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 涪陵 408100
摘要: 网络文化是新时代的信息文化,高校网络文化形成于当代网络文化与传统的校园文化的相互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面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的思想认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运行机制不畅、 监管力度不大、育人效果不好等突出问题,特别需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信息监控、开展科技活动、发挥育人功能等方面进行着力,以期逐步形成优良的高校网络文化。
关键字:认识;监管;机制;育人
该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互动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 高校网络文化概述
(一) 高校网络文化的内涵
高校网络文化以高校校园为活动的空间背景,以校园网络如校园新闻网站、论坛、博客、qq群等为介质,以高校师生员工为建设主体的数字化互动媒体。高校网络文化是在高校校园文化和社会网络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高校网络文化是以高校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的精神文化创造活动,既是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校校园文化,也是以高校校园为物质依托的网络文化。与普遍意义上的传统文化一样,高校网络文化也可分为高校网络物质文化、高校网络制度文化、高校网络行为文化和高校网络精神文化等几个层面。高校网络物质文化是指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所需的各种基础设施,是具有实体意义的文化事物。包括高校网络文化主体相互交流的各种媒介,例如计算机,数字电视,手机等等,也包括数字图书馆和多媒体教学软件;高校网络制度文化即高校师生在网络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网络规范。包括各高校用来规范网络行为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方式等。高校网络行为文化是指高校网络文化主体的行为方式,是高校网络文化在师生互动中的具体体现。高校网络精神文化是高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网络内容影响下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是高校师生在进行有关网络实践及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高校网络精神文化是高校网络文化的核心部分。
(二) 高校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功能
高校网络文化是社会网络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网络文化,同时,高校网络文化蕴含于高校校园文化之中。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教育功能,如先进的育人功能、对高校学生的发展导向功能、现代信息的传播功能和无壁垒交流功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而发展起来的高校网络文化拥有主体创造性、高度开放的社会性、多功能性和价值多元性等自身独特的价值特征。
1.高校网络文化的特征
(1)主体创造性
高校网络文化由于传播的及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打破了交往的时空界限,将人们置身于直接的相互交往与活动之中,在这样的相互交往中,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思维、新信息,不断提升着主体思维的创造性。
(2)社会开放性
高校网络文化是高度开放的现代化文化形式,高校网络文化的特性使得高校网络文化主体获取信息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界限。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网络文化技术的不便变革,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逐渐呈现出高度开放的社会性,高校网络文化的主体利用网络使高校范围内的信息传递更具有社会影响,高校网络文化主体的网络活动也更为及时的形成社会影响,加上高校师生高度参与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高校网络文化社会化得程度逐渐加深,趋势更加明显。
(3)功能多样性
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便利。它具有全时性传播的特征,具数字化和多媒体技术于一身,使得高校网络文化具有多功能性,这种多功能性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方便人类交流,促进高校网络文化主体的导向作用和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
(4)价值多元性
高校网络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和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高校网络文化的信息来源具有多元化也使得高校网络文化的内容的多元化。高校网络文化既给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的发展的机遇,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网络中充斥着暴力、色情等低俗文化。但是,高校网络文化对高校网络文化主体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高校网络文化中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价值,体现着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文化精神特征,并且,它对其他文化形态也产生一些或大或小的影响,也促进着其他文化形态的发展与变革。
2.高校网络文化的功能
(1)育人功能
高校网络文化的内容往往折射了社会发展、科技发展、文化发展等方面最新潮的信息,对高校网络文化的主体接受新知识,更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最重要的一个显著特点。
(2)导向功能
高校网络文化充当着时代文化、社会文化发展的先锋,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网络文化是标志社会进步的“灯塔”;更重要的是,高校网络文化也更易吸引和引导当代推动时代进步的主力军—年轻人,所以,高校网络文化在高校网络文化主体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3)传播功能
高校网络文化的传播具有及时性,交互性,具有使用方便快捷、信息容量大、消息渠道宽等特点,因而高校网络是一种现代化的宣传传播载体,网络学习也成为网络时代高校网络文化主体学习的主要方式。
(4)交流功能
高校网络文化具有巨大的交流便利性、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经济性,它是高校网络文化主体交往的现代化工具。它扩展了当代高校网络文化主体交往的方式与交往范围,使得当代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促进了高校网络文化主体的交往方式的变革,实现了各主体之间的对话平等和交往的平等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影响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者思想认识不够。由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者缺乏对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使得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缺乏自身特色,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缺乏针对性的认识与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他们还是习惯于用陈旧的思维方式来关注问题、思考解决问题之道,习惯于用老套路解决问题。高校领导者难以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的认识,因而忽视了对高校网络文化底蕴的培养和积累。高校的管理者或者教师更倾向于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方式,他们更愿意用面对面的方式开展对学生的教育,缺乏主动利用网络的意识。
(二)经费投入不足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经费投入不足。许多高校舍得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上花钱,他们致力于修教学楼、买教学设备、建学校师生活动广场、栽花植树等等,普遍重视一些外在的、收效快的项目,对一些隐性的、潜在的精神文化建设内容积极性不高。高校网络文化反映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精神投入和高度重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办几场活动或是组织几次比赛就能完成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经费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高校网络文化的硬件设施建设还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陈旧的设备和过慢的网速不利于学生充分参与自己学校的网络文化建设。
(三) 运行机制不畅
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上,部分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管理者对高校网络资源缺乏整体统筹,目前还没有形成权限清晰、后续保障有力的高校网络文化的管理机制。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很好的适应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的要求。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上,部门分工不合理,管理权限归属不明确;高校网络文化体制机制不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缺少有效的顶层设计和推进。
(四) 监管力度不大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缺乏强有力的网络信息管理监控机制,缺乏通过法律手段规范网络行为和网络管理行为的意识,对涉及引发社会争论的焦点问题不能及时进行审查。针对此类问题,各高校应加强各级监管力度,共同创建良好的高校网络文化氛围。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运行机制中,要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和高校学生的全面监督职能,加强高校网络文化的引导职能与规范职能,积极构建以有效监管为制度保障的管理机制。高校还要加强对高校网络文化资源的管理,加强高校网络信息技术防范和行政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高校网络安全防护机制。在强化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硬件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以构建高校绿色网络为核心,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制度,不断提高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五)育人效果不好
高校网络文化的认识直观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信息传递的快捷性,易于形成大学生对事物肤浅的认识。由此,需要高校网络文化的管理者充分利用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要把网上的交流与网下的互动结合起来,把宣传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有效的监控结合起来。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者要能熟练的运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把网络建设成为高校网络文化主体相互交流与活动的主要阵地,吸收高校网络文化各方面优点,增强高校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良好的网络道德观点。要不断增强高校学生的对自身的网络主体性的认识,能够正确的辨别网络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对高校网络文化形成批判性的认识。
三、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 提高对高校网络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网络文化对各其所培养的人才的价值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校网络建设是个长期的复杂的甚至是艰巨的过程,各高校网络文化主体必须提高对高校网络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这是解决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首要对策。高校网络文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功能,对大学生文化视野的扩展功能、发展空间的扩宽功能以及意识的强化功能。
高校网络文化是一种互动文化,它是开放的、自由的、大众的现在化文化。高校网络文化是新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认识工具和教育手段,它是随着校园网络技术运用水平的提高和高校网络文化的深入发展而产生的。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确立无产阶级的理想和追求,使之成为大学生固守、推广并不断完善的理念,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 [ 钟子斌 《浅议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万方数据]。由此可见,高校网络文化不仅对高校学生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 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监控
高校网络的信息发布平台具有开放性,加之它的信息发布来源具有隐秘性等特点,给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例如,由于网络存在各种安全漏洞,许多不良网站以及网络黑客的存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复杂情况,学校应建立对各类有害网站和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进行封堵,并能较有效地抵御校内外“黑客”的攻击,还能对校内不良或者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和上网行为进行监控的校园网防护系统,为构建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提供必要的技术防护。
(三)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弘扬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为建设以绿色校园为核心的高校网络文化,高校网络文化的管理者在这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文化管理者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活动。比如:对电脑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电脑网络知识大赛、个人主页设计展示大赛以及更高层次的电脑软件设计大赛;对绘画和电脑技能要求都比较高的电脑美术设计大赛等。除了采用上述措施外,文化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等方法来开展科技创新,真正达到弘扬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目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教育功能,有利于提高高校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生存方式和现实生活的真正关系,从而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健康网络文化的作用。
(四) 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
大学生是一个好奇心大、求知欲强的群体,要做好大学生的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结合大学生接受思想快的特点开阔创新,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开展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教育。发挥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生方面,网络自觉意识尤为重要。要引导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加强自身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提升道德水平,形成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意识。
二是从学校方面,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文化建设。高校有必要开设一些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网络课程以及网络心理辅导课程,同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科技活动。
(五) 建立高效的专业化的网络工作队伍,为网络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建立高效的网络工作队伍是各个高校必须重视解决的问题。学校在建立高效的网络工作队伍方面,应始终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建设。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者只有与时俱进的更新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技能与能力,才能适应大学生群体不断变化的思想特征、情感特点、行为特色,才能对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化加以敏锐观察,准确分析,正确引导,正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校应重抓两支队伍的建设,一是校园网络文化日常管理与维护的专业队伍建设,二是关于网络红客和评论员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宋元林,陈春萍等著《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2]喻运斌.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大学文化的影响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06,(2).
[3]王勋,王燕.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5).
作者简介
徐泽胜,男,四川剑阁人,1970年2月生。长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副教授。
论文作者:徐泽胜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高校论文; 网络文化论文; 网络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 功能论文; 文化论文; 主体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