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谢洪燕

成都市成华区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51

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住院患者分成两组各30 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加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西药治疗,两组的西药均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 周,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改善但不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6 周,两组的疗效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1 例,而对照组不良反应11 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关键词:抑郁症;中西医结合治疗

抑郁症( Majordepression,MD) 是常见的心理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抑郁症的人多达1.2亿,几乎每4人中便有1人会在一生中某个阶段出现精神或行为问题。到2020 年,抑郁症将位居全球疾病排行榜第二位,仅次于心脏病。中国目前约有26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不过,与抑郁症的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0%的抑郁症患者因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而未能及时就医。可见,抑郁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

1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

抑郁症的发病非常复杂,至今其发病机制仍然不甚明了。大量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中枢和外周5-HT下降,5-HT 缺乏假说是目前较为公认的假说[2]。《黄帝内经》虽无郁证之名,但对五气之郁有明确的论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泻之,水郁折之”,《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灵枢?本神》说:“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指出了情志与郁证的关系。这些理论为后世医家对郁证的研究奠定了牢固的基础。郁证病名首见于《医学正传》,中医学认为,郁证的病因总属情志所伤,发病与肝的关系最密切,其次涉及心、脾。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是郁证的主要病机。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2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成都市成华区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3 月~ 2016年2月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共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西药加中药组) 30 例和对照组( 西药) 30 例。其中,观察组女18例,男12 例; 年龄20 ~ 58 岁; 病程1 个月~ 3 年9 个月; 门诊12 例,住院18 例。对照组中女19 例,男11 例; 年龄21 ~ 62岁; 病程1 个半月~ 3 年5 个月; 门诊11 例,住院19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就诊方式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2.2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 CCMD-3) 抑郁症诊断标准[3]。所有入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量表24项版本) 评分均≥20分。

2.3治疗方法

2.3.1 观察组均采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第二代抗抑郁药) ,再根据中医学对抑郁症的辨证分型进行辨证施治( 肝气郁结型、气郁化火型、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 。解郁开窍汤处方: 柴胡、白芍、陈皮、法半夏、茯苓、石菖蒲、郁金、枣仁、夜交藤、炙远志、甘草。随症加减: 肝气郁结型加川芎、丹参、香附; 气郁化火型加大黄、生地; 心脾两虚型加黄芪、当归、白术; 阴虚火旺型加栀子、丹皮、生龙牡。水煎服,2次/d,每次100ml,饭后服用。

2.3.2 对照组均采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第二代抗抑郁药) 进行治疗。药物的剂量根据病情进行加减。

2.3.3 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 周、4 周、6 周时均做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 HAMD) 评定。

2.4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治疗后HAMD 评分的减分率评定疗效,减分率= ( 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 /治疗前总分×100%。患者的不良反应以患者的主诉为主。

2.5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以( 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t 检验,P <0.05 为检验水准。

3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HAMD 评分对比两组对比显示,观察组见效时间比对照组快。治疗2 周后,观察组减分率为32. 34%,对照组减分率为11. 9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t = 2.98,P < 0.05)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6周后,观察组减分率为81.54%,对照组减分率为56.4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 6.62,P<0.01)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v

4讨论

抑郁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的持续低落、兴趣的丧失、思维迟钝、意志行为减少,严重者伴有自杀观念和行为,部分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幻觉和妄想。由于抗抑郁药物大多针对单靶点进行,起效较慢,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和过量的危险性。抑郁症在中医属郁症的范畴,是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疾病。张景岳认为,五气之郁是由于各种病因所致脏腑功能失调,导致人体气血津液等瘀滞不通,所谓因病而郁。病位在心、肝、脾,情志不遂,肝郁抑脾,耗伤心气,营血渐耗,心失所养,神失所藏,故忧郁伤神,心神不安。正如《灵枢?口问》篇中说: “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治宜疏通气机,开窍安神为法。解郁开窍汤处方: 柴胡、白芍、陈皮、法半夏、茯苓、石菖蒲、郁金、枣仁、夜交藤、炙远志、甘草。方中柴胡、白芍疏肝理气,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健脾化痰开窍,石菖蒲、郁金、炙远志、枣仁、夜交藤开窍安神,全方共奏疏肝解郁,清热化痰、开窍安神之效。在主方的基础上结合个体差异进行辨证施治,更加有效对症治疗,明显减轻患者症状,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不仅克服了单纯西药的副作用,起效较快,极大地解除了患者的痛苦,中药配合西药是治疗抑郁症极具探讨价值的特色疗法。

参考文献:

[1]于莉英.抑郁症的中医药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 6) : 5 - 47.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CCMD-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S].第3 版.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2.

[3]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第5 版.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121-123.

论文作者:谢洪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谢洪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