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原有市政给排水设计的许多地方不能很好的与现有的城市建设相配套,在城市给水、雨水排放、污水排放等方面体现十分明显。市政给排水设计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旦出现问题,将对城市基础建设和人民切身利益造成损害,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人民的生活,阻碍城市的进步。所以在原有的设计方案基础上,根据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合理的对市政给排水设计进行优化,提高其合理性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发展;设计思路
引言
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市政给排水的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程,直接关系到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的质量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当前城市化迅速发展,市政给排水工程也愈发重要,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更需要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和高效使用,从而达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化水平的目的。
一、市政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
1、污水排水方面有待改进
我国大部分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相对老旧,排污使用方法传统,我们知道传统方法很可能造成更重的污染,例如旧城区污水排放与雨水排放相混同,排污系统的压力大大提升,没有科学的去污,污渍繁生,污水混同雨水造成二次污染,可见强化城市排污合理利用水资源势在必行。
2、雨水排水方面存在问题
水污染主要的两个方面是雨水与污水,降雨时很多污染物随着雨水进入排污系统,如果处理不当会污染城市水源,从目前情况看,我们在市政给排水方面没有对雨水进行仔细测量,因此,每当遇到暴雨或大暴雨,雨水排放不当,城市内涝便会形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为水源污染带来隐患。
3、市政给排水设计与城市功能相融不够
市政建设不是独立的,市政给排水设计更不是孤立的,需要与城市功能相适应,但很多城市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给排水设施存在问题,导致城市功能不能完全发挥,无法为人民的生活带来更便利的体验,间接影响了城市其他功能的作用。
二、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及思路
1、城市给排水规划的宏观调控
1.1 防洪排涝的设计
城市的防洪排涝规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外洪规划,另一方面是对内洪进行规划。而防洪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排除雨水和积蓄的水源进行设计,同时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首先,城市首要排除的就是汇流面积上的暴雨进行排水处理。利用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出暴雨量,并将暴雨时间控制在5min~10min。暴雨样本一般为年超大值法。而城市排洪规划的重现期,需要对城市排洪流域面积大小进行分析,才能进行规划。例如某市地区给排水工程设计规划中,对于山洪防治以及治涝等都提出了一定的规划。按照规划,该地区需要将防洪河道以及相应的桥梁拓宽。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例如开挖管道与回填、处理管基、防治管道沉降的不均匀问题、选用管材、处理接口以及过河管道的处理等,这样才能促使给排水设计达到最优化。例如在新型的管材使用方面,可以应用PVC―U管、聚丙烯、PCCP管等新型的塑料复合管材,这种管材相较于传统的钢制管材具有很大的优势,其重量较轻,排水量大,为施工的实际操作提供了方便,同时具有较小的摩擦力,有利于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排出。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控制管道变形的问题,以保证管道两侧回填土的施工质量。
1.2 城市污水的处理设计
城市中对污水的处理一般采取集中处理的方式,既可以降低污水的处理成本,也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但是,在进行污水处理时需要耗费很多的能量,也不能采取就近处理的方式。所以,我们需要引进县级的污水处理设施,改变传统的雨水和污水合流处理模式,对其分流处理,并且需要提升泵站的功能,做好污水的有效收集,防止由于污水渗漏而污染自然水源的现象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微观调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节能,环保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课题。而在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两种观念,不断创新,利用新理念和新观念寻找新的方法。因此,在市政规划给排水系统时,需要采用低耗能的施工工艺,利用新的节能产品进行给排水的设计和施工。同时,在施工管材的使用上需要以节能环保为主,使用节能的塑料管材,使排水更为通畅;另外,海绵城市需要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的方式进行控制,并利用雨水花园和植草沟等进行排水,下渗,从而使生态达到平衡,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城市道路雨水的排水部分,要对城市原有排水规划和管道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了解,根据排水地的标准高度来设计整体的排水方向和汇水面积,然后再进行雨水口,排水沟和排水管道的布置。在道路给水设计部分,需要了解周围的人口水量和建筑性质,确定给水管道的走向和供水方案,根据城市用水量来确定管道的具体下设情况。
三、市政给排水后期维护及管理
1、完善技术规范,制定作业流程
市政排水管道的维护工作要依据科学的技术规范和作业流程开展,有规范可以遵循才能够做到标准统一,从而有序性开展市政排水管道管理工作。在规范的流程下进行排水管道维护管理,才能保证作业的安全行,优化作业手段,提高作业的整体效率。
2、加大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力度
市政排水管道的维护与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采用单一的设备和技术无法有效维护。因此,设备管理维护、系统技术的研发等都需要资金作为支撑,每一种设备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每一种技术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成套的设备技术组合起来,才能够提升市政排水管道的维护和管理水平。
3、全面掌握管道的运行状况
在市政排水管道的维护与管理中,要定期对管网进行普查,根据普查的信息,更新管网信息。管网普查是检查市政管道运行状况和排水设施结构的主要方式,普查的内容包括管内气体、井盖、水流速度和充满度、附属构筑物、重要支护线和设施出现的问题等等。定期普查管网可以及时的掌握排水设施信息及实际情况,由此推断出市政排水管道的维护周期,从而制定科学周密的维护计划,市政排水管道的维护都是围绕管网普查工作而展开的。
4、加强排水管道巡查
市政排水管道巡查包括日常巡视检查和技术检查。在排水管道巡视检查中,要仔细的检查井盖和井坐是否丢失或破损、地面是否出现沉陷、地下水渗入情况、水流是否正常、有无违章接入管线、管内淤积情况等等。排水管道巡视检查人员要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其要熟练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和检查技能。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排水管道巡视检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主管人员要经常巡视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记录表,指出需要重点检查地段,定期召开会议,会议中汇报工作、交流经验,详细划分出检查巡视人员的行走路线。
5、总结排水管网维护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运用先进的技术对管道健康做出评估,运用先进的设备和基础对排水设施进行调查,从而定位出管道病态位置,评估出管道的健康级别,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管道维护计划,提高维护工作效率。对管道的现实情况与每年情况做出比较,推测管道出现问题周期,预测出管道在未来的几年内可能会产生的使用性能变化,从而制定出全面的管道维护计划。为提升市政排水管道管理水平,应建立排水管网监控系统,合理调配城市中的污水资源,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排查、诊断管道的运行情况,对排水管道故障做到早发现早排除。对市政排水管道实行网格化管理,在监控系统建立前设专人巡视、连续跟踪。
四、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水。只有建设完善的城市给排水系统,满足人们的日常用水,让用水不制约经济发展,发展可持续的城市给排水系统,将防洪与雨水再利用结合起来,促进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同时做好污水处理与排污工作,用长远的眼光来开展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才能保护水资源,建设美好干净的城市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延涛, 刘幼琼. 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及设计思路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7(19).
[2]孔祥富, 王蕾. 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及设计思路分析[J]. 消防界(电子版), 2017(3):68-68.
[3]王彩云, 马龙. 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及设计思路分析[J]. 建设科技, 2017(17):85-85.
论文作者:梁锦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市政论文; 给排水论文; 城市论文; 管道论文; 污水论文; 雨水论文; 排水管道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