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论文_杨德泉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论文_杨德泉

杨德泉 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植庭小学 262713

学习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相当重视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程度,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也必须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积极的课堂参与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分不开的,而且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养成。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兴趣不高、参与广度不够、热情不够、深度不够的情景,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非常值得广大教师关注。

一、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

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所以,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良好师生感情的建立有利于知识传授过程的发生,也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保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令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只有在喜爱任教老师的情况下,在没有感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学生才会乐于去学习。因此,注重情感建立,保持学生主体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和保障。

二、关注学生小组合作,评价中提高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技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常见的学习方式。而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评价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中,不仅是对合作集体获得的知识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与人合作探究的态度、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将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补充,并且培养学生在小组中学会倾听、学会求助、学会参与。对合作小组的集体评价,主要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共同成果,比如评价小组合作制定的实验活动方案、小组合作完成的实验得到的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全班汇报交流等。对小组成员个体的评价可以贯穿小组活动始终,如,对小组合作研究的问题的兴趣大小,能主动参与对问题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能理解和宽容别人、耐心听取别人发言、尊重每一位成员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不同的兴趣,促使他们课内、课外兴趣统一起来,给学生更多的运用知识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自我,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其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学习的兴趣。就语文课外活动而言,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语文学习园地或办语文壁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还可适当刊登一些语文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可以成立语文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语文歌曲、表演语文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地组织语文竞赛,如朗诵比赛、听写竞赛、接龙比赛、智力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恰当运用教学方法,保持语文趣味性

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以确保调动起学生兴趣,使他们尽可能参与到学习中。

1.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一开始就新颖有趣、引人入胜,那么就能够迅速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对小孩子来说,爱玩是天性。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单调乏味的知识教学通过游戏活动变得有趣引人。在课前通过游戏来导入,无疑给课堂教学“注射”了“兴奋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增加语文课的趣味。要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创设生动的语文学习情境。好动是儿童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采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游戏以及电化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要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生长点、转折点设计有趣的提问,以创设最佳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要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每一次学生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3.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是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如果学生能在亲自动手实践中克服困难而获得成功,那他们以后的学习就会更加积极,参与热情也就更加浓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为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提升其主动探究的热情,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的持久动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发掘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爱上语文教师、爱上语文课,从而学好语文。

论文作者:杨德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论文_杨德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