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实践研究论文_付喜娟

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实践研究论文_付喜娟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业正在快速发展,给市政道路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注重先进施工技术的运用和完善,才能更好的推动城市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本文就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进行阐述,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前言

为了迎合城市化建设和发展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在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尽可能消除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加强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很有必要,有助于把握技术要点,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概述

水泥稳定碎石主要是以级配碎石为骨料,利用相应的胶凝材料合格灰浆对骨料的空隙进行填充,按照嵌挤原理摊铺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主要由碎石颗粒之间的嵌挤锁结结构、填充灰浆的质量以及碾压强度决定。在理想状态下,水泥稳定碎石在初期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其强度还会随着龄期而逐渐增加,形成板体,具有良好的抗渗度以及抗冻性能。作为一种常见的半刚性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在公路工程的基础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级配碎石主要是发挥骨架材料的作用,一般是结合适当的凝胶材料及大量的砂浆,通过严密的摊铺和压实,实现嵌挤的效果。与一般道路基层施工技术相比,水泥稳定碎石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取材方便,水泥稳定碎石的材料包括水泥和粗细集料,水泥可以采用普通的硅酸盐水泥或者矿渣硅酸盐水泥,集料包括石屑和人工碎石,结构简单,不包含任何特殊材料,因此料源广泛,便于就地取材;二是工艺简单,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流程相对简单,只需要拌合、摊铺和压实集合,机械化水平高,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三是性能优良,具有突出的板块效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受力性能,同时抗渗能力和抗冻能力较强;四是灵活便利,可以结合设计需要,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构成配比进行调整,从而对最终强度进行确定。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材料要求

配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材料的原材料主要是3 种,分别是水泥、碎石、煤灰。原材料品种的选取没有太过严格的要求,因此不需要特殊准备。

2.1水泥。在配置基层施工的用料时,水泥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原材料,不过对水泥种类的选择却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具体的工作步骤比较多,因此应该选择一些凝结速度比较慢的水泥,凝结时间在3 小时到6小时左右的水泥最为合适。虽然选择原材料时,对水泥的种类没有太多的要求,不过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应该尽量杜绝受潮变质的水泥和快硬水泥出现在施工现场。

2.2碎石。碎石在基层施工材料配置中的作用与水泥同等重要,在对碎石进行选取时,要注意碎石上面不能沾有污染物,而且作为原材料的碎石质地要坚硬,碎石块不能太大,直径不能超过3 厘米,同时碎石的磨损值不得高于35%,压碎值不能高于30%,其为25% 时最佳,否则会影响施工的质量。

2.3煤灰。煤灰的主要作用是析出水泥中的氧化钙,应选择没有受潮结块的颗粒状煤灰。除了以上几种原料之外,水也是配置基层施工材料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含水量的多少,对水泥的强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正常情况下,拌制基层施工材料时,实际含水量应该比最佳含水量多0.5% 到1% 左右,在高温情况下,实际含水量应该比最佳含水量多1% 到2% 左右,使其由于外界环境因素发生水分流失的时候,不会由于含水量的减少导致施工材料质量降低。

3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实践研究

3.1材料的拌和

在拌和前,首先要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可靠性,因此,需要对水泥、土、集料等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进行拌料时,要保证各项原料严格按照规定的配比进行,并且使用厂拌的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拌料过程的准确性。同时,在拌料过程中,要注意含水量的控制,及时的针对含水量的变化做好相应的调整。

3.2施工准备工作

对于土路肩,要保障工程的压实厚度一致,宽度保持在50 厘米,需要对土路肩进行平整,主要的方法有方木立模和人工整平。为了保证施工期间的排水正常,在土路肩的每30 厘米处要开挖泄水沟,保证排水过程的正常进行。

3.3基层的摊铺

3.3.1下基层摊铺

对于下基层的摊铺,一方面,要保护下承层的,另一方面,要保证下基层的平整度,要注意以下几点:对于不同吨位的运输车,要分配不同的车料的堆放面积,保证卸料的距离符合要去呀,防止出现断料或者补料的现象;在应用水泥稳定性碎料之前,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使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利用推土机对混合料进行推平后,要对高程进行检测,再利用平整机进行精细整平。

3.3.2上基层摊铺

首次摊铺保证松铺系数的下限在1.23,并且尽量减小相应的误差,在碾压过程中就需要对断面的标高进行测量,保证首次摊铺集料的过程达到相应的指标,为后续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 搅拌机和摊铺机相互匹配,保证摊铺速度,减少待料使劲,持续的进行施工;防止纵向接缝的出现,可以通过利用两台摊铺机进行摊铺,控制距离在5到10 米之间;如果下承层出现不平整现象,要通过齿耙对表面进行耙松,再通过混合料进行找平;对于无法使用摊铺机的路面,可以选择人工摊铺的方法,保证松铺系数的下限在1.3 到1.35。

3.4碾压过程

摊铺完成后,要进行碾压和找平工作。在当天进行碾压,需要保证含水量在2%,同时在对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路段,碾压过程中要保证碾压的顺序是从两侧向中间碾压。对于设置了超高的平曲线段,要在碾压时从内测向外侧进行碾压。在进行碾压工作前,需要对路面的含水量进行测定,符合碾压的含水量标准以后再实施碾压。碾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利用静压法,即压路机在匀速前进时对路面进行碾压,随后应用震动压路机的弱震和强震对道路进行碾压,最后用静压法结束碾压过程。在碾压过程中,要控制好碾压机的速度,一般保证在1.5 到2 千米每小时,碾压1 到两次,防止在碾压过程中出现裂缝。

3.5养护

在完成上述的步骤后,要重视对于水泥稳定性碎石基层路面的养护工作。一旦在工程中不重视养护,会导致路面出现碎石的状况,影响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使得施工工程达不到其应具有的作用。因此,相关的部门和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对于路面的养护工作,一般对于道路的养护工作需要持续的时间为7 天,保证基层的湿度,养护期间不能让车辆通行。完成上述内容后,水泥稳定性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便完成了。

结束语

总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半刚性结构层在道路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施工质量受原材料质量、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及碾压诸多因素影响。因此,要保证其良好的工程质量,就必须严格控制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及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从施工所需原材料、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阶段各环节进行技术控制,加强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完全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董跃林. 刍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24)

[2]王治荣. 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0)

[3]张秀霞. 市政道路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3)

[4]马地虎.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实践[J].江西建材.2014(13

论文作者:付喜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实践研究论文_付喜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