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推进班级管理工作论文_聂燕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推进班级管理工作论文_聂燕

(云南省保山市实验中学)

摘要: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对象是具有主动性的学生,他们个性不同,气质各异,身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推进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班级管理;教育艺术,平等民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民主、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学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一、树立民主、平等师生观

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更应如慈爱的父母、知心的朋友……要成为这种多元角色,现在的学生独立性和自觉性已达到较高水平,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理解和尊重。老师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老师对学生有管理教育的权利,但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我们老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 ,总是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教师的尊严,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待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或者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只有尊重学生并与之平等相处,才能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学生犯了错误,教育时更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能让学生心悦诚服,训斥、挖苦、讽刺只能促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当我们对学生付出真心的爱时,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自高自大,心胸豁达,炽热真诚,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尊重、理解他们,并随时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才会把他们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的尊严丰碑便也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来。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铭记陶行知老先生的话,在实践中去尊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二、与学生平等相处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特定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学识、经验和抱负,但就人的价值和尊严而言,所有的学生与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摆脱绝对权威的观念,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要知道教师的职责是培养人才,是要为学生服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切实当好学生的向导,做好学生的助手,成为学生真诚、无话不说的“朋友和知己”。

师生之间不断沟通、交流,真诚地平等相待,知己知彼,相互尊重,才能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才能有效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和谐相处。

教师要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在平时我很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鼓励学生在开放的气氛中敞开交流。学生脑子里想什么,就让他讲什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保证学生学习时充满乐趣。在课堂上,常常采用同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感受到被别人接受。并给学生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我尊重他的意见,而且相信他的能力。在这样热烈、愉快、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就会引发情感共鸣,师生的心理才能产生互动效应,呈现出师生的多向交往,师生交往的效率就会更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教师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学生也会想方设法消除教师的尊严,这是师生关系中的黄金法则。只有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对话,完整人格的交流,学生才会体验到做人的全部尊严,才会享受到被人尊重的生命快乐,才会使师生关系具有教育意义。

三、尊重理解学生

民主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也是效率的源泉。卢梭说: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老师。可见教育活动中平等民主的关系是建立师生互爱和理解、沟通的基础。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祭坛上走下来,到学生之间去,和学生交朋友,尊重学生的人格;课堂气氛应是民主、愉快、和谐的,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的态度应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在其共同的生活中都要有一种主人翁的地位和意识,平等相处。学生不仅是教育的个体,更是“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主体,教师考虑问题的基本点不仅仅在于使脆弱的学生得到“爱护”,免受伤害,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学生是有能力的,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应得到尊重,应该拥有自己的“权力”,不应当受到任何歧视和忽视。

从某种角度上看,尊重学生比热爱学生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失去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学生犯了错误,可以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地进行批语教育,但不要对学生横加指责,不要在其他学生面前公开揭短,更不要对学生采用打击、挖苦讽刺的手段进行教育,要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四、健全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要让学生做好小主人,必须健全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如制定班徽、班训、班歌、班风等。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制度要得到每一个学生的认可之后,才是班级的制度,每一个学生必须遵守执行,从而促使民主管理的顺利实施。坚持学生的自我评价制度。学生不只是待评价、待检查的对象,还应是评价的主体。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让他们开展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决策过程注重对话和集体表决。班级中的每件事,在确定之前都要有一个商量的过程。教师应持信任学生的态度,与学生讨论,大家拿主意。学生可以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集体举手表决或投票表决。班集体一旦做出决定,全班同学都要无条件服从。如选拔班干部、确定班级目标和制定班级常规、卫生工作条例、品德考评工作条例、评优工作规定、主题班会计划等等,都应该组织学生展开充分讨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最后由全体学生会议表决通过。这样的民主管理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靳加玲 扶放结合:有效进行班级的民主管理[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9)。

[2]刘学明 责任到人的班级民主管理——小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探索[J].新课程.上旬,2015,(4)。

[3]赵正海 小学生体验式行为促进班级民主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2010,(1)。

论文作者:聂燕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推进班级管理工作论文_聂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