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独特,生活方式、文化信仰差异很大,由此形成藏、羌、彝、摩梭族等不同文化性格,如何对不同民族的地域文化进行挖掘、提炼、继承,以及更好的展示弘扬,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符号;人性关爱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2-0255-02
文化是一种悠久的历史信息继承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民族的民俗习惯、历史传统、心理素质、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是民族性格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特征。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独特,生活方式、文化信仰差异很大,由此形成藏、羌、彝、摩梭族等不同文化性格,如藏族的豪迈自信、羌族的粗犷勇武、彝族的豪爽直率。
不同于诗书礼仪、仁义礼智儒家思想严谨的汉族文化,历史上少数民族地区地理偏远、教育资源匮乏,文明程度落后,文化的继承传播多是以故事、叙事的方式进行口头传播,文化中更多的是对自然神灵、日月星辰的图腾崇拜。这些文化的传播多以石刻、壁画石柱、火炬、图案、饰物等形式表现,出现地方相对开放、随意,没有汉族建筑中文庙、宗祠、书院、学堂等这些文化建筑。新中国解放后,政府关注和支持少数民族的教育活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出现学校、图书馆等教育建筑。 进入21世纪,社会迅速的发展,全球一体化、大同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受这种发展的影响,各国各民族正在迷失自我,逐渐丧失自己的传统、根本。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不同民族的地域文化进行挖掘、提炼、继承,以及更好的展示弘扬,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集中展示地域文化的文化博览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这类建筑功能十分简单、规模相对较小,尺度更加贴近传统,空间更加人性,内涵更加深邃,建筑无论是在外在形体、材料,还是内在的装饰、细节等方面都对不同民族的文化进行诠释和展现。当代文化博览建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人性的关爱
当代社会发展,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存质量,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建筑的存在是为人生活、服务的,“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爱,是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文化博览建筑由于使用对象数量多,人员复杂,人的参与性强,相对于其他类型建筑,对空间的尺度、环境的氛围、心理的感知、人性的关心更加突出。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地质条件差,多地震灾害,建筑更亟需在形体、空间、细节上体现人文关爱,抚慰人的心灵。
北川羌族自治县抗震纪念园是以“5.12汶川地震”为主题的文化建筑。项目位于北川新县城中部,东临羌族风情商业街,西侧为民俗博物馆。纪念园自东向西分为三部分,依次为静思园、英雄园和幸福园,展览馆位于幸福园西北侧,建筑占地约2000㎡,是幸福园的主题建筑,也是整个抗震纪念园的主体。展览馆内部陈列地震期间以及震后救灾的物件、场景,纪录传播北川人民抗震救灾的英勇事迹,重建家园的乐观精神,外部提供市民交流、沟通、休闲的空间场所。在建筑单体布局上,展览馆通过在地段内采用非对称布局,力求在纪念园整体设计中求得均衡,在面向园区中心及水面方向进行适当退让,留出广场人群活动的余地。建筑屋顶采用上人倾斜屋面,坡度适宜,有利于人群停留活动。同时,结合铺装,斜坡屋面种植了乔木,并设置了“之”字形休息座椅,这些不断升起的和水平的场地形成了露天表演场,提供了人性化的市民休闲场所,与幸福园共同形成丰富的城市生活广场。
北川是羌族文化的发源地,白石崇拜是其信仰,人文精神的核心。幸福园主体展厅以富有雕塑感的“白石”形体凸显于场地中,呼应并共同形成抗震纪念园的主题,以含蓄现代的手法表现传统羌族文化,暗喻“神圣”、“庇护”、“吉祥”,为新北川祈福。建筑以幸福园广场的延伸,形成景观平台,开敞的景观平台与广场绿地相结合,提供亲切、和谐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表达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建筑外墙使用当地材料,以青石、白石为主,以地方特点的材料搭配实现建筑设计的意图,室内使用石材和木材,将建筑外环境延续至室内,同时又不乏亲切之感。
2.注重符号的提取
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西昌市区,凉山民族文化公园内“火把广场”的东侧,由大剧场、影院、多功能厅、民俗展厅、商业街等功能组成。建筑平面为三分之一圆环形,层数为一至二层。屋顶和外立面随室外广场观众席坡度走向呈斜坡状,整个建筑融合于自然隆起的山体之中。
艺术中心建筑最突出的地方是注重符号的提取和运用,这些符号类型丰富多样,涉及自然、人文、民俗等不同方面。对于自然图形符号的提取,主要体现在建筑外在的形体上及景观上,主体艺术中心设计成月牙形平面,而火把广场以圆形展现,月牙形平面围绕圆形火把广场逐渐展开,寓意“日月同辉”,是对彝族古代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天文崇拜和敬畏的当代诠释。
对民俗图形符号的提取体现在装饰细节上,艺术中心的中央门廊面向东方,正对日出的方向,设计师把彝族传统服饰纹样抽象出来,用在门廊两侧的镂空花墙上,作为美丽花墙的符号,镂空墙从上至下呈现出由密到疏的韵律,早上初升的太阳将照射过来,镂空的门廊、花墙将其渲染成绚烂的虹彩,形成彩色镂空的肌理。白天会产生强烈的雕塑感,夜晚的灯光会让它如繁星闪烁。对民俗符号的提取还体现在色彩上,彝族传统中以黑色、红色、黄色、青色、白色为主要色彩。在建筑表面大量使用为红色和青色,广场地面上用红砂岩和青石交错铺设,表现火的涌动与天体的运转。
在文化符号的提取上,主要体现在火文化上,彝族非常崇尚火,传统节日火把节实际上是彝族古老的祭火节,火把就是彝人勇敢、豪迈与胜利的象征。圆形的广场是彝族传统火把节的舞台,广场柱子上铜制的火焰,石砌的火炬,以及地面旋转的火云全是彝族渊源深长的火文化的展示。每年的火把节,这里载歌载舞,举办各种民俗活动,狂欢的舞台,燃烧的火把让黑夜变得流光溢彩。
3.注重乡土材料的运用
乡土材料是地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根植于各地区特有的土壤环境中,经过千百年实践经验所得,材料的取材方式与加工方法均已成熟,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同时材料中蕴含的地域特征要素和人文情怀相当丰富,反映地区环境的特征,体现地域文化的色彩。作为集中展示地域文化的文化博览建筑,更应该尽可能采用乡土材料。
摩梭族是中国非常独特的一个民族,是唯一保留传承的母系氏族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的民族,主要居住在四川、云南交界的泸沽湖附近,传统建筑材料多以木材和夯土为主。摩梭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也是世界唯一系统展示摩梭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专题博物馆,建筑位于泸沽湖镇博树村原摩梭土司府遗址旁,背靠青山,面临泸沽湖,设计充分体现传统摩梭文化元素,划分为展览陈列厅、文物库房、文物保护技术场所、学术交流区、公共服务区和办公区等功能区。
博物馆周边山势平缓,多为土山,土质为红土,建筑结合场地高差,采用分散式布局方式,形体随地形起伏而变化,外墙主要采用红土砌筑,局部采用木材装饰,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传统摩梭文化元素和地域特性。
汶川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城,是“5.12地震”灾后援建项目,由广东省对口支援建造的,是汶川最大的文化建筑。博物馆功能齐全,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购书中心功能为一体,羌族文化六千年的历史将在这里得到集中展示和传承。建筑群体平面呈“L”型,以高耸的碉楼为中心,围合出的空间成为市民活动的开放性广场,体现了公共开放的人性化设计,同时与中轴线广场相协调,并极大减弱周边现有建筑的干扰和影响。建筑外墙材料采用当地传统的青黑片岩,完全用传统的羌族工艺建成,青黑的片岩有着厚重的苍凉,诉说着羌族地域文化精神。在片岩之外采用羌红色的铝板外墙,羌红色是羌族人最喜欢的颜色。传说羌族是炎帝的后代,炎帝又称赤帝,所以他们每逢重大的节日都要献红。同时红色也寓意灾后人们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
论文作者:唐渝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文化论文; 建筑论文; 羌族论文; 彝族论文; 广场论文; 传统论文; 符号论文; 《建筑知识》2017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