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厂由于自身的工作特性决定其工作场所是一个高危的环境,安全管理是电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对于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安全问题无小事,任何一个微小的安全隐患,都可能是一件悲剧的诱因。要根据我国电厂安全管理的现状,将安全管理精细化问题,从制度、宣传教育、审查管理、两票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落实。
关键词:电厂安全管理;精细化;管理
1电厂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安全意识不强
电厂部分生产员工没有协调权衡好生产、业绩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导致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安全生产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习惯性违章。在检修和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现场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作业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以及使用规定的器具,导致人员和设备出现损坏的情况。
1.2基层管理者工作不到位
从目前电厂实际运营情况来看,大型电厂对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视,电厂安全事故大多出现在中小型电厂企业,在安全管理上,部分基层管理者时紧时松,管理上有很大的懈怠情况。究其原因发现部分基层管理者对于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不是很清楚,部分情况是由于不想因为安全管理方面的“小”事碍于情面未能严格去遵守相应的工作职责。导致部分基层工作者在面临安全管理工作时,只是将内容传达下去,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督察,对于安全管理未能形成跟踪、监督和指导。
1.3违章操作,情绪操作
对于在一线的电厂生产员工来说,自身对于业务的熟练程度以及责任意识对规范作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阶段大部分的电厂生产现场,存在着很大一部分员工并没有按照标准的作业规范进行安全生产,归根到底是因为员工自身责任意识的缺失以及所处环境的影响。而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坏习惯不仅会对电力安全生产造成不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个别人员的生产坏习惯会不断的影响到周围的其他员工,而越来越多的员工生产过程中的不规范作业最终会加大生产安全的管理难度,使生产现场的危险系数增大。此外,员工个人的情绪也会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一个员工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活动,则会增加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1.4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
总的来说,目前针对电厂的安全管理已经制定出非常详实有效的规章制度,但是部分电厂并没有将规章制度充分执行,有的在习惯性违章时,虽然知道规章制度,但是抱着侥幸或图方便的心态,有的对规章制度的内容并不是特别了解。工作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凭经验办事的现象大量存在。
2电厂安全管理如何做到精细化管理
2.1规章制度精细化
规章制度是电厂安全管理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员工安全生产过程中所有行为的指导,但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要有针对性,要结合企业实际,不能泛泛而谈,让安全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电厂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针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标准,让企业内部各岗位做到权责分明,规章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员工能够彻底执行,要考虑员工的接受度。要实施求是,结合企业和员工现状,用发展的理念制定规则,明确安全管理的思想和职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审查监管的精细化管理
审查监管是落实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其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查监管的具体化。新时期电厂的生产量和功能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不断扩大,其审查监管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审查监管须贯穿于生产的每个环节中,具体到每个操作、整个流程和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务必在事故发生前排除安全隐患。二是审查监管人员的分工明确。审查监管人员要与当下电厂的生产进度相互配合,梳理记录每个生产环节的数据信息,为事故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审查监管日常操作过程中员工的操作流程,重视日常维修护理,建立设备维修队伍,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定期检查设备,及时发现问题,对其进行维修和改进,提高电厂的工作效率。
2.3工作票和操作票的精细化管理
电厂的生产流程过程中实施工作票和操作票的精细化管理,设置操作票和工作票填写和管理的标准和规范,降低人员操作失误的几率,顺利完成交接工作。两票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严格按照两票标准和规范对其进行审核。二是操作票的执行人员要严格按照工艺顺序和要求进行操作,同时还要安排监督人员对工艺进行监管,确保操作的规范性。三是实施全程的现场监管制度,杜绝员工的违规操作。
2.4完善监督检查环节
(1)管理人员加强工作现场的环境管理以及生产秩序管理,同时对现场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2)设备管理人员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并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3)对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期的排查。(4)对于比较危险的工作内容,电厂需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监护。(5)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同时需要查清楚出现问题的原因,对失职的工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同时需要总结教训。
2.5安全管理精细化
在实际操作中,发电厂管理人员要保持对设备运行的警惕性,及时发现设备中的问题,加强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对事故做出合理判断。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努力学习有关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注重提高自身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结合,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对事故的处理能力。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对电力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要求有关管理人员能够处理一些安全问题,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同时对一些技术和方法进行专业化的考核。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把安全意识作为重点,保证电力运行的正常。另外,应重视发电技术及设备保养和维护,管理和操作人员要在发电生产中,重视发电技术的应用,同时维护和保养设备,保证发电生产的正常运行。要加强发电设备绝缘性能的检查,可以通过超声波进行检查,运用色谱来分析,从而确定发电设备的绝缘性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避免在发电运行中出现设备故障。此外,要运用高科技及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发电运行安全管理质量,对发电设备要进行日常巡检工作,严格监控管理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良好,使发电运行安全可靠。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
结论
总而言之,在开展电厂安全管理精细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调动企业的全体员工,通过制度、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电力安全提供坚实的保证,促进我国电力生产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晓苏.电厂安全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尝试[J].电力讯息,2017(5):112-113.
[2]刘温泉.浅议电厂安全管理精细化[J].电力安全技术,2017(5):3-6.
论文作者:潘月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电厂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精细化论文; 员工论文; 操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