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问题在地质勘查中的重要性探微论文_康艳辉

环境地质问题在地质勘查中的重要性探微论文_康艳辉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 山西太原 030002

摘要:众所周知,矿产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在矿产开发过程中,常因施工不当,导致各类环境地质问题,地形塌陷、地下水层断裂等,为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避免各类环境问题,保障地质环境与工程活动协调发展,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文章探讨了环境地质问题,并简述了环境地质问题在地质勘查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环境地质;地质勘查;重要性

1关于环境地质灾害有关问题分析

1.1关于地质灾害泥石流分析

近些年,社会经济的持续不断高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投入到矿山开采当中,大量的矿山开采在某种程度上会对矿山环境地质结构松散度产生很大影响,与此同时还会带来很多泥土外流,这些泥土就为泥石流的形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另外在对矿山开采过程中肯定会造成各种各样的沟洞,这些沟洞经过雨水的冲击就会形成泥石流。泥石流这种地质灾害会对当地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破坏,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当地民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性,相关管理人员就应该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加强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控制。对那些造成大量泥土的操作环节要进行严格处理,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矿山环境地质综合勘查力度,运用创新型、高效的地质勘查技术对矿山环境中的岩土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和勘查,为了能够有效预防泥石流的发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2关于地质灾害塌陷分析

塌陷是矿山环境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一般情况下,当矿层采出之后,采空区顶板岩层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或移动,当其内部的张应力超过了岩层本身的抗拉强度时,顶板出现破裂、冒落,岩层进一步弯曲出现断裂。且塌陷情况还会伴随着采矿工作面的推进而扩大,并最终出现大面积的塌陷区域,给地下开采和地上环境都带来巨大的风险。另外,岩溶塌陷也是常见的塌陷类型,在煤矿、金属矿山等区域广泛存在。通常情况下,岩溶塌陷是由于地下开采导致。而采矿塌陷的过程机理较为复杂,现场勘查难度较大,尚未形成有效的观测模式,但可以从拱形冒落等不同角度来分析其形成的机制。

2环境地质问题在地质勘查中的重要性

(1)科学划分我国灾害地质。在地质勘查中,应针对性做好地质预防。对于东部地区,应做好灾害预防,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应利用土地与规划全面布局,加强重大工程建设,重视地面塌陷等地质现象。对于中部地区,应重视经历开发区域、江河交通干线等地质灾害突发地,加强环境地质问题的预防。对于西部地区,地质灾害系数较小,应重视灾害预防工作,将损失降至最低。(2)全面了解地质灾害的底数。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某些开发团队专业性不足,未运用合理手段,地质灾害系数持续上涨。对此,在地质勘查,合理规划我国资源时,环境地质问题的解决成为重点工作。面对环境地质问题,首先,相关人员应全面掌握地质灾害发育情况与分布,将重灾区域、重要保护区域放在规划首位,组织相关专家、消防人员在重灾区域宣传,传授地质灾害预防知识,并开展演练,将损失降至最低;其次,可运用多种方式治理环境地质问题。

3地质勘查的基本步骤

地质勘查步骤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由专业人员设计草图。实际上,地质勘查主要是为了调查某一区域的地质条件,为稳定地质环境提供数据支撑。其二,初始设计。一般来讲,工程勘查是为了选择最佳的施工点,并对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在该阶段,应结合勘探、地形测绘等工作,保障初始设计的精确与效率。其三,工程施工图设计。在该阶段,相关人员应将收集的各种地质条件进行编录,长期观察地下水情况,判断可能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并设计施工图纸,为工程地质勘查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环境地质灾害的勘查方式

4.1加大资金投入

从整体来看,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投入资金不断的增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和社会资金投入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并且也是成倍的增长速度。但就单个的资金来源投入而言,中央财政在投入方面有所下降,主要由2000年的百分之五十三下降到2011年的百分之十六点六四;而地方财政则保持基本的投资比重,基本在总投入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波动;不过社会资金的投入力度正在逐渐增长,主要从2000年的百分之三十点五二增加到2011年的百分之五十九点九六。虽然社会资金参与地质勘查工作的积极性不断上升,并且社会资金的投入也体现了社会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视。另外一方面,有充足的资金可以购置更先进更完善的设备,对于人才的引进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地质勘查涉及的多方面问题拥有资金后都能够有效解决。在资金充足的条件下培养更多的地质勘查人才壮实勘查队伍的能力,另外在外勘查常处于较简陋且艰苦的环境,丰富的待遇和奖励保证勘探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4.2对水文地质勘查分析

对地质勘查出来的信息资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为解决地质灾害中的问题提供重要帮助。水文地质勘查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性工作,特别是对岩土力学内部结构能够起到非常精确度的判断,岩土力学内部稳定性对整个矿山环境中出现的地质灾害问题来说非常重要。在对矿山水文地质和岩土力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对其展开深入分析和预判。一般情况下比较常用的实验方法有以下几种:水质测试、含水层顶板渗透性综合实验、浸泡、淋滤试验采矿引起周围其他地层渗透性变化试验、含水层吸附实验等,通过对以上这些实验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矿山环境中的其他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分析和了解,进而分析出承载力带来的效果,对潜在性的其他灾害问题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掌控,这也是勘查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目标。

4.2加大勘查成果的转化力度与新技术应用

地质勘查工作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地质勘探过程中收集各项数据,总和后建立一个专门的数据库进行保存。加大地质勘查成果的转化力度,把取得的数据信息运用到各个勘探行业中,同时收集其他行业在不同地区勘查获得的数据,实现资源实时共享使水工环地质勘查成果最大化的转化利用。另外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也应该加强,一是地理信息系统(GIS),这是一种处理空间数据的技术,在地质信息处理上快速高效,在地质勘查中更具优势。第二种是遥感技术(RS),遥感技术的应用已经有30余年是一项成熟的勘查技术,它能对灾害调查、水文地质勘查等方面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发射了更多更先进的遥感卫星,遥感技术又更上了一层楼。三是物探技术,在地质勘查中获得的大量数据可以通过物探技术快速处理,使用这种技术还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前期的投入相比较其他技术更具有优势,在目前的地质勘查中占据重要地位。

4.3环境试验

环境试验方式包括岩土力学测试和水文地质测试。岩土力学测试的内容主要包含室内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而水文地质测试则体现在含水层吸附实验、水质测试、土壤污染试验等多个方面。根据《岩土力学勘察规范》和《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的相关要求,查明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这是地质灾害调查的重要手段。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加强地质勘查,积极掌握地质灾害的底数,科学划分我国灾害地质,加强补充性勘查,为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预防制度与监控奠定基础,提高环境地质的平稳定,保障市场经济平稳运行,推动我国向前发展。另外,相关人员应积极开发环境地质管理技术,推广地质灾害预防方式,将环境地质问题良好解决,降低人为环境问题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王小梅,张苗.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J].丝路视野,2017(31):157.

[2]贾勐.探究地质勘察中环境地质问题的意义[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107.

[3]邢志明,莎日娜,水工环地质勘察问题及防治对策之管窥[J].城市地理,2014,85(16):42-42.

[4]何芳,徐友宁,乔冈,等.中国矿山地质灾害分布特征[J].地质通报,2012(z1):476-485.

论文作者:康艳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环境地质问题在地质勘查中的重要性探微论文_康艳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