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宋倩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 214000

【摘 要】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在临床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冠心病60例患者,按检查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观察组)、B(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A、B两组患者中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及心律失常检查结果。研究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P<0.05则表示研究数据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B两组患者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3%、53.3%,对照组心律失常各类型检出结果均低于观察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较为全面反映心肌缺血情况,对各类心律失常疾病也有较高的检出率,因此其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检出率;心律失常

冠心病在临床诊断治疗中是最为常见疾病之一,此病在老年群体中最为常见,病变部位是冠状动脉粥样血管,因其硬化病变而出现缺血或者缺氧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还极有可能导致心肌死亡。因此可以说,冠心病病发将直接给病人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病人生命安全时时刻刻面临危险。临床中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对病人进行检查然后确诊,但此诊断性检查属于创伤性检查,病人在检查过程中常因为忍受力不足而造成检查中断。动态心电图是在医护要求不断提高及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其因重复操作性高且创伤性小等特点被广大冠心病患者接受。在常规心电图基础上,动态心电图得以应用,可在记录病人24h内高达十万余次的心电信号,为临床心脏类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本文研究旨在探讨动态心电图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研究过程如下报道。

1 研究资料与结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冠心病60例患者,按检查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观察组)、B(对照组)两组,各30例。

A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8)岁,平均(52.4±3.1)岁;病程(1-15)年,平均(9.3±1.3)年。B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6-21)岁,平均(55.7±6.1)岁;病程(1-15)年,平均(9.6±2.1)年。A、B两组病人病程、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统计结果差异性不显著(P>0.05),五统计学意义,可满足本研究要求。

1.2 研究方法

1.2.1 常规心电图(A组) 常规心电图检查过程中需要保持周围环境较为安静,病人处于平卧状态,达到避免或者缓解病人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焦虑情绪。采用光电ECG-2340型12导联心电图机连续描记:①纸速,25mm/s;②心电图,基线平稳;③影响,具有较高清晰度。

1.2.2 动态心电图(B组) 通过中建CB系列动态心电图机对病人实行连续24小时监测,注意过程中应保持免受干扰,记录并保存监测结果。监测过程较长,期间要时刻关注病人生活起居变化以及是否出现胸痛、胸闷等不良症状。心肌缺血诊断有阴阳性之分,心肌缺血阳性标准如下:正常心率值下ST段下移测量点:J点后80ms,在心率为120bpm时,测量点将自动改变成J点50ms。ST段在等电位线上,其为下倾斜型降低0.1mV或是水平型。如果病人是ST段已经抬高或者降低,那么在测量过程中就需要减去已抬高或降低的幅度。有症状心肌缺血:ST段移位较为明显,持续时间1min以上,前后两次心肌缺血发作时间间隔1min以上;病人ST段出现下移情况时,病人临床症状为胸闷或胸痛。无症状出血:ST段下移时未出现不良临床症状。

1.3 指标观察

对比A、B两组患者中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及心律失常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及结果均通过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X±S),分别用t和X2方法检验计数及计量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心肌缺血检出率对比

A、B两组病人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3%、53.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40,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本研究中,据表1,A组阳性检出率为73.3%,高于B组检出率53.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表明两种方法均可检出心肌缺血(阳性),但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更高。因此动态心电图可用于临床早期心律失常检查,为早期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重要依据,有效控制心脏类疾病的病发。据表2,A组病人心律失常各项观察指标检出率均高于B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心电图相比,24不间断监测是动态心电图最为明显特点及优势,监测结果涵盖数据具有精确且数量多等优势。此外,在检查涵盖范围中,动态心电图涵盖范围更广,提高了心律失常检出率。

通过本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较为全面反映心肌缺血情况,对各类心律失常疾病也有较高的检出率,因此其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继而为冠心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13):26-28.

[2]刘佳.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7):17158.

[3]刘和波,高天林,周代秀.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9):121-122.

[4]吴巧云,覃华玲.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6,37(01):47-48+52.

[5]吴凤卿.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2):70-71.

论文作者:宋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4

标签:;  ;  ;  ;  ;  ;  ;  ;  

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宋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