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混凝土结构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同时其建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在施工中裂缝产生的因素较多且危害较大,致结构安全度降低,抗震性能差。因此对于工民建裂缝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工民建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工民建;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1、工民建中裂缝成因
1.施工温度引起的裂缝
建筑施工中温度的变化常常会引起建筑材料的热胀冷缩。当施工处在约束条件下时,温度的变化能够使温度应力变得足够大,这时建筑结构就会产生裂缝。比如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砼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2.建筑结构因干燥收缩而产生的裂缝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会使用烧结材料使得其干缩变形相对较少,且使得其变形的时间周期比较短。一般来说,我们只要不采用刚刚出窑的新砖,基本上不需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不过对于这类的砌体,其往往会在受潮的时候出现受潮膨胀的问题。而这种湿胀往往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形。对于一般的砌体而言,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本身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
3.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缝分析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建筑工程的不均匀沉降。由于建筑地基的土质松软不均、构件支撑间距大、模板刚度不足等原因造成部分建筑结构出现沉降现象,从而在建筑结构的内部及其表面产生不均匀的拉应力,进而致使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产生开裂现象。由于沉降类裂缝大部分为贯穿性或深进性的裂缝,因此,它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
4.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主要是由于工人施工不当、振捣方式不当和养护不当 施工过程当中,工人为了使混凝土的流动性更好,所以人为的往混凝土里进行加水,从而使混凝土的水灰比和配比都发生较大的变化,使其强度降低,从而导致裂缝的发生。当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如果振捣方式不正确,那么极易导致混凝土发生分层和离析的现象,使混凝土的面层出现浮浆的情况,导致混凝土材料分布及收缩不均匀,从而导致面层开裂或是是交界处产生裂缝。混凝土在浇筑后需要及时对表面进行覆盖,避免表面的水分蒸发,而导致收缩裂缝的发生。但在实际现场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养护措施的不当,则不能及时对浇筑完的混凝土进行覆盖,特别是在一此高温及风大的天气里,由于空气中湿度较少,所以极易导致表面开裂的情况发生
2、裂缝的控制措施
1.防止温度及干缩裂缝的措施
1)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并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其间距30mm;
2)当采用现浇砼挑檐的长度>12mm时,宜没置分隔缝,其宽度>20mm。
3)合理设置灰缝钢筋,灰缝钢筋应埋人砂浆中,其保护层上下应≥3mm,外侧<15mm;
4)在顶层圈梁上设置宽40-50mm的遮阳板,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钢筋混凝土圈梁,减小因温差产生的应力;
5)对于已经产生温度裂缝的砌体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于数量较少且裂缝宽度不大的墙体裂缝可在消除裂缝表面灰尘、白灰、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后,采取压力灌浆的办法进行修补;对于数量较多、宽度较大的墙体裂缝应先将墙面抹灰全部剔除,清扫墙面灰尘并浇水湿润裂缝,用水泥稠浆封堵裂缝,在砖墙两面分别挂双向钢筋网片,然后用高强度砂浆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防止地基沉降引起裂缝的措施
1)合理设置沉降缝。建筑应从基础开始分成若干部分并设置沉降缝,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
2)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可在基础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砌体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
3)大窗口下部应考虑设混凝土梁,以适应窗台的变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为避免多层工民建底层窗台下出现裂缝,除了加强基础整体性外,也可采取通长配筋的方法。
3.从工程设计方面入手,有效预防裂缝
1)墙体抹灰砂浆中掺一定量的纤维,增强抗裂能力。
2)外墙装修有条件的全部增设钢丝网。
3)砌体墙有窗台的,全部改用混凝土窗台。
4)墙体砌筑用的材料尽可能使用一种,避免多种材料混合使用。
5)尽可能保证墙体所用砌块、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的强度、吸水牢、热脓冷缩等统一协调,基本一致。
6)在不同材料界面增设钢丝网,管线预埋位置增设抗钢网。
4.工程施工中防止裂缝的其他措施
1)砌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做好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砂浆搅拌应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和配料。
2)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的抹灰层应待前一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层;石灰砂浆的抹灰层,应待前一层7-8成干后,方可涂抹后一层。
3)砌体在砌筑过程中严禁打凿,特别是轻质砌体。
4)墙体抹灰层采用加钢网来抗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钢网处于批荡层的中问位置,以利钢网能充分发挥抗裂作用。
5)混凝土墙体浇筑前,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施工中应派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
5.加强浇筑施工的控制
1)分层浇筑。混凝土灌筑的流程一般是先将钢筋笼对准钻孔的中心,再加固对应模板,将模板牢固的固定在建筑物上,而后再进行混凝土的相关灌筑施工工作。
2)降低入模的温度。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在混凝土拌合水中加入地下水或冰屑来降低它的温度,并在外部环境温度较高时,用草席、幕布等对施工现场的露天砂石进行覆盖处理,以减少和避免阳光直射,同时在施工使用前用水对其冲洗 降温。
3)控制内部温度。要在混凝土构件的内部预先设置冷却水管,并通过冷水循环来加速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散发,降低因混凝土冷却凝固而产生的热量。
4)后浇带的设置。在混凝土的浇筑平面过大时,可以根据设计许可进行后浇带的设置,以加快混凝土的散热,降低拉应力,达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目的。
5)加强振捣。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二次机械振捣的方式,在进行二次振捣时,一定要保持好模板等建筑框架的结构固定,掌控好振捣的时间和力度,以防止和避免因沉落而产生的微裂或裂缝。
结语
只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就能大大减少墙体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或将裂缝数量控制在最小程度,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福成.建筑施工裂缝的成因及质量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32):43-44.
[2]闫琦,刘博.建筑施工裂缝的成因及质量控制技术[J].四川水泥,2017,(05):237.
[3]叶楚雄.建筑施工中发生裂缝成因和技术控制[J].建筑知识,2016,36(09):85+170.
论文作者:孙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墙体论文; 砂浆论文; 温度论文; 砌体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