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接地;电磁学;验收。
前言:电力电缆是传输和分配电能的重要载体,在电力工业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所以在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以及各种工程内部都会发现电力电缆的存在,采用电力电缆来输送和分配电能能够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改善环境的美观性。在大城市和共建密集场所,电力电缆,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是架空线路无法替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电缆在电力传输和分配中会发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 概括
长山头泵站冬用变进线电缆型号是YJV22-26/35KV-1*50mm2的单芯电缆。是采用交联聚乙烯的绝缘材料。它是利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将聚乙烯的分子结构,使分子结构由原来的直链 状结构改变为三维空间的网状结构。是热塑性材料变成热固性材料成为交联聚乙烯。提高了耐热变型性,改善了高温下的机械性能,改进耐环境应力开裂和耐老化性能,增强了耐化学稳定性和耐溶剂性,而电气性能基本保持不变。用它做的电缆长期工作温度可提高90摄氏度,瞬时短路温度可达250摄氏度。耐压强度高,化学性能稳定,介质损耗角正切值低的等特点,是符合用电条件的,但是在今年冬季用电过程中频繁发生终端击穿事故,通过重新制作终端头,试验通过但还是无法避免运行当中击穿电缆。烧毁跌落和保险。导致最终无法使用。
二 分析
由于电缆电压等级高,加上施工过程预留量小,。经多方研究决定在不改变用电方式的情况下,开挖更换电缆是解决用电可靠性的最好保障,再开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三条单芯电缆有两条中间有接头,最主要是在变压器用电终端处是用三根直径为100长4米的钢管并排作为预埋体穿入单芯电缆的。还有就是两端接地。这就是频繁发生终端击穿事故烧毁跌落和保险的罪魁祸首。为什么呢,我们现在分析一下原因。
1,单芯电缆绝缘层中电场的分布
任何导体在电压的作用下,均会在其周围产生一定的电场,其强度与电压的高低、电极的形式和电机间的介质等因素有关。在大多数情况下,电缆线芯和绝缘层表面均有均匀电场分布的屏蔽层,电缆的长度一般比它的直径大得多,边缘效应不予考虑。因此,单芯或分相屏蔽型圆形线芯电缆的电场均可看作同心圆柱体场。电场的电力线全是径向的,会产生集肤效应,增加导体电阻。
2由《电磁场》可知,当钢带铠装单芯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上会通过很大的交变电流,这样在电缆周围会产生很大的交变电磁场,而铠装用钢带具有良好的导磁性能,在运行中,钢带和导体类似于电流互感器的主副线圈,当有交变的电磁场穿过钢带时,就会感应出交变电流,而钢带本身具有比较大的电阻,引起自身发热,从而在钢带中形成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钢带就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再加上导体在正常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如果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出去(如埋地敷设等),就会导致电缆绝缘层融化或加速老化,破坏电缆的绝缘性能,从而造成电缆击穿或提前报废。
3单芯铠装电缆在用于交流线路中时,因在外金属层产生磁通,形成感应电流,铠装层发热发生涡流损耗,因此,在订制单芯铠装电缆时,推荐采用铝带、铝合金带、非磁性不锈钢带等非磁性材料;在安装敷设过程中,也应避免单根电缆穿在钢管中。因此,对于单芯电缆,我们不能够使用磁性材料铠装,而应该考虑采用非磁性材料代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单芯电缆(一般为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缆)一般不能采取两端直接接地方式。原因是:当单芯电缆线芯通过电流时金属屏蔽层会产生感应电流,电缆的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压。感应电压的高低与电缆线路的长度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当电缆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雷电冲击或操作过电压时,屏蔽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将会危及人身安全,甚至可能击穿电缆外护套。
另一方面单芯电缆两端接地产生的环流可达到电缆线芯正常输送电流的30%--80%,这既降低了电缆的载流量、又浪费电能形成损耗,并加速了电缆绝缘老化,因此单芯电缆不应两端接地。
三 结果
由于以上原因,因此我们在重新选择电缆时选择非磁性材料铠装电缆。并在敷设预埋时严格按照规程规定施工,试验合格后投入运行,一切正常。通过这次事故我们应该认识到安装验收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保证电力电缆线路长期安全的运行和检修,必须严格对新投运电缆设备进行验收。从源头上杜绝设备带病进网运行。’
电缆线线路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对电缆线路工程进行验收,必须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电缆线路验收可分为中间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电缆线路工程在完成电缆线路的敷设,附件安装,交接试验等工作之后,必须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运行单位等对施工完毕的电缆线路进行竣工验收,为了确保电缆线路的施工质量,杜绝电缆线路带病投入运行。电缆线路运行单位必须认真做好新建电缆线路的验收工作,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中间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电缆线路,只有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行
对电缆线路工程进行验收,必须按照验收制度进行验收,必须按照四个阶段进行组织。中间过程验收,自验收,预验收和竣工验收。
1,中间过程验收。电缆线路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电缆敷设中间接头和终端以及接地系统等隐蔽工程进行中间过程验收。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和运行单位等参加中间过程验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逐项进行验收。,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情况全程检查。
2,自验收。电缆线路工程完工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对工程整体情况进行自研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参与进行验收。初步查找工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并进行整改。施工单位完成整改后,向本单位质量管理部门提交工程预验收申请验收。
3,预验收。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收到本单位施工部门的预验收申请后。组织本部门,施工部门及监理单位对工程整体情况进行预验收。预验收整改结束后施工单位填写过程竣工报告。并向工程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
4,竣工验收。建设单位收到施工单位提供的工程竣工验收申请后组织相关单位对整体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运行单位等多方共同参与。
5,竣工验收时各参与验收单位提出验收意见,需整改的项目必须限期整改,有监理单位负责组织复验并做好整改记录。工程竣工验收完成后一个月内施工单位必须将工程资料整理齐全,送交监理单位和运行单位进行资料验收和归档。
6,每个阶段验收完成后必须填写阶段验收记录和整改记录并签字认可归档保存,竣工验收完成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运行单位必须在竣工验收书上签字盖章,工程才算最终完成。
论文作者:赵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电缆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电缆线路论文; 竣工验收论文; 单位论文; 监理单位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