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中血清铁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_王剑

探究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中血清铁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_王剑

王剑

天津港口医院 300456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中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和患者248例(DM),DM组分为单纯组(45)和并发症组(203),并发症组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组(4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组(44),糖尿病大血管病变(MCV)组(5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24例)和糖尿病肾病(DN)组(33例),比较各组的血糖、血脂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及SF水平。结果:DM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及SF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AFL组患者ALT、AST及GGT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DN组的mAlb、Cr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SF与TC、TG、LDL-C、FPG、Cr、HbAlc、HOMA-IR、mAlb、ALT、AST、GGT呈显著正相关性,与HDL-C及ISI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SF、TC、HbAlc、LDL-C、FINS及HOMA-IR是DM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SF、Cr、mAlb是DN的危险因素(P<0.05),SF、ALT、AST及GGT是NAFL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F在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在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升高更为明显,SF升高是其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高危独立因素。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血液铁蛋白;代谢

前言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异常以及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常合并多种慢性并发症。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微量元素水平异常变化在本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清铁蛋白(SF)作为人体含铁量最高的蛋白之一,其浓度能够直接反应机体的储铁情况,对于体内缺铁或铁超载的评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大量研究发现:铁代谢与的发生及发展具有密切关系,血清SF水平可能预测或评价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本研究分析了及其慢性并发症患者的血清SF及其他相关代谢指标变化,旨在探讨SF与及其慢性并发症间的关系,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为患者248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将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48例作为糖尿病组,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组(4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组(44),糖尿病大血管病变(MCV)组(5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24例)和糖尿病肾病(DN)组(33例)

1.2 研究方法

受试者均过夜禁食12h后,晨取空腹肘静脉血5ml,于室温下静置2h,经生化指标测定:①糖代谢指标②脂代谢指标③肝功能指标④肾功能指标⑤血清SF。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经卡方(χ2)检验,满足双变量正态分布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危险因素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1患者的FPG、FIN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组各项指标与单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TC、TG、H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组与单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患者ALT、AST及GG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mAlb、Cr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DM患者的SF及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慢性合并症各组SF显著高于单纯组(P<0.05)。5SF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SF与TC、TG、LDL-C、FPG、Cr、HbAlc、HOMA-IR、mAlb、ALT、AST、GGT呈显著正相关性,与HDL-C及ISI呈显著负相关性。经回归分析显示:SF、TC、LDL-C均是危险因素。

3.讨论

SF是由铁以及脱铁蛋白所组成,是体内的主要铁源,同时也是铁在体内的主要贮存形式,故SF反应机体储铁情况的主要指标。铁作为一种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剂,其缺乏或者过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SF水平高低对于机体糖脂代谢具有重要影响,认为SF可能参与了DM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过程[1]。冯烨等[2]研究显示:在糖脂代谢紊乱早期已经存在血清SF水平显著升高,提示SF水平异常升高与脂代谢异常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S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TC、TG、LDL-C、FPG、HbAlc、及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及IS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显示:SF与TC、TG、LDL-C、FPG、HbAlc、HOMA-IR呈显著正相关性,而与HDL-C及ISI呈现显著负相关性,与雷海燕等[3]报道相似。证实DM患者具有铁超载现象,且与其糖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指DR和DN,目前已有诸多研究表明SF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DN患者的SF及24hmAl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SF与mAlb呈显著正相关性。SF能够反映患者的肾脏微血管损伤情况,对早期DN的预测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DR所致眼部神经血管病变而引起的视功能损害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即便控制血糖正常,DR仍可呈进行变,最终导致患者失明。本研究中,DR组的SF、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单纯组,且SF与CRP呈显著正相关性,SF及CRP能够诱发炎症以及氧化应激反应,诱导DR的发生和发展。血清SF水平升高在组织缺氧缺血后脂质过氧化反应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铁过载可作为催化剂,加速ROS的生成,损伤脂膜以及亚细胞器,引起血管内皮发生损伤性增厚,并可损伤内皮组织细胞,从而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及发展。研究发现:血清SF水平与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现显著

SF的主要合成场所为肝细胞,故肝脏也是铁过载损害的靶器官。NAFL患者多存在肝组织以及外周组织IR,而SF在代谢综合征及IR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推测SF与NAFL的发生密切相关。DM伴高铁综合征者的NAFL发生率较单纯DM患者明显增加。铁超载与IR相互协同作用,可促进NAFL的发生及发展。NAFL患者的SF、ALT、FBG、FINS、TG及TC均较正常人显著增加。本研究示:NAFL组的糖脂代谢指标与对照组及单纯糖尿病组具有显著差异,SF、IR均显著升高,肝功能指标(ALT、AST及GGT)均较其余各组显著升高,且SF与IR、肝功能指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证实了上述观点。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存在血清SF水平升高,且在合并慢性并发症者中升高更明显。血清SF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SF升高可预测和诊断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提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朱正国,钟琳.血清铁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健康研究,2016,35(3):341-342.

[2]冯烨,李成江.糖尿病前期人群铁蛋白与糖脂代谢相关性研究[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29(5):299-302.

[3]雷海燕,顾萍,邵加庆,等.血清铁蛋白与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6-38

论文作者:王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探究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中血清铁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_王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