是现场直接管理。EPC模式下的管理是直接管理分包单位、间接管理施工现场来控制工程实体质量的间接管理。现场的质量的直接管理由分包单位负责。那么EPC质量管理的重心就应该放在质量体系的管理上,通过管理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来管理分包单位,达到控制现场工程质量的目的。通俗点就是,从管理角度来解决施工中产生工程实体质量问题,即针对实际发生的问题,从体系管理的环节上找原因和解决办法,通过完善管理手段和措施来进行纠正、预防,从而逐步提高管理水平,控制降低现场质量问题的发生,从而来保证实体质量达到目标。
2.项目组织与计划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EPC承包商受业主委托对项目进行全面管理,作为PMT(Project Management Team,工程项目组,即工程公司或其他项目管理公司的项目管理人员与业主共同组成一个项目管理组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延伸,其需要全面协助PMT进行项目管理;编制项目管理工作大纲,并上报PMT 审批;提交乙方项目管理人员的组成情况,并上报PMT批准;根据业主与工程承包商签订的合同编制项目管理程序、总体进度规划、实施计划及质量手册,并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建立并完善合同归口、考核、合同台帐及归档等合同管理制度;编制合同履行的保证体系,包括协商会议制度,必要的工作程序等;协助PMT 编制招标文件,对投标商进行资格预审,执行招标、评标等工作,选定最终合格的中标EPC总承包商;与PMT 共同评审EPC合同,并对EPC合同文件进行解释说明;做好工程监理工作,完善监理文件、信息管理系统及信息传递程序,编制工程监理规划和监理工作细则;对EPC总承包商编制的工程建设总体、年度、季度、月度实施计划进行监督和审查;确定项目执行过程中参照的标准规范;做好项目文档管理,及时提交各种报表和文件。
3.项目设计管理。负责项目初步设计的管理和报批;完成PMT 委托的基础工程设计;审查项目设计图纸;审查并验收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对重大设计变更提出审核意见,报PMT 审批后向施工方签发变更令;监督EPC 总承包商的设计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4.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编制工程材料和设备等物资采购招标文件,审查采购材料、设备的技术规格书;审查EPC 总承包商提交的采购方案、采购进度计划、物资运输计划、物资供应和分配计划以及物资供应合同等;指导并监督EPC总承包商的物资采购招标等工作;监督和审查EPC 总承包商供应物资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5.目施工管理。监督和审查EPC总承包商的项目执行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及重难点施工区间的技术方案;全面管理EPC总承包商的合同执行工作,协调各承包商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并监督执行,包括工程进度控制、投资成本控制、质量管理、HSE 等内容;紧密掌握和及时跟踪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情况,并以此作为签署和审核EPC总承包商付款申请的依据;制定完善的HSE 管理体系并监督各施工方严格执行;审查EPC总承包商提出的工程变更要求并给出处理意见,上报PMT 审批后向EPC总承包商签发变更令;工程运转过程中出现纠纷时,EPC协助PMT 进行处理,必要时对EPC总承包商提出工程索赔。同样对于质量体系文件,竣工资料要求单位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单独编制,进竣工资料。从存在和发展提高时间跨度上、人力资源的投入上都差距比较大。工程项目的临时、短期性决定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精简、实用。建议以后的EPC模式要根据工程实际,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来编制体系文件,避免生搬硬套华而不实。
6.项目试运行与验收管理。组织进行项目试运行验收,编制验收管理程序;编制总体试运行方案、联动试运行方案、投料试运行方案、培训资料、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和章程,并审查EPC总承包商提交的单机试运行计划;协助PMT 完成联动试运行和投料试运行;组织进行隐蔽工程竣工预验收;协助PMT 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并审查工程验收资料。
7.其他管理。材料的质量管理上, EPC对材料的质量上采取了措施进行质量控制。对到中转站的所有材料,都采取首检制,即对每个厂家到的每类产品的首批到货进行进行抽检,这样可以尽早的发现产品问题,避免问题材料生产、整改周期长而影响工程进度。在对现场的质量管理上, EPC专门设置了常驻现场的管理小组。EPC成立之处,应管理方要求,EPC在每个施工标段派驻了一个现场管理小组,对现场的工程施工实体质量、安全、协调进行监督控制。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并没有达到现场管理控制的目的。建议派专业组人员定期巡视检查即可,即转变管理思路,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体系管理控制上,把现场实体质量控制交给施工单位,这样可以抓住关键,节约管理成本。
8.注意问题。
(1)业主总体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概念阶段是否顺畅。业主可能在资金或协调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其对于专业化管理却无法面面俱到,因此需要选择恰当的组织策划模式和管理模式,明确工程的承包模式及相关责任主体。工程实践证明,选择合适的EPC 承包商可以保证项目后期工作有序开展,降低业主的管理风险。
(2)节约项目投资,控制项目成本。在业主和PMC承包商签订的EPC 合同中,大多规定了对节约投资、控制成本方面的奖励比例,EPC 承包商将在确保项目质量、工期等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尽量为业主节约投资,控制项目成本。EPC 承包商通常从初步设计阶段就介入项目,以项目全生命周期角度控制项目的总体成本,以达到总体优化和控制项目总成本的目的。
EPC模式下管理是更加系统化的管理, EPC模式在国内的工程建设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和发展, EPC项目管理水平会在实践中继续发展和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苑连霞,杨石柱,郭玮. EPC项目管理模式初探[J]. 财经界,2015,7(10):112.
[2]潘玉平,徐小彬. 工程监理企业开展项目管理业务的探讨[J]. 科技信息,2015(11):328.
[3]孙志杰. 关于PM/EPC 项目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J]. 基建优化,2015(5):18-21.
论文作者:曾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项目论文; 模式论文; 承包商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总承包商论文; 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