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南——学习邓小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论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民内部矛盾论文,新时期论文,论述论文,正确处理论文,正确认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又进一步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会变得日益错综复杂起来,政治、思想、生活中的一些旧矛盾,有些消失了,有些缓和了,有些则具有了新的内容和特点。必须承认,我国现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尽管有不少属于对抗性的敌我性质的矛盾,但绝大多数仍然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对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必须根据毛泽东同志确立的基本原则和邓小平同志阐述的新理论、新思想正确地加以处理。在当前,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新理论、新思想,对于正确处理我国现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有着十分重大而迫切的意义。
一、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前提
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最典型、最极端的表现就是“文化大革命”,它的恶果就是“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在这种局面下,除了造成混乱、激化矛盾之外,不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任何矛盾。为此,在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同志首先总结了党在这一历史时期中的惨痛教训,一面从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一面从思想理论上拨乱反正。目的就是要纠正阶级斗争扩大化,严重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错误,使广大干部、广大知识分子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当然,在实现了战略中心转移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中的阶级斗争还将继续存在,有时甚至还会激化。这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反革命分子,有敌特分子,有各种破坏社会主义秩序的刑事犯罪分子和其他坏分子,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新剥削分子,并且这种现象在长时期内不可能完全消灭。”①但必须明确,我国现阶段的这些阶级矛盾已经不同于历史上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一方面,他们已不能形成一个公开的完整的阶级,作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形式的遗留,我们和他们的斗争可以完全不采取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斗争形式,而紧紧运用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依靠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对他们实行必须的专政;另一方面,由于现阶级的阶级斗争是隐蔽的,分散的。各种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分子往往以伪装的形式出现,暗中活动,隐蔽作案,埋藏在人民内部,这就需要通过深入的挖掘、周密的调查和仔细的分析鉴别才能有效地打击真正的敌人,保卫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新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要求我们强化社会主义的法制观念,并严格区分两类不同的性质的矛盾。
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对新时期的阶级斗争和敌我矛盾,既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实践证明,无论缩小或者夸大,两者都要犯严重的错误。”②他强调,对当前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性质如何,程度如何,如何认识,如何处理,都要有所区别,恰如其分。”③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区分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只要不把大量存在着的人民内部矛盾夸大为敌我矛盾,就不会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同样,只要不把敌我性质的矛盾缩小为人民内部矛盾,也不会犯削弱或放弃无产阶级专政的错误。在邓小平同志看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区别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近二十年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教训,也是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能够得到正确贯彻的重大保证。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现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社会生活的“主题”
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初级阶段中,最主要的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同日益增长着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是现阶段我国人民内部各种矛盾得以产生、发展甚至局部激化的最主要的根源。这个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不解决,仅仅着眼于政治、思想领域中寻求矛盾的解决,正如历史所证明,是万万不能奏效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许多问题,不搞四个现代化解决不了。”④
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必须改革原有体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这就必然要经历一个新旧体制转换、社会生活发生无序动荡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旧的秩序在瓦解和破坏,而新的法律和制度又一时难以完备起来,于是市场经济的惯性和自发力量便能在一定范围内无所约束地发挥其作用了。在这种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便由此产生了。其中,除了极少数属于敌我性质的矛盾之外,大量的是属于人民内部各种权益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只有通过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才能加以解决。
在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调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同时,邓小平同志又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这里因为,进行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社会必然呈现利益多元化的趋势,由此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必然会在一个时期内骤然加剧起来,若不及时地加以调节和处理,就会危及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道德、法纪以及理想教育,使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得到自我调节和自我消解,而不至发展到冲突和对抗的地步。
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开放的过程本身就是充满矛盾的过程。人们囿于习惯和成见,对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会有不同的意见和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允许看,让实践证明改革的道路是正确的,而不应用行政的方法强迫人们达成一致意见。正如邓小平所说:“对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调好得多。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就慢慢跟上来了。”他主张不争论,认为单凭争论不能解决在改革问题上的内部矛盾。他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是如此。”⑤对照过去用“大批判”来解决党内思想矛盾的那种极端有害的粗暴作法,邓小平的“允许看”、“不争论”、“大胆试”的解决矛盾的方法,真可以说是意味深长。
当然,并非所有的矛盾都应当不争论。对于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如沉渣泛起一样涌动出来的腐朽思想、迷信思想一类东西,就必须加以揭露、批判和抵制,而不能任其泛滥。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这类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严重污染了我们的社会风气,腐蚀着我们的健康机体,虽然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应当给予严肃的批评,而不应加以放纵和宽容。至于借改革之名,大肆出售资产阶级自由化甚至制造动乱的那些人,邓小平同志从来就是主张严肃批评的。
仅从上面列举的方面即可看出,产生我国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源是多种多样,各种矛盾的具体性质也异常复杂。其中有属于阶级斗争性质的人民内部矛盾,而大量的则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这些矛盾,有的分属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不同领域,有些则贯穿到各个不同领域之中,它们相互作用,错综交织,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领域的矛盾在人民内部矛盾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从纵向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基本上还是一致的,但在各种具体情况下,不仅存在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而且存在着个人和集体的矛盾,地区之间的矛盾,以及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经营条件下人们在分配收入方面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领域之中。从横向看,我国现阶段,除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经济外,还有“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营等经济形式。这些经济形式的相互竞争和共同发展对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但是,由于他们在经营方式、劳动、分配方式等方面都有差别,因而就产生了不同性质的企业与企业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多方面的矛盾。此外,在按劳分配之外,还允许在劳动之外各种合法收入,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依靠地理优势、资源优势、经营技巧、技术和才能等等先富裕起来,目的虽然是为了促进全国、全社会共同富,但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先富裕地区与后富裕地区,先富裕个人与后富裕个人之间的矛盾。当前应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社会利益分配不合理,即分配不公而产生的贫富悬殊。这种性质的矛盾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心理不平衡,导致腐败现象蔓延,钻营投机成风,进而危及社会的安定团结。
其次,在我国目前阶段,政治领域中存在着诸如民主与集中,民主与专政,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矛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矛盾,以及党和群众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群众参政议政与某些官僚主义现象之间的矛盾等等。其中党和群众、领导和群众的矛盾,是现阶段政治领域中,人民内部矛盾的集中表现。这是由于:从客观上说,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社会管理者,是社会全局的、整体的和长远利益的代表。因此,在他们行使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决策,执行和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或因与群众的局部的和暂时利益不一致,或因在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诸如物价、供应、能源、交通、教育等问题上不能满足生产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种种矛盾。从主观上说,由于“各级领导机关处理事务拖拉,决策慢,解决问题不力。”⑥官僚主义作风,以及利用权力和服务之便谋取私利等等,而与群众发生矛盾。
最后,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既反映了现阶段经济和政治领域矛盾的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在思想文化领域,如无产阶级思想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矛盾,共产主义道德与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观念的矛盾,以及市场经济观念与计划经济观念的矛盾,改革创新与因循守旧的矛盾,在改革开放问题上不同意见,不同认识的矛盾等。诸如此类矛盾可以说直接反映了现阶段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矛盾的特点。而无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残余思想的矛盾,理论界、学术界、文艺界的不同流派,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矛盾,认识上的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的矛盾等,虽然也是对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矛盾的反映。但主要是由思想文化领域的相对独立性特点所决定的。
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如果解决得好就有助于经济、政治领域矛盾的解决,从而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反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矛盾解决,从而就会阻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三、根据矛盾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特点用不同方法加以解决
既然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及表现,特点是多方面的,要正确解决它就必须用多种方法。
(1)解决经济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邓小平同志提出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经济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解决此类矛盾主要也就是如何实现统筹兼顾,把三者利益结合起来的问题。为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
第一,通过制订正确的经济政策,采取正确的经济手段调节三者的利益关系。如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就比较好地把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利益结合起来,比较好地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统筹兼顾不是搞平均主义,应该让那些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的企业,工人、农民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而生活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又必须照顾整个国家和左邻右舍,就是说,先富起来的地区应多交点利税,支持和带动贫困地区的发展,做到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使经济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获得统筹解决。
第二,解决经济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也不能忽视政治思想教育的辅助作用和精神鼓励作用,即要“两手抓”。因为,任何利益矛盾必然要在人们的思想上反映出来,必然要通过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和政治行为表现出来。这就需要通过思想教育工作,教育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唯此,才能使其获得正确解决。
第三,经济领域的有些人民内部矛盾,则必须运用法律形式调节解决。邓小平同志指出:“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等等之间的关系,要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有不少要通过法律来解决”。⑦因为,法律是人们行为的规范,人们按照这种规范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它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一旦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遭到破坏、产生矛盾时,它就成为解决矛盾的准绳。
(2)邓小平同志提出运用民主的方法解决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他说在党内和人民内部的政治生活中,只能采取民主手段,不能采取压制、打击的手段。对思想上的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民主的方法,即说服教育的方法是解决人民内部思想、政治领域矛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指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对全体人民均应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有法制观念教育,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通过法制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使每个公民都懂法,守法,自觉地用法律约束自己,自觉地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对思想政治领域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人民内部矛盾,除主要采用民主方法、说服教育,疏导的方法外,必要时也要运用行政,法律手段解决。如人民内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是长期的,它“不可能搞运动,只能靠经常性的说服教育,必要时采取一些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⑧
(3)科学文化艺术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坚持用“双百”方针解决。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⑨他还指出,必须在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提倡各学派、各种观点的争论和讨论。只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才能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才能更好地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双百”方针要为在安定团结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如果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不顾安定团结,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那就是对于这个方针的误解和滥用。”⑩
总之,在邓小平同志看来,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方法去解决,同一性质的矛盾要运用多种方法相互配合去解决。
四、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础。
正确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还必须有根本的措施、根本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邓小平同志不仅提出了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法,而且还提出了从其产生的根源及深层上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措施,根本方法。邓小平同志指出“真正要巩固安定团结,主要地当然还是要依靠积极的、根本的措施,还是要依靠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同时也要依靠完备法制。”(11)
首先,要真正从根本上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必须从其产生的经济根源入手,着眼于解决当前的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调动人民积极性的最中心的环节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2)他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又说,“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扩大再生产,增加社会财富,并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地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确保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这是第一。第二,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精神文明来源于物质文明。可见,生产力发展也有助于思想文化领域及认识上的矛盾解决。第三,对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处理亦一样。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对刑事犯罪活动的打击是必要的。今后还要继续打击下去,但是,只靠打击并不解决根本问题,真正解决根本问题要靠翻两番。”(13)我们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同样要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因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正是以我国生产力不发达为口实而鼓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所以,“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14)
其次,要从根本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还必须从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入手。邓小平同志指出:“好多事故都是因为不会管理,不会做工作,不会做人的工作,不会做思想工作,使矛盾激化而发生的。”(15)还说:“现在这么多青年犯罪同文化素质太低有关”。(16)因而他反复强调:“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7)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从而也就从根本上创造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良好条件。这是因为,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社会责任心的增强。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和解决自我矛盾的能力的提高。因而既可以避免因“自我”膨胀和外界“毒素”的侵蚀而产生的人民内部矛盾,又有助于自觉地运用恰当的方法去解决各个领域已产生的人民内部矛盾。做到用正确思想克服错误思想,用真理克服谬误,实事求是地解决矛盾。
最后,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是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某些环节上的弊端,是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甚至激化的根源之一。因此,要从根本上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还必须“从改革制度着手”,“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18)“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19)制度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为直接起着约束和调节的作用。而这种制约在制度适用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都是普遍有效的。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0)因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可以在某些环节上直接防止人民内部矛盾的产生和激化。通过改革,克服各种弊端,就可能平抑人民群众的不满心理,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从而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此类矛盾。
以上,从四方面谈了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体会,它远没有囊括邓小平同志根据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诸多思想内容。但仅据上述举例,已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反思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必须遵循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实事求是,辩证地去分析,正确地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在不断认识和正确解决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的过程中,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注释:
①②③④⑦⑨⑩(11)(15)(18)(19)(20)《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9页、第182页、第390页、第276页、第147页、第183页、第256页、第255页、第81页、第348页、第333页、第333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
⑥《毛泽东邓小平论中国国情》,第813页。
⑧(14)(17)《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第6页、第1-2页、第2页。
(12)(13)(16)《邓小平同志论改革开放》,第110页、第85页、第104页。
标签:人民内部矛盾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矛盾处理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阶级斗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