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随迁子女;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1 引言
随着进城务工农民的增多,其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关注。分析随迁子女的学习现状,发现普遍存在着难以融入班级,成绩不佳等问题。语文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写作能力是语文学科教育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由于写作部分在语文试卷中分值占到最大,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总体成绩。
2随迁子女写作现状分析
(1)随迁子女的写作一般没有明确目的,大多数随迁子女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文任务,抄袭他人的作文或者胡编乱造,不知道写什么,随意堆砌内容,整个作文缺乏一个主题。
(2)随迁子女的写作素材有限,由于他们大多数从农村来,生活范围狭小,知识储备较少,且对生活中的现象缺乏细心观察和积极思考,导致写作的素材很少。在实际写作的时候,随迁子女大多不善于合理选择写作素材,作文内容就像流水账,缺乏真情实感。
(3)随迁子女的写作水平较低。由于就读学校根据父母的工作地点进行变换,随迁子女们不得不频繁地更换学校,每个学校的教学进度又各有区别,导致落下很多功课,一些学生甚至没有掌握句子的正确书写方式。随迁子女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匮乏在写作上暴露得非常明显,一些学生甚至会出现错别字、句子杂糅、不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不会按一定顺序表达自己的想法等问题。尤其是不会用恰当的文字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内容空洞无物。
(4)随迁子女的写作缺乏父母的指导。学生各方面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的指导,父母恰当的教育将使学生的写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随迁子女的父母大多都较忙,而且文化水平有限,不能起到指导学生写作的作用。
(5)随迁子女的课外阅读量有限。阅读时写作的基础,保持每天阅读的良好习惯,可以储备更多的写作素材。但是由于随迁子女的家长大多文化程度不高,闲暇时间也非常有限,不能做好每天阅读的榜样。而随迁子女因为父母的放任,沉迷于网络手机等,不能做到每天阅读课外读物。
3随迁子女写作能力的培养对策
(1)创设情景,激发写作的动机
针对随迁子女缺乏写作目标的问题,可以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根据写作的内容要求创设合适的情景,让他们知道写作是围绕一定的目标而写的。这个目标可能是为了叙述一件事情的前后经过,可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观点,也可能是为了抒发对自然环境的情感等,将写作的目标与随迁子女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相关联,让学生有话想说,激发他们用文字表达的欲望。
(2)生活中留心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日常生活是创作的来源,老师可以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了写作的三个层次的要求,每一个层次都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教育学生对于不明白的事情要积极思考,探寻事情的真相。让学生借助生活这一巨大的写作资源库,时时留心,处处观察,积累充足的写作素材,这样写作的时候就可以有话可说。
(3)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培养写作能力
初中生由于知识储备有限,因此需要更多的知识输入,而阅读就是输入知识的最有效方法。语文课本中收录的文章都经过精心挑选,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含深刻的思想感情,可以成为学生们写作的最佳范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结合阅读内容的表达方式,灵活地设计简短的写作练习,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如在学习了《济南的冬天》以后,可以结合文章中的比喻表达方法,让学生模仿着写一些简单的排比句。多种修辞手法的学习和模仿可以让写作的文字更加优美。
(4)注重写作讲评与修改,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针对随迁子女语言表达基本工差的问题,老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试着以写作讲评与修改作为切入点,写作讲评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自己在写作上的欠缺之处,进行更加有针对性地修改,因此写作讲评可以更加高效地提高随迁子女的整体写作能力。将写作讲评与评分、二次写作相结合,评分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与老师总评的方式,学生与老师都参与到评分的过程中来,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一定的写作能力。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老师要采取不同的评改方式,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从写作语言的优美程度进行讲评与修改,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从是否能够清楚表达意思方面进行讲评与修改。
(5)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写作能力
培养随迁子女的写作能力还可以通过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家校共同合作的方式来得以加强。学校老师及时告知家长关于学生写作方面的突出问题以及点滴的进步,指导写作能力提高的方法,让家长配合学校一起监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字表达技巧和写作素材。家校联系与合作的方式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例如电话、微信等,老师可以创建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主题的家长群,交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技巧和方法。
(6)举办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从多读书入手,让学生利用好课下的时间涉猎不同种类的书籍,开阔视野,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有方向可循。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我校根据随迁子女较大的实际情况,举办过读书手抄报活动、中外名著读后感评选活动等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我校还在每个班级设立一个小图书角,学生下课后就随手拿起一本进行阅读。
4结束语
随迁子女的写作能力不高与学生自身、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的教育方法均有关系,随迁子女较多的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写作基础情况,注重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敦促学生每天完成至少4-5页的课外阅读,增加写作素材的积累。学校还要与家庭增强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潘招霞.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8,15,(3):63.
[2]俞俊.初中生自主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4,(12):36-37.
[3]暨瑞凤,林海.提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习作水平的对策[J].吉林教育,2014,(34):103.
论文作者:吴蔚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子女论文; 学生论文; 写作能力论文; 学校论文; 素材论文; 父母论文; 老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