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外向型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农业部部长刘江在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部论文,外向型经济论文,乡镇企业论文,工作会议上论文,大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九九五年七月四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工作会议,是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有关部委重视和支持下,由外经贸部和农业部联合召开的。对于各有关部委对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给予的有力支持,我首先代表农业部表示衷心地感谢!在这次会上陈俊生国务委员作了重要讲话,刘山在副部长还要作重要报告。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贯彻刘山在副部长的报告精神,更加扎实地做好工作。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力度加大,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八五”以来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解决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明确“九五”期间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研究、制定《关于加快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意见》,表彰出口创汇先进单位和个人,以推动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肯定成绩,正视困难,坚定加快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信心
乡镇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经历了曲折、艰辛的发展过程。外向型经济作为整个乡镇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迅速崛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八五”以来,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乡镇企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和总体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国乡镇企业出现了沿海、沿边、沿江和内陆全方位开放,外资、外经、外贸一起上的新格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在全国外贸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1994年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为3398亿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比重由“七五”末的不到1/4上升到1/3。在全国一些同类大宗工业制品出口中,乡镇企业已占到相当的比重,如服装、工艺品、轻工业品、丝织品、电风扇等所占比重均在50%以上。
第二,创汇大户大批涌现,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1994年全国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发展到13万家,从业职工达1千多万人。年出口3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2000多家,其中超过千万美元的300家;具有区域特色的乡镇企业出口产品加工区和出口企业群体蓬勃兴起。浙江万向集团公司、横店集团公司、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威海木工集团公司、上海嘉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沙洲纺织印染公司、辽宁大杨企业集团公司、湖北幸福集团公司等,都具备了相当大的出口创汇规模,在全国同行业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拓宽利用外资渠道,乡镇“三资”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八五”以来,各地通过改善投资环境,筑巢引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三资”企业。1994年,乡镇“三资”企业发展到3.5万家,比“七五”末增加2.8万家。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156.85亿美元,乡镇“三资”企业出口总值达679亿元,占乡镇企业出口总值的20%。
在乡镇“三资”企业发展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外商投资领域由沿海向内地延伸,投资方向朝着产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包括工业、流通、娱乐、饮食、仓储等;二是“三资”企业单体规模扩大,外商投资比例上升;三是合资合作的形式由简单的生产要素合作向项目共同论证、设备共同选型、信息共同采集、产品共同销售的紧密合作型发展;四是一些乡镇企业吸引了一批国际大公司、跨国公司前来合资,兴建了一批生产经营规模大、技术起点高的大企业;五是投资由少数国家和地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四,跨国经营方兴未艾,境外设点办厂大量增加。乡镇企业走出国门到境外办企业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是企业自身寻求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到境外办企业,可以直接利用国外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避开贸易关税壁垒,减少生产和销售成本,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八五”期间乡镇企业在境外办厂设立窗口,兴办独资、合资、合作的企业迅速增加,目前已达886家,比“七五”末增加871家,总投资25.64亿美元,多数企业运行良好。
第五,对外贸易日益扩大,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继续增多。随着乡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与外商贸易往来不断增加,很多乡镇企业已经具备了独立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已有321家乡镇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这些企业在经营、管理、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人员素质等方面都提高很快。浙江野风服装集团公司1994年自营出口额达到1420万美元,广东顺德蚬华电器工业公司自营出口额达到1246万美元,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
第六,“贸工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外向型企业集团大批形成。1988-1994年,全国乡镇企业贸工农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中标项目达804个,总投资207.15亿元,其中国家贴息贷款6.56亿元。中标企业通过程度不同的技术改造,促进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产品质量、档次、创汇能力明显提高。据估算,已投入运营项目平均每投入1元人民币“贸工农”基地专项贷款,可新增创汇1美元。贸工农出口商品生产企业中已有33家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近百家企业形成了外向型企业集团,这些企业已经成为出口创汇的骨干力量,带动起一批围绕出口基地搞配套服务的乡镇企业。
第七,外向型企业布局趋向合理,出口产业和产品结构逐步升级。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规划指导下,乡镇外向型企业逐步在小区域内相对集中发展,形成了具有不同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带、工业小区和出口基地。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资源型产业比重下降,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一些产品在国际享有盛誉。
在发展乡镇企业方面,各地已积累了比较成功的经验。东部地区全面实行外向带动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乡镇企业的外向化程度。比如,江苏省在招商形式上不拘一格,外商投资比例和规模扩大;在引进项目上,力求“外、高、大、新”,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引进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包括引进成套技术及其软件加以消化、吸收、提高;在出口产品结构上,以推进外贸出口上规模、增总量为目标,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外贸出口集团和工、技、贸相结合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重点开发一批高新技术、高创汇率、高附加值、低能耗物耗的出口创汇产品,同时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建立多品种、小批量的弹性生产机制;在产品销售上,坚持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开展国内外展销、促销活动。在外向型企业内部努力按照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强化管理,完善机制,依靠科技,增强后劲,使全省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获得突破性发展。到1994年,全省乡镇“三资”企业累计达13500家,合同利用外资超百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57亿元,比上年增长68%。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全省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大提高。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这主要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和各级党政领导正确指导,各有关部门积极扶持、配合,广大乡镇企业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的结果。
在看到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由于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企业自身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人民币汇价攀升使出口企业盈利减少。由于受国内物价上涨过猛影响,1994年出口企业换汇成本较高,一些企业盈利明显减少。
二是资金短缺,特别是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受资金制约,一些合资合作项目中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影响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一些出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三是一些乡镇外向型企业还不适应国际经济通则的运行要求。相当一批出口企业的产权制度、内部管理制度亟待改革和完善,在按照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是适应乡镇外向型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奇缺。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懂外经外贸知识的管理人才、国际营销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现代企业家都十分缺乏。
五是一些乡镇出口企业缺乏应变能力。难以根据国际市场变化,适时进行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改进工艺流程,出口创汇后劲不足。
六是乡镇企业出口渠道比较单一,信息不畅。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冷静分析,找准症结,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转化不利因素,促使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增强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紧迫感
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能否有一个大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和适应新形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自身弱点,主动迎接挑战。
从国际大环境看,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世界经济很可能出现两大趋势:一是结束1973年以来的低潮时期,迎来一个持续20至30年的经济发展新高潮。据世界银行预计,今后10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约为2.7%,发展中国家约为5-6.5%;二是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迅速提高,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局面被多极化取代。全球性的经济复苏,必将使多数国家出现投资和就业状况的改善以及进口需求的扩大。目前,东南亚地区以其经济增长快、投资环境好、投资回报率高的优势,成为国际资本的主要流向地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令人瞩目。一些发达国家想在中国赢得市场份额和寻求投资机会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和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把自己融入这个大潮之中。当然,随着冷战结束,一些大国把注意力转向经济竞争,将使国际市场争夺更加激烈,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加快,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磨擦增多。如反倾销案件增多,而且主要集中在服装、纺织品、鞋帽、家电等商品领域,涉及乡镇企业的产品很多,使乡镇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挑战。
从国内环境看,发展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很多:一是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为外商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初步建立了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新型外贸体制。外汇体制改革,使企业用汇条件宽松,汇率单一稳定,利用外资机会增加,进出口产品价格的透明度提高。外贸体制改革,实行统一外贸政策,配额实行规范化管理,转换外贸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工贸一体化集团。外贸体制的改革为企业创造了平等的竞争环境,有利于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三是基本形成了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外商投资权益得到保证。如建立了《涉外投资法》、《对外贸易法》、《涉外合同法》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我国还非常尊重国际惯例,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已经参加了100多个国际公约,已同100多个国家签订双边经贸协定。可以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
从乡镇企业本身看,它在资源、劳动力、土地和机制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比较优势。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正是抓住了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有利时机,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其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保持较强的竞争能力。外商到中国投资,愿意跟乡镇企业合作,也正是为了利用这些条件。因此,乡镇企业跻身国际市场的时间虽然较短,但已迅速成长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一支生力军。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十分重视技术、管理、人才、信息,资本积累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产品不断升级,在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东部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已经意识到自身比较优势的变化,把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行东西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中西部地区正在抓住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向中西部倾斜,实施东西合作工程的有利时机,扩大开放,发挥资源、劳动力等优势,加快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一个以东带西,以西促东的外向型经济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总之,国内外形势对我们极为有利,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明确任务,强化措施,推动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
到2000年,我国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乡镇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影响和作用范围越来越广。根据我部规划,到2000年,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要达到1.25万亿元,年平均增长25%,占全国出口产品交货值的一半以上;此后按每年20%的增长幅度,到2010年出口产品交货值要达7.7万亿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在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乡镇企业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大开放”的新格局,实施以出口为主,外贸、外资、外经一起上的“大经贸”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建立起与国际市场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经营和管理机制,使更多的乡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推动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首先要抓好出口商品的质量,以质取胜,同时大力开发深加工产品,加快出口商品向制成品、精细产品、名牌产品转变,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附加价值,培育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鼓励、扶持出口骨干企业向集团化、多元化和跨国经营方向发展。要把这方面的工作做深做细,包括提高企业和产品的信誉、知名度、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性能、款式、包装、装潢和售后服务等。各地情况不同,国际市场需求层次也有差别,乡镇企业要利用各自的优势,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增加出口创汇。
(二)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国是潜在的大市场,但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够强,人民消费水平还比较低,所以,国际资本流向“四小龙”、东盟国家较多,而流向我国较少。我国吸收外资的水平尚不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处于这种大环境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看到乡镇企业利用外资工作取得的成绩,又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把“三通一平”搞得好一些,把程控电话搞得快一些,把交通搞得更加便利一些,办事效率再高一些,等等,这样就可以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中西部地区,更要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
(三)下功夫改善经营管理,建立与国际市场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机制。如何把乡镇企业灵活的经营管理机制与国际市场、国际惯例结合起来,是个大课题。首先,我们要在国际市场面前甘当小学生,要花很大的精力学习掌握国际惯例,逐步熟悉外经外贸外资方面的业务知识,使企业经营管理尽快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并与国际化生产经营相适应。二是按照国际惯例的要求,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依照国际惯例健全规章制度,运用国际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办法,改善企业的管理。三是强化国际化经营法制观念,学会用国际惯例处理跨国经营中的业务纠纷,保障企业在从事国际事务活动时的信誉和合法权益。
(四)不断加强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的管理,进一步推进外向型企业集团的发展。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之后,更要注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否则,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鼓励和扶持已经获得外贸进出口权的乡镇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资产或产品为纽带,组建企业集团或各种不同类型的联合体,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合作,组织和带动相关产品出口,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要加强协调,帮助解决困难,保证自营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同时,要继续做好对符合条件的乡镇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的申报和审批工作,使更多的乡镇企业获得这个权利,更好地为国家多出口创汇。
(五)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到境外设点办厂,实行跨国经营。这是一个新的趋势,标志着乡镇企业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出口向资本国际化的方向转变。当前主要是利用熟悉的渠道,选择好国家和地区,把自己在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向境外扩散。要根据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的需要,根据办厂所在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的要求,组织好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
(六)结合实施东西合作工程,加快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要参与国际产业大分工,利用自身优势,努力发展“高、大、外”产业和产品,要在提高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东部沿海地区乡镇企业要更加积极地吸收国外转移的又有利于我国的高科技产品或产业。同时,创造条件,加快我国乡镇企业由东向西的梯度转移,促进东中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
(七)加强出口生产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在出口中的骨干作用。出口商品基地化、规模化、贸工农一体化是个趋势。基地建设不仅能提高出口企业全面素质,提高出口创汇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以这批基地为龙头,带动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今后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把各项出口基地建设认真抓好,特别是不断完善贸工农出口生产基地的体系建设。
(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人才的培养。国际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发展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既要发挥我国农村劳动力多、劳动力价格便宜的优势,更要注重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没有懂外向型经济的能人,就不可能有外向型经济的大发展。现阶段,强化外向型经济人才的培养,是乡镇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要抓紧对涉外企业、出口创汇企业的人才培训,造就大批有技术管理专长的劳动者,培养出一支高质量的外经外贸专门人才、企业中层经营管理人才和企业家队伍,以适应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的迫切需要。
(九)继续加强合作,争取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外经贸、计划、财政、金融、经贸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特别是不少中小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初期,既缺少信息,又无出口渠道,通过发展工贸、技贸等联合,可以利用乡镇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依托外贸部门的国际市场信息和出口渠道,从而打开国际市场。我们希望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乡镇企业的发展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同志们!
要实现2000年和2010年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目标,任务是艰巨的。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坚定信心。不畏艰难,扎实工作,促进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大发展、大提高,进而带动我国乡镇企业高效、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