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儿童和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国际比较_人类发展指数论文

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国际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人类论文,身体论文,指数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订日期:2015-12-25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7X(2016)01-0003-09

      DOI:10.16469/j.css 201601001

      身体活动是近年来健康促进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进一步了解身体活动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理论基础、健康标准、区域特征、经济发展、流行病学等视角对身体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1,2,4,12,17,20]。在参与身体活动的人群中,儿童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世界的未来,是关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鉴于此,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到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中。201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全球峰会,是针对儿童青少年体质问题进行横向集中讨论与研究的代表性会议[5]。在32个参会国家和地区中有15个依据加拿大构建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发布了各自国家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2015年,我国参照加拿大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市儿童青少年为调查对象,完成了中国首份地域性《研究报告》[15]。这些报告的完成为宏观了解全球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鉴于儿童青少年对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为了进一步横向集中了解全球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引入国际比较研究的重要依据——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作为研究视角,选择中国①、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芬兰、南非和肯尼亚8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以各国《研究报告》中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也希望在我国学生体质连续20年下滑依旧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的背景下[6,11],通过本文的横向集中比较分析,可对我国在改善学生体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个全新的认识,从而为学生体质的改善和儿童青少年体育的纵向深入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帮助。

      1 比较的视角和基础

      1.1 人类发展指数——比较的视角

      人类发展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并使用的操作性定义,它是由“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3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组成,用于衡量各国人类综合发展成就的评价指标体系,最终计算的指数分值介于0~1之间,分值越高,表明发展程度越高[8]。相较于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状况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人类发展指数是一个更能表示全民普遍状态的综合指标。而且人类发展指数自1990年被首次提出以来,随着资料的积累和优点的体现,现在已成为研究国际比较不可或缺的依据[10]。从人类发展指数的评价内容可以看出,健康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而身体活动常作为反映人类健康生活的标志之一。因此,关于人类发展指数与各国国民身体活动之间关系的研究也不乏先例,比如,2011年,巴西著名医生Pedro C Hallal与其研究团队曾在世界范围就个体身体活动不足(Physical Inactivity,PI)与人类发展指数之间的关系对76个国家1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较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的身体活动不足现象(27.8%)普遍高于较低人类发展指数国家(18.7%)[29]。在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方面,2014年,加拿大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专家Mark S Tremblay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根据15个国家发布的《研究报告》,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其中也提到了国家发展水平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但并未就人类发展指数与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31]。从已有国际横向比较研究可知,研究者已意识到人类的综合发展与身体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从而使得该方面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1.2 《研究报告》——比较的基础

      15个国家的《研究报告》是2014年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全球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本研究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研究报告》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调查结果数据和评价指标体系[19]。由于国家间的差异使得部分《研究报告》中数据存在缺失,因此,本研究在开展前制定了两个基本原则:即《研究报告》数据结果的完整性和国家在全球范围的代表性(地域、人类发展指数等级[9)。基于以上原则,从15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英国、苏格兰、芬兰、爱尔兰、尼日利亚、加纳、肯尼亚、莫桑比克和南非)中选择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芬兰、南非和肯尼亚7个国家的《研究报告》,然后将我国的纳入其中进而集中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图1)。

      使用统一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是各国《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具有可比性的重要前提。该评价指标体系是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将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诸因素进行综合后构建完成的,评价全面易于操作且具有较好的普适性是其重要特点。按指标评价的内容,该评价体系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微观层次从个体行为方面调查儿童青少年的日常身体活动情况,包括“身体活动水平(Overall Physical Activity,OPA)”、“组织化的体育参与(Organized Sport Participation,OSP)”、“自主性身体活动(Active Play,AP)”、“上下学交通方式(Active Transportation,AT)”和“静态生活方式(Sedentary Behavior,SB)”5个指标;中观层次调查儿童青少年日常所处环境对其身体活动的促进情况,包括“家庭和同伴的支持(Family & Peers,F & P)”、“学校(School,SCH)”和“社区及周边建筑环境(Community & the Built Environment,C & BE)”3个指标;宏观层次从政策环境方面调查政府和非政府对儿童青少年日常身体活动的支持情况,包括“政府政策(Government,GOV)”和“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NGO,峰会上未用)”2个指标。各国《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表1),就是依据各评价指标的调查内容和数据结果的评定标准完成的。

      

      数据来源(201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方网站,括号内数字为各国HDI世界排名

      图1 本研究8国所在地域及相应的人类发展指数水平等级示意图

      Figure 1.Global Map Indicating Location of Eight Countries Participating in Comparison and HDI

      

      2 比较与讨论

      2.1 人类发展指数与身体活动水平

      研究证实,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MVPA)是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推荐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参加60 min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37]。各国《研究报告》中指标“身体活动水平(OPA)”的评定结果,反映的是各国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参加60 min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比例情况。从本研究中该指标在各国的评定结果来看(图2),国际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总体水平较低(D),即能够达到基本推荐量的儿童青少年比例为30%左右。我国通过对上海市近7万名儿童青少年学生调查发现,达到要求的仅为21%,虽然这一结果与加拿大(D-)、美国(D-)和澳大利亚(D-)等国家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相差无几,但就全球范围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来看,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依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每天不能保证参加足够量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意味着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就难以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是关心人类现在与未来的发展,身体活动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从图2反映的情况可知,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整体呈现出随人类发展指数递增而下降的趋势,而且这一现象到了成人阶段更为显著。人类发展指数是反映全民普遍状态的综合指标,人类发展指数的增长意味着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活动水平是在社会诸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评价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的关键指标,身体活动水平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解释儿童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重要参考之一。分析认为,该现象的形成一方面,由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儿童青少年在主观上降低了主动参加身体活动的意愿;另一方面,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客观环境支持力度不够,使得儿童青少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参加身体活动。从现阶段来看,人类发展指数的增长,不但没有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提升,反而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体质下降将成为人类社会综合发展的隐忧之一。因此,在追求人类发展指数增长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关注指数的增长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产生的影响。

      

      图2 人类发展指数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关系图

      Figure 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DI and Children and Youth's OPA

      2.2 人类发展指数与个体行为因素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科技与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使得人类整体的生活水平获得大幅提高,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自动化、信息化乃至智能化是当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常态,这些变化给儿童青少年带来的影响是日常静态生活时间大幅增多。通过外在肢体的运动促进体内能量的消耗是身体活动的基本特征[25],故凡是影响儿童青少年日常肢体运动的因素,都会对其身体活动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加拿大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知,身体活动水平是微观层次指标群的综合体现,因此,影响儿童青少年日常身体活动水平的主观行为因素主要集中在微观层次指标群。在微观层次的指标中,既有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起到正向促进作用的指标,也有负向抑制的指标,而身体活动水平则是正负双向指标共同作用的结果②。根据微观层次指标的特征以及身体活动水平与人类发展指数之间的关系,绘制人类发展指数与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主观行为因素关系图(图3)。从图3可知,身体活动水平与指标综合曲线的走势较为相似,即身体活动水平较好地反映了主观行为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③。此外,指标综合曲线同样也在随着人类发展指数的递增而下降。可见,在人类发展指数递增的过程中,综合指标中负向抑制性指标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图3 人类发展指数与儿童青少年个体行为层次指标关系图

      Figure 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DI and Behaviors that Contribute to Children and Youth's OPA

      在构成指标综合趋势线的各指标中,静态生活方式的波动幅度最大(SD=3.5),上下学交通方式次之(SD=2.9),组织化体育参与最小(SD=2.1)。“组织化体育参与”调查儿童青少年在校外参加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情况,从其波动率以及各国的具体评定结果来看,多数国家都较为重视利用儿童青少年的校外时间,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儿童青少年体育。据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2013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5~17岁儿童青少年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组织化体育活动的比例在半数以上,其中,男生所占的比例为64%,女生为63%[23]。相较于澳大利亚,我国在该方面的表现相对落后,2014年,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中心通过调查上海市中、小学生是否为学校体育代表队或体育俱乐部成员的方式,间接了解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每周参加组织化体育活动的情况,在69 405份有效问卷中,统计显示,男生的比例为17%,女生仅为12%。可见,这一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分析认为,差距的形成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我国社会性儿童青少年体育组织的发展的确有待完善;二是繁重的学业压力使得多数儿童青少年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根本无暇参加体育运动,指标“静态生活方式”较低的评定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静态生活方式”调查每天屏幕时间(看电视、玩游戏、用电脑等)小于2h的儿童青少年比例[24],考虑到我国儿童青少年学生的课外时间,多数被家庭作业和课外辅导占据,因此,我国儿童青少年的静态生活方式由屏幕时间和家庭作业时间两部分组成。通过查阅各国《研究报告》发现,在多数发达国家中,屏幕时间超过2h的儿童青少年比例在60%以上,我国儿童青少年每天用在完成家庭作业和参加课外辅导大于2 h的比例高达83%,且年级越高,比例越高,而该指标评定结果较好的主要分布在以肯尼亚为代表的低水平人类发展指数国家[30,35]。

      此外,由于肯尼亚等国家发展相对落后,其儿童青少年在上下学交通方式方面同样优于多数欧、美发达国家。“上下学交通方式”是调查儿童青少年上下学、往返于公园、超市和朋友家等采用积极主动交通方式的比例(以步行和自行车方式为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家用汽车的普及和公交系统的完善,但也间接减少了儿童青少年在交通方式上的身体活动量。比如,在美国,家至学校距离在3km以内,只有15%的儿童青少年以步行或骑自行车方式上下学[28]。不过发达国家也有反例,相同的距离在芬兰比例为75%[36]。而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上下学多以家长的“车接车送”为主,以步行和骑自行车方式上下学的比例仅为37%。这样的数据比例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目前城市家长关爱孩子有些过度。事实上,在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过程中,唤醒家长对促进孩子体质健康的主动意识,消除家长关于孩子成长成才的过度焦虑,无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通过分析构成指标综合曲线与人类发展指数之间的关系可知,多数国家都已意识到积极开展组织化体育活动是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重要手段,但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个体生活方式信息化与智能化,使得儿童青少年每天的静态生活时间越来越多。对我国而言,从社会发展的方向来看,静态生活方式逐渐增多,将是未来趋势,在既要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又要实现人类发展指数增长的双重目标下,我们必须做到因势利导,未来寻求科技支持和社会协助将是有效引导儿童青少年积极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手段。

      2.3 人类发展指数与社区综合环境

      社区综合环境,即评价指标体系中观层次指标“社区及周边建筑环境”,包括社区中的健身场所、公共绿地以及社区周边的城市公园、广场等活动场所,该指标通过调查社区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政策文件(Policies)、体育组织(Programs)和安全系数(Safety)4个方面了解社区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促进情况。研究显示,居住的社区有完善健身场所以及社区周边有公共绿地等活动空间的儿童青少年,其户外活动的平均时间不仅要长于其他儿童青少年,且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水平是社区周边没有公共绿地的4.72倍[27]。如此之大的差距恰好体现了社区综合环境对于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程度的重要性。此外,按照体育区域性质划分,社区体育既是家庭体育的载体,也是学校体育的延伸;[18]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来看,积极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在提升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儿童青少年个体社会化。可见,社区综合环境在影响儿童青少年成长与发展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和特殊意义。综观全球发展趋势,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社区综合环境建设已成为展现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之一,人类发展指数与社区综合环境之间所呈现的正向关系就是最好的说明(图4)。

      

      图4 人类发展指数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社区综合环境关系图

      Figure 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DI and C & BE of Children and Youth's Physical Activity

      虽然不同国家的社区综合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各国都已逐步认识到社区综合环境对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各国《研究报告》中的数据了解到,在澳大利亚,大概85%的儿童青少年及其父母认为,其所在社区有适宜的健身场所并可满足他们锻炼需求[34];在加拿大,九成以上的家长对社区综合环境中的基础设施表示满意,其中,63%的家长认为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活动组织可满足他们孩子参加日常的体育锻炼[26];在英国,71%的学校体育设施可用于社区体育的开展,60%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对社区环境安全系数和参与体育锻炼便利性方面表示满意[33]。此外,综合不同国家社区对国民身体活动影响的研究也不乏先例,例如,2013年,Adams等学者采用潜类别分析法对11个国家(含美国、加拿大)的社区环境与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68%的社区在环境建设方面可促进居民身体活动的参与[22]。而且该结论与图4中相关国家在社区综合环境指标方面的评定结果较为一致。我国根据社区综合环境所包含的内容,从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体育组织创建和体育活动举办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超过六成的儿童青少年在其所生活的社区能够找到体育基础设施,25%的儿童青少年表示,其所在社区每月至少会举办一次体育活动,但社区体育组织的拥有率仅为13%。综合调查数据和评价方法,该指标在我国的评定结果为D+,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B)。从对我国的调查数据来看,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特征是“有设施、缺组织、活动少”。分析认为,我国城市社区现有的体育设施本身并不适合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的需要,是造成社区体育“有设施、缺组织、活动少”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多年以来,我国主要以建设“健身路径”的思路发展社区体育设施,的确偏离了儿童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兴趣需求。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预计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80%)[21]。该规划意味着,未来几年社区综合环境将成为除学校以外,我国儿童青少年参加身体活动的重要依托。鉴于身体活动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未来城市的建设应该将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发展理念渗透到交通设施、公共绿地、建筑环境等规划中,进而更好地发挥社区综合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和人类发展指数增长方面的促进作用。

      2.4 人类发展指数与学校综合环境

      学校是在参与比较分析的指标中唯一与人类发展指数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的指标(图5)。究其原因,国情和制度的不同致使学校在各国提升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所肩负的责任存在差异。该指标主要从学校体育政策执行(诸如日常的体育课、课间活动)、专业体育教师配备、体育经费落实、体育场地器材配置、学生家长共同参加学校体育活动等5个方面进行调查[32]。学校对我国而言,是开展儿童青少年体育、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机构;对于儿童青少年学生而言,学校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是具有法定性质的学习任务[14]。该指标在我国获得较高的评定结果,是我国向来重视学校体育并持续向前推进的体现。此外,我国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还积极要求吸取国外学校体育的有益经验[3]。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经常是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对象。通过CNKI数据库以“×国学校体育”为篇名的限定词检索30年来(1986-2015年)介绍国外学校体育的文献,日本(67篇)、美国(49篇)和德国(16篇)位列前三。然而,在本文人类发展指数高于我国的5个国家中,美国的学校指标评定等级最低,最高的是英国,而且早期欧洲发达国家(英国、芬兰)的评定等级均高于后期移民国家(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一规律恰与社区综合环境和人类发展指数之间的关系相反(图4)。规律成立与否有待展开深入研究,但英、美之间的差异值得分析。美国学校体育方面,根据一些研究学者赴美考察交流可知,美国中小学体育发展现状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松散、政策执行不利、专业师资匮乏、体育经费短缺、评价方式混乱等方面。若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眼光看待美国学校体育,的确问题重重,但这并不影响美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的开展,因为真正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是发达的社会体育组织和良好的体育环境[13]。同处北美地区的加拿大,儿童青少年体育的开展方式与美国较为相似。但对于曾经的宗主国英国而言,学校则是众多评价指标中的亮点,较高评定等级的背后是相对专业的师资队伍、完善的课程体系、有效的政策法规、充足的教育经费和先进的体育设施作支撑。同为发达国家的英、美两国,学校在加强儿童青少年体育方面承担的责任不尽相同,英国注重学校体育发展的同时,不忘发动社会力量,而美国则是以社会为主导。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对我国社会各个层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校体育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的历程也有百余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我们依旧需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但借鉴不可“邯郸学步”般盲目追随,而应从多维视角比较分析不同国家的发展特点,进而为之后的学习借鉴树立更加合理的目标取向。

      

      图5 人类发展指数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学校关系图

      Figure 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DI and SCH of Children and Youth's Physical Activity

      3 思考与启示

      3.1 人类发展指数是宏观了解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重要坐标之一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之所以采用“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三个基础变量作为构成人类发展指数的重要指标,是因为以上三个变量综合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都是“以人作为基点和出发点”。究其原因,人的存在与发展是所有意义之物和价值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逻辑前提和现实基础[16]。而拥有健康身体的人,可以更好地促进意义之物与价值之物的实现。在经济快速发展和静态生活方式趋于常态化的当代社会,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愈来愈成为更多人的奢求。我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连续增长,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却在持续下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因此,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我们不能只关心国家的富裕程度,更要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水平。

      在健康的构成内容中,身体的健康是第一要务。因为人的发展要以身体为载体,身体则是人类发展的根本[7]。从人类发展指数的定义也可知,无论是个体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抑或是拥有的“预期寿命”,还是当下所处的“生活水平”,无疑都是以身体为载体,以身体为核心展开实现的。为了能够更好实现这一切,始终拥有健康的身体就成了每个人永恒不变的追求,大量研究已证实,经常参加适量的身体活动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此外,皮亚杰还指出,身体活动是思维认识发生的先导和基础,是人类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手段。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经常身体活动对其健康促进以及未来人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我们有必要从人类发展指数的视角,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进行探讨与研究。探究不只是简单地局限于现状描述和理论建构,而是应更多地采用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客观的调查数据,将身体活动与人类发展指数之间的关系尽量进行准确呈现。

      通过本研究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可知,人类生活环境在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方面与人类发展指数呈正向关系,但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却在随人类发展指数的递增而下降。反观我国,联合国自1990年首次发布《人类发展指数报告》以来,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整体呈递增趋势,并且在2013年从中等水平跨入到高等发展水平行列。但是,在我国人类发展指数递增的20多年里,儿童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现实不容忽视。综合我国人类发展指数逐步递增、儿童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现实,以及全球范围随着人类发展指数增长,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下降的现象,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经济繁荣背后存在的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进而避免落入人类发展指数增长、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下降的陷阱,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人类发展指数增长的同时,提升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总而言之,通过人类发展指数的视角审视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并不是将其直接作为衡量儿童青少年体质的标尺,而是希望借助人类发展指数的视角,建立一个更好的让我们去了解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及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坐标。

      3.2 多元综合的身体活动评价方式是客观认知学生体质问题的关键

      各国《研究报告》中,评价指标体系和调查结果数据是本研究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而其中多元综合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则是重要基础。所谓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使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某一行为或现象进行评价,内可了解其中的基本关系,外可提升整体的认知水平。而要实现内外兼顾的目的,指标的选择与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同于常见的健康检查或体质测试,其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体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若要对其进行全面评价的难度可想而知。

      加拿大早在2004年开始尝试构建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时至今日,各国《研究报告》所采用的已是第10版。新版评价指标体系,无论是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还是具体实践的操作性,都具有较好的普适性,现已在世界多个国家中得到使用并获得认可。在评价内容上,加拿大以儿童青少年为核心,以身体活动为主线,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将可能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因素的关系进行明确后,构建了包含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层次的多元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当然,多元综合不仅仅局限在评价内容方面,若要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以及学生体质问题有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部门协同的实践操作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加拿大组织了基金会、学校、医院、社区、研究所、企业、网络运营商等多部门共同协作,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进行综合的评价。此外,评价的过程中还涉及社会学、体育学、医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等多元学科的交叉。针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多元的调查内容、多元的学科知识和多元的执行部门构成了评价共同体,将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内在的各指标间的基本关系,外在的学生体质问题的认知水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整体的提升。通过此过程获得的多元综合的评定结果,如此方能更好地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宏观层次出台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进而更好的实现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参与以及健康体质的改善。

      对我国而言,与之类似的是每年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代表的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虽然我国每年都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并定期地向社会发布测试公告,但尚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与评价反馈机制,使得人们不能更加客观地认知学生体质问题以及解释导致学生体质现状不尽如人意的原因。鉴于此,我国应该依据具体国情,构建类似的多元综合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评价指标,同时结合《标准》定期向社会发布《研究报告》,逐步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并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学生身体活动与健康促进中来。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对于健康促进的重要前提下,积极开展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学生体质的改善已成为当今以加拿大为代表的世界各国共同的时代诉求。在此方面,我国在逐步与世界接轨,而要顺利的开展此项工作,构建多元综合的身体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是客观认知学生体质问题的关键。

      3.3 横向比较分析有利于促进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纵深发展

      以人类发展指数为视角,在8国的《研究报告》基础上,完成了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横向集中比较分析。横向比较是为了更好地相互比对、相互参照,综合分析是进而为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纵深发展提供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由于受到各国《研究报告》中部分数据缺失的影响,比较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微观和中观两个层次。身体活动水平作为微观层次的核心指标,其中,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普遍低于低人类发展指数国家,而我国恰好处在世界平均水平,该结果不仅改变了以往综合国力越强,儿童青少年体质越好的习惯判断,同时也对我国学生体质不甚理想的现状有了客观的认知;生活方式变化导致日常静态时间增多,是发达国家儿童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当今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期,若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儿童青少年因身体活动不足,致使体质持续下降的问题依然不能得到很好的遏制;良好的社区综合环境可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参与,同时该指标与人类发展指数呈正向关系,但是,我国在该方面并没有很好地将社区综合环境建设纳入到城市化进程中,从而使得在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方面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学校”是我国在诸多国家中得分较高的中观评价指标之一,共同参与比较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先进经验一直是我国学习与借鉴的对象,通过人类发展指数与指标评价结果的综合比照,为我国下一步学习与借鉴国外先进的学校体育发展经验树立了更加合理的目标取向。

      综观我国与其他7个国家横向集中比较的结果,以及未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纵深发展的需要,首先,我们应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待当前我国存在的学生体质问题,进而提升身体活动对健康促进作用的认知水平;其次,我们应基于我国国情,借鉴加拿大的发展经验构建类似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现有《标准》的完善与补充;在构建、完善与补充的基础上,定期地开展学生身体活动的调查并发布相应的《研究报告》;最后,根据调查结果的反馈,积极创建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适宜环境,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水平,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参加身体活动的良好习惯。总之,在全球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普遍不足可能带来健康危机与挑战的情况下,横向集中比较寻求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方略,既是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诉求,也是将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推向纵深发展、实现建设健康中国的迫切需要。

      4 结语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可知,以人类发展指数为视角对儿童青少年乃至整个人群的身体活动进行比较分析,逐渐成为身体活动研究的热点。虽然,人类发展指数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影响各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因素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相较于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或其他单一视角,显然,人类发展指数所具有的解释性与合理性更进一层。人类发展指数是“以人为核心”的研究视角,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注重从“人”的视角出发对儿童青少年体育进行研究,对于处在成长与发展关键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体质对他们而言才是最重要的,而对于实现个体心灵的解脱和精神的超越在短时间内还较难实现。因此,我们还是要回归到“健康的身体”是人类发展的基本诉求这一出发点,以人类发展指数的视角审视身体活动对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的积极作用,进而使得儿童青少年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更好地接受教育,增进健康的预期寿命,提高生活水平。

      ①考虑到进行国际比较时,中国的《研究报告》是以上海市儿童青少年为调查对象完成的,所以,人类发展指数也采用同年上海的数据,因此,文中的中国指代中国(上海),此外,英格兰通常泛指英国,故文中的英国指代英格兰。

      ②在加拿大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身体活动水平(Overall Physical Activity,OPA)是微观层次中的核心指标。因为该指标既反映了每天至少参加60 min中高强度身体活动量的儿童青少年比例,同时也综合反映了其他四个指标的基本情况。因此,身体活动水平的结果受制于“组织化的体育参与(+)”、“自主性身体活动(+)”、“上下学交通方式(+)”、“静态生活方式(-)”四个指标的影响,其中(+)表示正向促进,(-)为负向抑制。

      ③“三指标综合曲线”:将各国“静态生活方式”、“上下学交通方式”和“组织化体育参与”三个指标的结果进行综合处理后绘制的曲线(因各国“自主性身体活动”数据缺失较多,故未纳入比较)。为了更加直观的呈现“三指标综合曲线”与“身体活动水平”以及人类发展指数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到制图方便、美观,将综合曲线等比例缩小了4倍。

标签:;  ;  ;  ;  ;  

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儿童和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国际比较_人类发展指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