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2009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基于对200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技术教育论文,统计分析论文,理论研究论文,报刊论文,概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不以学科体系为逻辑而以生产活动的规律为指导的基本特征,所以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仍在继续的2009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经历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200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年转载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在透视2009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特点和概况的基础上,对2010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走向进行了展望。
一、栏目设置与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
(一)栏目设置研究
200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144篇文章,比2008年的156篇减少12篇。共设置栏目有12个,比2008年多出3个。其中“回顾与展望”、“政策导向”、“学科建设”和“课程研究”为新增栏目;“本期关注”、“高等职教”、“中等职教”、“比较与借鉴”为常设栏目;“高等职教”、“比较与借鉴”为每期必设栏目;而“课程研究”只出现在第5期中,“学科建设”和“职教史”只出现在第9期中。见表1。
(二)源杂志转载量
200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的144篇论文来源于全国42种学术期刊,比2008年减少17种。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京)、《职教论坛》(南昌)、《教育与职业》(京)、《职业技术教育》(长春)、《职教通讯》(常州),共76篇,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量的53%。同时,这5种杂志连续4年排名前五名,充分说明这5种学术杂志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具有标杆性作用。另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对《中国高教研究》(京)、《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石家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武汉)、《教育学术月刊》(南昌)五种杂志的转载量有明显增加,使其在2009年源杂志转载量排名中进入前10名。
(三)源杂志所在地
如图1所示,从源杂志所在地来看,北京(57篇)、南昌(23篇)、长春(12篇)、武汉(10篇)、常州(7篇),分别占总数的39.58%、15.97%、8.33%、6.94%和4.86%。其他转载量较高的源杂志所在地分别是上海(5篇)、南京(4篇)、石家庄(3篇)和新乡(3篇)。
(四)第一作者所在单位情况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所转载的144篇论文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的文章有55篇,占论文总数的38%(本文只统计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除第一期《高职专科院校服务面向定位与评估》的作者所在单位不详之外,来自教育研究机构的文章有36篇,占论文总数的25%,这其中出自教育部的文章连续两年高居榜首;来自高校的文章共有98篇,占论文总数的68%;其中,来自师范院校的最多,有37篇,占论文总数的26%,这其中出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文章连续三年在师范类院校中排名第一;来自普通高校的有35篇,占论文总数的24%;来自普通高职院校的有26篇,占论文总数的18%;其他单位的有9篇,占论文总数的6%。见表3。
(五)源杂志所在栏目的分布
如表4所示,源杂志转载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杂志所转载的文章涵盖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本期关注”、“高等职教”、“中等职教”、“比较与借鉴”四个栏目。总体上看,这四个栏目所包含的论文数量有112篇,占到总数的78%。其他报纸杂志被转载的文章所在栏目比较分散,其中“高等职教”栏目中包含文章37篇,占到总数的26%,在所有栏目中所占比重最大。这也说明我国学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备加关注。
二、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一)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从2009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有超过一半的文章采用了多学科、多元化的综合研究方法。具体来说,83篇论文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法,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57.6%;采用文献法的有26篇,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18.1%;采用比较法与统计法的分别有11篇和15篇,分别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7.6%和10.4%;采用调查法和个案法的分别有5篇和4篇,分别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3.5%和2.8%。
(二)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1.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含义的表述有20种,但几乎人言人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和认识。有学者从时代变迁的角度,通过新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审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现代特征:职业性、技能性、社会性和全民性。并提出职业性和技术性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其他方面是职业教育的派生属性(和震,第2期)。职业教育观念是人们对职业教育所持有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认识和反应,是与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根源于人们的时间、文化传统、地理历史环境以及民族等(董仁忠,雷世平,第2期)。从职业教育价值观、教育模式、机制、内容等方面看,职业教育有“生存型”和“发展型”之分,前者的所有方面都是为了职业教育本身的生存,生存是第一要务;后者的诸多方面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庄西真,第7期)。同时,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价值的“工具性”定义与“本体性”承诺的冲突,冲突源于“需要”的直接性、受动性和消费性。让人能够诗意地栖居于经济生活是职业教育的价值诉求(卢洁莹,第3期)。有学者提出应把“大学精神”从狭隘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把高职院校的独特价值挖掘出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合作精神”等大学精神在高职院校教师身上同样存在,高职院校也可以产生自己的“大师”(徐丽萍,第3期)。但也有学者认为高职院校由于起源、主体、使命责任、培养模式等根本性差异,大学精神未能完整地传承。并进而提出,“职业情怀”、“经世致用”和“开放协作”是高职教育视域下大学精神的新架构(陈云涛,第12期)。
关于高职教育姓“高”还是姓“职”,始终是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焦点问题。发展中的职业教育不应为了所谓的姓“高”还是姓“职”而困惑,更不应在改革中为了保持所谓的“职业性”而不敢有所突破。有学者提出,应该将高职教育完全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在国家宏观分类指导框架内,任其自由发展,而不是画地为牢,实行身份管理,造成事实上的高等教育“双轨制”。这有利于打破高职教育的身份限制,有助于各高职院校、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从而真正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百花齐放(查吉德,第8期)。也有人认为,从根本上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坚持科学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观,切实把高等职业教育看做一种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类型,实行分层定位和分类发展,从而按照实际办学条件和水平指引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技能型或实务性人才的实际需要(张博文,第7期)。
2.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与发展研究
(1)职业技术教育经济管理
通过对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经费统计数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管理方面的特点:经费总量稳步增长,存量较小,在全国各类教育中所占比重较小;各类教育投入的差异明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高于其他各类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依赖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缺乏社会投入机制;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凸显常规性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经费投入的地区性差异明显,这也归因于经济和制度因素(廖礼辉,陈敬良,沈有禄,第6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并逐步建立有利于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多元化筹资渠道,但经费投入的总量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经费来源渠道狭窄仍然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此,政府应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引进民间资本参与职业教育;鼓励支持行业和企业发展职业教育;为职业院校搭建好融资平台(李娣,第10期)。因此,依据职业教育“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本着“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要落实政府作为职业教育主要投资方的责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为大众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良好平台,同时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赵艳立,第5期)。有学者提出必须将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构建放在突出位置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构建职业教育纵向和横向的合理、公平结构(郭扬,第6期)。有学者探讨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投资主体单一;投资渠道不畅;成本分担机制未形成;政府投入效率不高。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投资的途径和机制有: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力度,改革经费投入方式;明晰产权,大力发展民办中等教育,增加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效益;建立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扩大经费来源范围;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融资能力,拓展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渠道(王雄,王忠贤,第5期)。
(2)职业技术教育制度管理
诺斯说过,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而制度障碍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难。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和农村职业教育体制等,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严格限制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更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迫切需要制度创新,即废除户籍制度,实行市场化办学,完善职业教育立法,改革农村职业教育投资体制与管理体制等(杨洁,第5期)。我国高职教育也存在严重的制度缺失问题。高职教育制度缺失包括完全性制度缺失、不完全性制度缺失和隐性制度缺失等三种制度缺失。而造成以上制度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制度选择的复杂性、制度的道德缺失、潜规则的消极作用以及制度制定的表面化和单向性等方面。为了应对和解决制度缺失带来的困境,应从健全制度建设、把握制度伦理性质、完善制度的监督、维护制度对象利益、明确责任和归责原则等方面入手(何杨勇,第7期)。有学者就教育券制度对职业教育适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认为费里德曼将职业教育排除在教育券的适用范围之外的观点值得商榷,从职业教育的性质、政府在职业教育投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券理论自身的发展来看,教育卷可以而且应当在职业教育中得以适用(皮江红,第3期)。
(3)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理论层面上,从引进“他山之石”到凸显中国特色的跨越,从“零敲碎打”式的经验总结走向“系统有序”的学术性研究,从仅关注“具体问题”到增强“学科意识”。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视野不断拓展,交叉研究日益纷呈,并注重回应现实问题,加强服务政府决策,呈现出思想活跃、发展迅速、成果丰硕的态势(匡瑛,石伟平,第9期)。有学者通过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模式的比较,在探寻当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逻辑原点的过程中,指出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基础性经济力量,实践性工作过程知识的整合及其合理解构是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在搭建职业技能成长阶梯中的路径选择(徐向平,第10期)。职业教育集团化是中国经济转型期教育领域里新兴的一种教育发展战略选择,也是教育组织变革和教育体制安排的新型模式。有学者对国内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进行了综述,从概念和特征、类型和模式、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问题与对策、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分析了已有研究中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相关评析(余秀琴,第10期)。理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各主体的地位和功能是其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外部,需要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有限调节、社会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在内部,需要建立科学的组织治理结构,通过制度设计,建立统一的行为规范和利益协调规则,充分体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体的多元利益(徐丽华,第10期)。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特色,是当今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方向。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影响因素来说,在外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规模、企业所有制结构、企业文化特征和企业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等因素,对企业是否采取参与校企合作的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企业规模越大,其参与校企合作的几率越高;政府控股和部分控股的企业,倾向于参与校企合作;创新和成长型的企业文化特征,促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需要的时间越长,其参与校企合作的几率越大(张利痒,杨希,第5期)。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应当以“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作为完整的改革目标,需要说明的是,促进“校企合作”与推动“工学结合”并非同义反复,而是代表了改革必经的两个阶段。前者重点在于整合校企双方的教学资源,后者重点在于整合课堂和工作两种学习情景,同时在具体实施中,不同阶段应分别采取相应的策略(张宇,和震,第5期)。从校企一体化的系统关系及其动力因素来看,虽然学校、企业、政府三者之间主体关系在校企一体化进程中主体地位的影响大小有时会有变化,但是三类主体在校企一体化进程中基本动力因素没有变,因此,构建校企一体化动力机制的主体也应该紧紧围绕大学、企业和政府这一主线。利益驱动机制、政策驱动机制、人才驱动机制、保证驱动机制等是校企一体化动力机制的核心内容(叶鉴铭,梁宁森,第11期)。有学者认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办学模式使得传统的大学价值定位和校园文化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良性互动和融合。这一过程要重点把握好主体性与适应性、学习性与选择性、过程性与目标性等问题,从而为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文化支点(金雁,第11期)。
3.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研究
职业教育课程作为教学改革实施的重要载体,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课程的本质观和价值观规定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问题的基本取向,理清我国课程本质观和价值观的发展脉络,对指导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邓泽民,赵沛,第5期)。有学者提出把课程组织的突破作为改革的核心目标,依据工作组织进行课程组织设计,并给出了设计过程的三大环节:依据组织任务进行课程体系的组织设计;依据活动组织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设计;依据情景组织进行课程情景的组织设计(徐国庆,第5期)。“学习领域”是一种根据职业任务和工作过程而设计教学主题单元并组织教学的课程模式,有学者对其所涉及的三个基本要素——“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并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从教学内容设计到教学组织安排的完整过程,这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申文缙,周志刚,第10期)。高职教育要以学生为本,通过建立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推动教学改革,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王丽雅,第2期)。在“以德治国”的感召下,德育也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学者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中要进一步增强德育课针对性、实效感和时代感(王继平,第9期)。要借鉴吸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开展公民教育的经验,把我国职业学校的德育内涵向公民教育延伸,以公民教育作为职业学校德育新的着力点,把公民道德、公民价值、公民知识和公民能力作为核心目标。为此,德育课程的教学主体、教学形式、学习方式、评价模式、保障机制等都要实现相应的改革(万恒,第9期)。
课程政策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学校实施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是国家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有学者呼吁要积极推行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新教学大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王扬南,第8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在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使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适应了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生产现代化的需要(柳燕君,第8期)。还有学者提出课程项目化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课程项目化的设计要符合三个原则:实践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思考性原则。同时,要注意选取项目的内容、组织项目的顺序,以及解决好课程教材、教学基地和相关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陆海萍,第8期)。
4.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研究
中国的大学正在走向“浮躁与功利的就业教育”,这一点实际上正是西方社会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激辩在当下的再现。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社会转型期的就业危机日益凸显。开展职业教育是应对就业危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制度也提出了诸多严峻的挑战(钟艳华,第6期)。当前我国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低劣,突出地表现为就业稳定性较差,原因有:职业素质不过硬,劳动保障无长效,就业岗位“走马灯”,专业对口难实现,技术特长难发挥,订单培养简单化。应当对中职毕业生建立和运行高质量就业保障机制,包括企业筛选机制、劳动监督机制、行业规范机制、学校质量机制(戴林东,第6期)。当前中国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包含动力层面、受动层面、调控层面以及保障层面四个方面的内容,具有以就业为导向的显著特点。近年各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坚持把就业工作与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教育工作、管理体制改革、市场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是完善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应金萍,第8期)。有学者通过对近年来中国关于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的分析,探讨了国际金融危机压力下,如何应对就业难关和促进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郭扬,第10期)。
知识是情境化的,知识性质决定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决定教学方式和就业能力。高职教育教学要针对人才培养特色,创设职业情景,开发职业能力;要在理论课教学情境、实训教学情境、社会化教学情境中进行职业能力开发课程的设计,促使学习者开展积极的心理活动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职业能力(李平,陈广宇,第8期)。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新兴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目前农村中职课程在目标、内容、师资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改革必须以就业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功能定位确定科学合理的内容体系,并采取多种改革措施,使农村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成效得到改善(王萍,张志增,第9期)。
5.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世界职业教育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从形式到内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和发展不仅是由于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取决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从体制上讲,在高中阶段大规模分流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来说已经是过时的。从内涵上讲,在缩小中等职业教育入学比例而扩大普通高中入学比例的同时,也要对普通高中的课程进行改革(张宁,第6期)。目前世界上有三大职业教育模式:学校模式、企业模式和学校加企业模式。中国的学校模式强调职业教育所具有的人本属性和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这就使得职业教育严重脱离了职业实践;从就业指导的目标来看,也使得职业教育成为一种过度知识化的教育。在引入能力本位CBE课程模式后,使得中国职业教育技能、知识与态度的一体化和集成成为可能(姜大源,第2期)。工作本位学习项目也是国外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和职业教育实践的热点之一。工作本位学习是指将学校和工作组织结合起来,以便于在工作现场为学生创造新的学习机会的教育形式。美国职业教育的工作本位学习项目主要包括合作教育、青年学徒、校办企业等形式。该模式能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的技能发展,如推动学习者的职业探索和规划、学习某一行业的所有方面等(张凤娟,第1期)。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及各合作项目的开展,促进了欧盟各成员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日渐融合。其发展趋势有: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加强社会合作者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加强信息、咨询与指导(IAG);管理和财政权利下移;对非正式和非正规教育的认可(彭慧敏,第8期)。其目的在于推动成员国范围内的职业教育一体化进程,通过区域合作增强实力,提升欧盟国家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吴雪萍,张程,第9期)。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就是美国联邦政府通过运用立法手段干预各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国应该借鉴美国运用立法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大力改进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工作,加快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续润华,第7期)。
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未来的走向
(一)研究方法:多学科视野与多元化趋势
学科之间的分化与综合是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和趋势。研究者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多元化的方法为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的发展找到了新的生长点,使职业技术教育学科不断走向成熟。2009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收录的全部144篇论文中,利用多学科方法进行研究的有70余篇,这些文章有的是从多学科出发研究同一问题,使论证更加全面、科学、深刻;有的是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研究方法的这种多学科视野与多元化趋势在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中将越来越明显。
(二)回归基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导向和内涵所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也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校企合作揭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规律,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归根结底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而应用就离不开对特定环境和特定条件的分析。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将继续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热点。
(三)教育集团: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新模式
教育集团是中国经济转型期教育领域里新兴的一种管理模式,也是职业技术教育组织变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型模式。职业技术教育集团的组建,符合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也符合国家职成教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大、做强”的战略思路,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内关于职业技术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准备不足,研究成果也很少。在未来,职业技术教育集团化的实践必然促使其理论研究得以拓展和深化,职业技术教育集团化办学主体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特征也必然推动其理论研究迈上新台阶。
(四)适应时代:新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备受关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开发人力资源、造就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以职业为指导、以“三农”为基点、以学生为本位、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备受关注,也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新的增长点。
(五)比较研究:认识本质,把握规律
认识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有历时的纵向考察,还应该有共时的横向研究,这样不但可以形成与历史及世界对话的习惯,还能提升职业教育学科整体水平,达到知识的契合境界。当今世界各国、地区不乏成功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与经验,这些模式和经验深深扎根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模式、福利制度、产业结构、就业形势、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中。从动态的视阈对各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变化进行审视,并探究这些体系与其社会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成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未来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