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与反思:中国学术走出去核心要素探析
□文│金鑫荣
[摘 要] 中国学术走出去不仅是简单的学术和出版层面的要求,更是国家重大文化战略和展示当代中国文化影响力的需求。中国学术走出去的核心要素是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核心竞争力,彰显当代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伟大成就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内在逻辑,充分诠释“四个自信”的学术内涵。中国学术走出去应该成为彰显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学术的国际化路径选择。
[关键词] 学术走出去 核心要素 软实力 国际化路径
中国学术走出去已经成为学术界、出版界和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话题,这本身就标志着一个崛起中大国的文化自信,体现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文化担当。从历史来看,洋务运动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走出去,但以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圭臬,结果因为只重洋务,不事改革,导致运动失败;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次真正的思想大解放,国门大开放,中国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目的是学习现代西方先进科学和技术,富民强国。40年来,中西经济、教育、文化交流日渐常态化。学术出版领域则呈现另一种“西风东渐”,大量引进西方的学术著作、学科建制,我们的学术话语体系、学术评价体系等也大都来自于西方。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科技创新和制造大国,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灿烂的时代光彩。因此,总结历史的成败得失、弘扬中华文化精髓,探讨当代中国发展模式,彰显中国文化影响力,自然成为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伟大构想,需要学术界、出版界联合起来,阐述中华文明发展的内在逻辑,展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世界真正认识中国、理解中国、读懂中国,这是中国学术走出去的宗旨和目的。
一、中国学术走出去的必要性
这里所强调的中国学术走出去,主要是指中文人文社科的学术走出去。现当代中国的自然科学成果绝大部分论文(SCI)发表于国外的学术杂志,自然科学研究中外早已融为一体。中文人文社科许多学科虽然学科建制源自西方,但因为语言转换的难度,绝大部分是以母语中文发表在国内,这是中国学术走出去的问题与难点。人文社科学术是一个国家思想、文化、理论研究成果的独有领地,是国家意志发布的重要平台,是一个国家思想和文明成果得以展示的专有领域,也是国家软实力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阐释中国思想、中国文化、中国发展理念的人文社科走出去,才是一种真正的中国学术走出去。
1.学术走出去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需要
明末清初,东西方文明发生了频繁的接触与碰撞,古老中国逐渐向西方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同时西方的古典科学和近代科学技术也被不断介绍到中国。其时西方对中国的认知一度是虚幻的“东方想象”:古老中国历史悠久,富裕吉祥,是诗的国度,充满黄金与宝石,东方神秘哲学与西方理性哲学相比,让西方人着迷。但在西方人真正见识了当时中国的封建落后专制时,中国又变成一个落后、愚昧、专制的国度。产生这样的认知落差就是因为中西信息不对称、认识不到位的缘故,当然更与中国学术文化话语权缺失有关。直到现在,西方有些人还戴着这样的有色眼镜看中国,但我们再也不能让历史的尘埃遮蔽新时代的光芒。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当今中国辉煌的发展成就,中国人的所思、所想、所为、所感等需要被世界所认识。认识中国是世界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前提,我们不能在西方话语体系下建构西方学术界和大众心理中的想象中国,导致因为信息、理解不对称而曲解中国。某些西方舆论所杜撰的“黄祸”论、“中国威胁论”,固然有西方政客的刻意操弄,但与西方一般民众对中国不了解,甚至当代想象还停留在100多年前的印象中国有关。要改变这样的既有现象,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沟通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以东方的智慧和含有东方意味的解释方式向世界充分展示,以理性思维、逻辑语言、观点展示、思想呈现等多种学术方式来解读中国,让西方读者看到一个多元、丰富,既有历史人文厚重感,又富有时代气息、朝气蓬勃的中国;一个既继承东方数千年智慧、又在新时代创新涌动的中国。作为人文社科的学术出版,我们有责任整理、揭橥其发展的文化内核和中国文化的内在张力。
参考消息网11月19日报道,西媒称,租用一部高端手机一年,或者每月支付一定费用租用时装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新时尚,这些流行趋势正在改变中国的消费习惯。
2.学术走出去是世界理解中国的需要
申办奥运会,我们最初的口号是“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中的谦卑和祈求,可为什么还是有许多西方民众误解中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不能感受一个饱受百年屈辱、力求新世纪振兴的中国对世界的表白。他们以西方式的“国强必霸”的强者思维释读中国。试想一下,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借奥运会的舞台向世界展示自己,会无形中带来强烈的心理震撼,因为奥运不仅仅是人类运动力量的展示,也是一个国家能量的释放,这样一种力量与能量的释放需要有一个理解的通道来舒缓,需要理性的学术逻辑来解释,否则,中国人民爱国的正能量也会被歪曲为“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我们正常的民族情感诉求也会被误解,这是我们不能承受之伤。我们要通过学术的阐释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是中国人民经历百年屈辱之后的世纪梦想,也是当代中国人民的理想追求。我们不走“国强必霸”、甚至剥削、殖民他国的老路,我们走的是一条“天下大同”、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民主富强的发展新路。
3.学术走出去是展示中国的需要
如何从学术角度展示中国?这是摆在中国学者面前的难题。新闻宣传与学术阐释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在借助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利用传播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呈现事物的表象;学术的理路则是借助分析和理论的力量对这些事实作客观科学的思辨性阐述。前者加诸于人们的情感表象,后者付诸于人们的理性探求。一个成熟国家的理性表述,要摒除呐喊式的情绪宣泄和一味地自我肯定,而应该以全面、立体、多元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在这样的展示背后,需要学术界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予以理性的释读。因此我们展示当代中国的成就不能只停留在物象表面,因为击中人们心灵的应该是思想的力量。语言是苍白的,而理论之树常青,而讲究科学精神的学术表达,正是真理的入口处。当代中国发展的理论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既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石,也是中国人民拼搏奋斗的智慧结晶。改革开放包含了我们的发展理论、实践理论,为发展中国家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的发展道路。
4.学术走出去是掌握中国学术话语权的需要
学术走出去“走什么”“怎么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走出去的主体,我们首先要抓住走出去的核心要素,全面系统整合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紧扣当下西方学术界和民众关注的话题,从历史文化的核心要素、当代中国的历史阐释等多维度多视角推动学术走出去。举其要者,走出去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
5.学术走出去是建立中国文化自信的需要
文明的演进与社会的发展,体现出一种制度文化下的价值追求。与西方强调个人自由、个体价值实现的观念不同,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为贵”是我们与世界交流的主调,强调仁爱爱人,与人相处摒弃丛林法则,与社会相处强调集体利益,与自然相处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生态文明,以二元的视角解释社会和自然。要冲破西方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当代中国人再也不是面色阴暗“查理陈”和可怕的中国龙。[4]当代中国人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多彩的生活、博爱的心胸、体恤的情怀,是信息时代朝气蓬勃的创造群体。他们拥有推动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敞开怀抱与世界接轨的希冀,一切与世界同频共振。学术出版应该以感性与理性的眼光体察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的奇迹是由中国人创造的,不是西方的给予与施舍;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经济日新月异,这与中国人民的创造原动力有关。因此,学术界理应揭示当代中国人的崭新时代风貌,揭示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世界。要客观形象地描述挣脱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制度束缚之后,中国人民焕发出来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如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敢为人先、探索科学前沿的科学创新精神,辛勤劳动、不怕吃苦的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等,这是新时代中国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时代的鲜活个体、群体值得我们从理论的高度予以总结、概括。
二、中国学术走出去核心要素
如前所言,近现代以来的人文社科学术话语体系是从西方引进建立的,因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十分必要。21世纪的中国,再不能“言必称希腊”,而应该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时代发展的眼光、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野来看待世界,在学术话语的构建上,与时俱进、自强自立应该是我们的态度。我们应当把代表相关研究领域前沿水平的学术精品介绍给世界,把既有强烈国家观念又有鲜明人类意识的学术成果介绍给世界。“要强化国家观念和人类意识,从推进人类健康发展的高度,优先选择那些最具民族特色、最具普遍意义和最具典型意义的优秀成果,选择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于激发人们创造活力和传达正能量的优秀成果。”[1]事实证明,西方的学术话语体系不能解释中国所有的发展问题,中国的发展也不能一切借助于西方的经典理论。历史发展长河中,东方智慧哲学与西方理性精神双峰并峙,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极大贡献。现代中国不能是经济的巨人、思想的侏儒。一个没有思想、没有理论的民族是走不远的,也不可能产生创新成果。晚明以降,西方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的革故鼎新、科学进步、思想创新使得西方的工业文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而同期的中国在专制高压下缺少思想大儒、理论巨擘,知识界失去科学理性精神,昏昏沉沉,浑浑噩噩,最终导致晚清不可抑制的衰颓与没落。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警惕,而揭示产生这样的历史悲剧背后的成因,剖析当代中国逆转近代以来的发展颓势、重现大国崛起辉煌的发展轨迹,正是学术界、出版界应该着力的地方。如果我们继续仰赖西方对我们自身发展的判断和定语,自己却患上学术话语“集体失语症”,这岂止是中华文化的悲哀,更是当代学人与出版人的失职。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义,东方儒家哲学精髓
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向世界推广。但传统文化也是精华与糟粕并存,怎样有选择地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是我们的义务。如中华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世界大同又和而不同,包容而又坚韧的民族性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态度,还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集体主义精神,老幼关爱的族群意识,和睦家庭、关爱亲友的家庭观念,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等。[3]近代中国,因为没有国家族群观念,老百姓只是皇权的看客,才导致民族意识涣散,一盘散沙,这是封建文化遗毒的戕害;现代中国,有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当代中国,实现了国家强盛和民族兴盛,这正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魅力和感召力所致。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研究探索中国进步之源,我们认为其内核正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要义,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密码。当然,中华优秀文化不是僵化保守的,而是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进程中逐步完善的,如西方文化的创新精神、契约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我们在倡导学术走出去的同时也要注意中西融通,防止文化单一倾向与文化沙文主义。
2.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世界
20世纪的中国曾有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样的世纪之问。[2]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促使中国知识界寻找中国文化的“原罪”。五四运动正是当时知识分子的一次集体反思,封建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专制、僵化、保守让中国知识分子痛定思痛,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中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倡导全盘西化。无疑,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以科学与民主反抗愚昧与专制的进步思想浪潮,直接触发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转型,其历史功绩毋庸置疑。身处当时特殊的历史文化场景,当然也会存在如马克思所说的“婴儿和洗澡水被一起泼掉”的问题。当代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时代进步,促使我们反思中华传统文化所焕发出来新的生命力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探索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中的家国情怀、集体主义意识、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我们在借鉴西方现代科学文明的基础上,重构了当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否认这一条,如同否认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必然性一样,就不能理论解释当代中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历史内在逻辑。伟大的时代必然会产生伟大的思想,盛唐强汉就是一面历史的照影,当代中国是在时隔千年之后的又一次历史回应。阐述并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发展杰出成就的历史逻辑,重构我们的先进文化体系,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会当其时。
3.展示当代中国杰出成就,揭示时代发展轨迹
“四个自信”就是中国发展的“源代码”,特别是文化自信,正是“四个自信”的核心。“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一个国家最深沉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以一定的文化作为自己的思想标识和精神力量。”[5]学术话语权的建立首先要破除对西方理论、制度的膜拜迷思,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建立我们的主体意识。我们在学习一切可以学习的经验时不能忘却本有和本体,失却民族的文化自信,堕入思想迷茫的陷阱。如果说当代中国建设的成就是肌体,“四个自信”的理论即为其骨骼,是灵魂。一个没有灵魂骨骼的躯体即使再庞大,也只是虚胖的巨人。当然,我们在阐释“四个自信”时不能只做简单的理论叙述,而要辅之以生动的中国实践。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焕发出恒久的生命力;以理论的阐述剖析发展的成因,让世界在倾听中国、感知中国的同时进一步理解中国,也让那些刻意唱衰中国、歪曲中国的杂音消弭于无形。盲目迷信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发展经验,复制西方的历史轨迹,历史证明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事实上,中国的发展成就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制度和理论建树。“四个自信”正确合理阐释了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影响力和优势,因为“四个自信”理论是植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中国实践,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理论总结。当然,自信不是自大,更不是自我膨胀。一味地空喊与自我吹捧只会加剧西方的疑虑,只有理性的分析和真实的探讨才能以理服人。“四个自信”就是中国人的发展信心指数,是新时代中国梦的理论根基,文化自信则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
4.“四个自信”理论总结,“中国梦”理论阐述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以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学术界、出版界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研究和出版的丰沃土壤。当代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外汇储备第一的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工业大国,城市化率超过50%的发展中大国。对中国在社会发展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国外学术界、一般民众最为关心的是中国取得这些发展成绩背后的理性逻辑,因为中国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这样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出版界、学术界不应该缺位,要为人民写作、为时代立论,以宏观的理论总结、科学缜密的研究厘清其发展的制度文化核心要素,揭橥中国在后工业时代、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源代码”,揭示中国的制度活力、创新活力、文化活力以及植根于民间的创造伟力。在这样一个需要理论、产生理论的新时代,学术界、出版界再也不能做西方理论的简单“搬运工”,而应是“中国自信”理论的揭幕人。
三、中国学术走出去认知误区
三是独特性。每一个舞蹈作品都有其特殊性,每一位舞者都有其独特性。在拉丁舞表演中,面部表情是根据不同的主题与角色特点表现出来的,欢快的舞蹈和悲伤的舞蹈,情感表现形式不同面部表情自然是有很大差异,因此不同的表演作品呈现出来的面部表情各不相同,不同舞者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舞者通过面部表情变化表达舞蹈中的情感变化,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舞者做出特定面部表情,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人物的形象,如在拉丁舞表演《七十二房客》中,包租婆的形象让人记忆犹新,她的一颦一笑都让观众深深记住,这体现了作品的独特性,也体现了人物的独特性。
学术走出去是国家既定的文化战略,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出版行为和版权贸易方式,而是思想的传播和制度文化的推介宣传。要切实厘清行为与思想、经营与战略、自觉与功利的差别。
1.不能仅仅把走出去视作一种出版行为
构建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系统。分解落实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司其责、相关部门履职尽责的责任体系,将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与税收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用税收征管的高质量服务经济发展的高质量,用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检验税收征管的高质量,确保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如前所述,走出去更是思想和道义的传播。走出去的方式是“术”,内涵则是“道”;前者为后者之载体,后者为前者之内容,不能混为一体。具体来说,走出去的内容是中国学术文化的精华,是当代中国的发展经验,描摹的是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一种理论建树和学术理路。同时也要避免把走出去单纯看作一种经营方式,那就背离了走出去的初衷;更不能以数量代替质量,一味以走出去的数量牺牲质量,本末倒置,得非所愿。行业管理部门和出版社要祛除走出去的功利心态,弘扬主旋律,提供正能量。
2.不能把正常的学术出版交流视同走出去
随着学术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出版渠道合作的方式也越来越多。联合出版、翻译出版、互通互译等出版方式日渐普遍。有些大的出版集团在境外设立了出版公司,直接把相关内容翻译成外文出版,甚至一些基础教育教材、孔子学院教材也作为走出去的重要成果。我们认为,这些形式的走出去应该视为正常的文化教育、出版交流,停留在走出去初始阶段,离真正的学术走出去相差甚远,与学术理念与思想的走出去没有关联。真正的学术走出去应该是概念和理论的提出。我国著名军事学者乔良曾经出版过一本《超限战》的战争理论著作,曾被西方当作“非对称战争”方式重点研究。而在人文社科领域,除了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宣传,很少有中国学者提出的概念和理论被西方学术界广泛接受,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3.不能把封建文化糟粕、错误理论当作走出去的内容
学术走出去输出的应该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要素、当代中国的理论实践等,不能把封建文化糟粕和错误理论视同为“精华”,产生如鲁迅先生所说“红肿之处,艳若桃李”的混乱认知;不要动辄以所谓“体系”“理论”“模式”“方案”为人家乱开“医方”,真正的学术传播应该是“传道不殉道”,阐述道理而不强词夺理。我们传播的话语范式应该是理性、科学、民主,拒绝粗暴的学理认同、非理性的价值观压迫、专制式的话语表述,中华文化本身就有“兼济天下”之雍容,“和而不同”之宽容,走出去的必须是中华文化之精华,弘扬的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
女孩走后,竹韵脸色由涨红变得铁青。她竹韵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没有出格的地方,只不过因工作关系和老板走动近点。她对海力怀有好感,可是这种好感纯粹是员工对老板的尊敬,没有掺杂任何见不得人的成分。
键槽凸模模块包括气动斜楔组件和凸模组件两部分(图2),气动斜楔组件包括气缸、气缸固定板、斜楔等,凸模组件包括键槽凸模、固定板、弹簧、调节环等。气缸顶出时,带动斜楔将凸模顶出,气缸缩回时,带动斜楔缩回,凸模组件内的压簧将键槽凸模压回至初始位置。压簧存在一定的预压力,键槽凸模(上模)不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而掉落,同时更换修理键槽凸模也十分方便。
四、结语
要而言之,中华文化具有恒久绵远的生命力,当代中国重新崛起的伟大改革发展实践是我们学术走出去的不竭之源。经过重构与反思,我们要在国际学术体系中建立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出版界更要积极探索走出去的路径,在国际化、渠道化、专业化方面下功夫,为中国学术走出去夯实根基。
参考文献:
[1]杨庆存.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还缺些什么[N].社会科学报,2014-11-20
[2]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4]姜智芹.傅满洲与陈查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十九大精神十三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