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论文_刘成军

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论文_刘成军

山东省兰陵县国土资源局 山东临沂 277700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资源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资源。我国的土地资源总量十分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小,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稀缺性,只有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合理有效地利用和配置土地资源,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利用

引言

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根本,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资源不高,在土地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土地管理,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1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土地矛盾突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土地流转不够规范,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违规征用土地导致一些列矛盾的产生,尤其是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同时还造成了土地闲置;农村私建滥用土地的现象严重,比如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私搭乱建、违章建房,非法占用、破坏耕地等,严重影响了农村耕地的正常使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1.2土地管理缺少约束机制

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由于涉及的内容较多,再加之缺乏约束机制,因此导致土地规划缺乏权威性,土地规划得不到有效落实。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从则导致各方面关系无法协调,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水平,而且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也会进一步激化,不利于经济的有序发展。

1.3土地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传统的土地管理技术在实际测绘和管理应用上还存在着各种缺陷,但是目前我国多数城市依然沿用这种土地管理技术,特别是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地区更没有其他选择的可能。事实上,土地管理工作涉及的地域十分广阔,实际的工作量大且工作需求较高,土地管理工作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水平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但是很多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还是停留在旧技术层面上,对新的管理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数字化遥感技术、热能成像集成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1.4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严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我国土地资源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水土流失,根据中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土壤侵蚀总面积为294.9万平方千米;根据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显示,中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一方面会导致洪涝灾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会导致土壤的肥力流失,农作物产量降低。我国土地资源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大量的农药、化肥的使用,会导致土地质量的下降,加上森林、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就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土地的开发利用中还存在另外一个严重问题,即土地污染问题,一方面,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的使用会对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影响土地的质量。

2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策略分析

2.1制定规划,确立科学合理战略

在当前土地规划工作中,需要具备超前的意识和大局观念,在土地管理可持续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在战略的约束下进行土地的开发管理,使土使用者明确土地的具体用途。地方政府需要以实际对土地的需要与上级政府对土地利用指导指标进行具体规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需要确保各项标准经过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衡量,以此来更好的发挥出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

在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过程中,需要获得多方面的支持,并采取综合性的手段来确保获得良好的优化效果。在对实际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需要通过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土地用途管理和土地市场调节等具体的手段,提前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配置,能全面评估和科学预测土地资源,采用动态管理、常态监测和有效预警等方式来完成土地利用规划的设计。同时还要重视耕地和农业用地的配置和用途重审,有效的实现对耕地资源的保护,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另外,还要充分的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进一步推进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构建出全新的土地管理机制和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优化。

2.3制定科学的前期规划

由于前期土地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当前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过程中,针对于土地资源利用与需求之间的紧张态势,需要通过制定科学的前期规划,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从而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土地管理人员要对当前土地利用现状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并以规范为起点来开展土地利用工作,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土地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能够有效的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土地利用结构的最优化,确保土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实现。

2.4重视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培养土地资源节约意识

土地是生态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资源的质量提高了,生态坏境就会变得更好。尤其是要重视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提高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同时,因为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只有节约用地,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对土地使用进行约束;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节约土地资源的宣传,培养土地资源节约意识。

2.5加大土地管理宣传力度

在土地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需要积极引导,相关部门要利用多种形式来做好土地管理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对土地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要加大土地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重视土地管理人员及相关领导干部关于土地重审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确保土地执法行业的规范性,使土地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履行好自身的重要职责。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责任机制,确保土地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2.6征收补偿优化

开展土地征收后紧急补偿优化研究,需要确定公共利益目标,避免政府部门越权行为,严禁出现强制征地情况。并且还要努力实现透明征地,在全国内推行征地预公告,保证农民知情权和参与权不会受到损害。同时,还要对原来征收补偿制度进行完善,与市场机制挂钩,探索不同优化措施,制定完善的配套补偿费用标准,对征收后经济补偿行为进行约束,保证可以维持农民社会稳定性。

2.7发掘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需要充分的发掘土地潜力。这就需要做好统计工作,全面系统地统计城市用地、农村用地、无主荒地的具体数目、位置与情况,确保土地资源信息真实可信并无遗漏。同时还要做好分析工作,汇集后统筹兼顾进行具体分析,确保土地分配合理优化可持续,严格控制利用强度,将开发率控制在土地自我更新临界值内。另外还要做到人地和谐统一,将人为土地损害量减到最低,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精密探测,使其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掘,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

结语

虽然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土地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扩大,针对于这种情况下,全面进一步加大对土地管理的力度,全面提升土地管理水平,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伟丽.加强土地管理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6).

[2]张巍.加强可持续土地管理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6).

论文作者:刘成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论文_刘成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