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课堂游戏的实践运用论文_潘龙甲

试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课堂游戏的实践运用论文_潘龙甲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摩尼中学校,646418)

摘要: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让学生乐于实践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今教学的要求,因此,应加强课堂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不断改善初中体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课堂游戏;运用

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他们喜欢动感的体育运动,对快节奏的运动更是情有独钟。初中生的这些特点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启发。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将游戏引入课堂中,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堂游戏的含义

课堂游戏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组织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的特征,其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和喜好,开展具有加强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活动内容,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课堂游戏形式的运用改变了传统单一、枯燥的体育教学模式,符合现今学生的心理特点。

2课堂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影响

初中生正处在发育阶段内,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的进行形体运动的讲解,是很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的,需要加强基础的体育技能训练,以确保学生的良好发展。同时在技能教学中,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掌控好教学内容的难度,以免学生出现忧虑、厌恶、反感等负面情绪,降低教学质量。课堂游戏形式的出现使得体育教学变得更具娱乐性,学生可以在较为轻松的氛围内开展体育锻炼活动,进而在增加体育技能的基础上,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同时课堂游戏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课堂游戏的教学意义

3.1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项目的种类相对较多,其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技能难度大的项目,学生在完成这些项目的技能训练时,存在较大困难,就会给自身带来较大压力,久而久之很容易影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而课堂游戏方式的应用,则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课堂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够将所学技能进行逐层划分,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安排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且课堂游戏对于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能够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3.2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堂游戏多是以竞技类游戏为主,在活动中,学生要想快速的完成任务,就需要不断进行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各种条件因素的限制,很多体育项目无法按照要求开展和完成,而通过课堂游戏的形式,能够将活动项目予以替换,并由教师的专业性指导,实现学生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尤其是在跑步训练上,竞技类游戏的开展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跑步能力,实现创新能力的发展。

3.3合作能力的培养

课堂游戏的开展通常都是以小组形式完成的,在游戏前,教师会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选定组内担负的角色,并做好相应的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争取在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另外,如果竞赛失利,小组的成员们也会互相鼓励重建自信,进而建立学生之间的友谊。而且还能让学生对个人和集体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课堂游戏的选取策略

4.1以教学内容为基础

要想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可以在课堂游戏的选取上将教学内容作为基础要素,合理规划游戏内容,突显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点,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下,逐渐完善体育技能和知识水平。例如,在跑步锻炼中,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绕圈跑改成八字跑,并以小组练习的方式在固定的轨迹上进行追逐奔跑,落后的学生要接受相应的惩罚,以此加快学生的跑步速度,达到锻炼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结合实际情况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身心发展还不是十分成熟,所以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坚持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的基础上,合理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在开展摸球接力游戏时,可以在操场上选择一个边长在10米左右的正三角形区域,将学生分成三组比赛。每组每轮比赛中可派出一名代表,在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上做好准备,开始命令发出后,三名学生向中心点跑去,之后原路返回与本组的下一名同学进行交接,最快完成的一组学生即取得胜利。

4.3坚持良性竞争原则

体育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竞争性特征,这一特征除了促使人们更好地进行体育技能锻炼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和完美意识,充分发挥出自身潜能,做到最好。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游戏的选取上,也可遵从这项原则,一般可由学生单人或分组进行比赛,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巩固体育技能,也能够不断的开发学生自身潜力。

5课堂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5.1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体育活动项目对于体能的消耗相对较大,所以在开展体育训练前,通常会要求学生做好热身运动,以免在做剧烈运动时出现肌肉拉伤现象。以往热身运动大多是通过跑步或者自由拉伸等活动实现的,枯燥且单一,学生的参与度也不高。但是通过课堂游戏的方式进行热身活动,则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增大参与度。例如,在热身环节内,教师可以增加”换位跑”、”蛇形跑”等奔跑类游戏,女生则可以开展踢毽子、跳皮筋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起到热身的作用,也能够增加准备活动的趣味性。

5.2技术技能中的应用

单一性的技能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且需要通过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方能有效掌握,但是由于时间较长,学生很容易在训练过程中产生厌烦心理,影响最终的训练效果。所以在技术技能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多元化训练模式的应用,以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例如,在长跑训练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很容易削弱学生的参与热情,但是如果采用男女混合接力的方式,则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欢快的训练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参与度,强化训练效果。另外,中长跑训练其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如果一味的让学生绕着田径场跑圈,不仅无法增强其对体育的兴趣,还会产生疲惫感。对此,我们可以举行一些“高地占领”、“混合接力”等游戏,让学生在奔跑中找到快乐,这样不仅学生得到了锻炼,教学目的也能够达到。

5.3教学结束中的应用

体育课程结束之后,学生也会逐渐从剧烈的运动中平缓下来,而在此环节,开展课堂游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身心上的舒缓与平静。这时课堂游戏的选择应多以趣味性、放松性活动为主,帮助学生摆脱课堂上的紧张感,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为体育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可以采取智力竞赛(以放松为主)、舞蹈动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结束一节有趣的体育课。

5.4课堂游戏教学的建议

在体育教学中,要想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就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合理选择游戏内容,比如在跑步教学中,教师在游戏设计前,应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予以详细了解,从而制定合理的跑步时间,以免学生发生晕倒等现象。此外,还应加大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力度,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充分考虑自身的安全,明确游戏中的具体注意事项,并按照要求开展活动,以免危险的发生。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应该充分运用课堂游戏,通过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和学习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东耀.浅析初中体育游戏教学的创造性的认识[J].青少年体育,2017(5)

[2]张玉华.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7(30)

论文作者:潘龙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试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课堂游戏的实践运用论文_潘龙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