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理论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周 橙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社会文化理论在对外汉语口语课中的实践运用,从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观点、社会文化理论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结合点、社会文化理论下对外汉语口语教案设计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改进对外汉语口语课堂存在的弊端,更好地提高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 社会文化理论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教案设计
一直以来,对外汉语口语课作为培养汉语学习者口语输出的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过程过于模式化;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合理的互动与交流;课堂知识得不到有效练习,学生口语输出能力有待提高等。二十世纪兴起的社会文化理论从全新的视野出发,侧重于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强调学生内化能力的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不足。基于此,本文以社会文化理论为指导,分析核心理论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一、社会文化理论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社会历史理论,主要从社会、文化、历史等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过程。随后社会历史理论被翻译成英文介绍到西方,开始引起心理学、教育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广泛关注。兰道尔夫和索恩在合著的《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中“社会文化理论”这一术语被正式确立,由此社会历史理论开始被称作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认知发展的作用,主张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调节功能,人类的认知通过社会和物质环境内的互动发挥作用。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部分由调节、最近发展区、搭手架、内化、活动理论五个方面组成。
(一)调节
调节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个体内部互动过程、个体与社会环境及与他人的社会发展过程,调节分为四个方面:实物工具的调节作用、抽象工具的调节作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调节、自我调节。其中,实物工具的调节作用指的是通过书籍、图片、多媒体设备等具体的教学工具发挥的辅助性调节作用,抽象工具的调节指的是通过概念、数字、文化等抽象化的东西使人们的认知得以提高,他人调节和自我调节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流和自我反省实现认知的提升。由此可见,前两种调节方式强调外在环境对人类认知的影响,后两种方式旨在说明人与人、人本身的互动交流对实现知识内化的作用。
西双说这仍然不是问题的关键,大不了我真的丧尽天良,结了婚就盼着她死掉,结果她真的死掉了,可是,后面的问题呢?你知道楼兰有个女儿吧?本来是她和秃头的女儿,但是复婚以后,就会变成她和我的女儿,对不对?等于从结婚那天起,我就得替她养个女儿。然后,她去了,一了百了,我呢?我敢撒手不管?我能撒手不管?我是她父亲啊!我得送她去幼儿园,送她读小学,读中学,读大学,直到她有经济来源,这是什么概念?无底深渊啊!还有楼兰那个妈,老成那样,一身穷病,怎么办?我敢不管?我能不管?复了婚,我还得管她叫妈啊!我管?我心里怎么能痛快?再说我拿什么管?一边是假女儿一边是假妈,把我卖十遍也供不起啊。
(二)最近发展区和搭支架
最近发展区指的是“两种能力或者水平之间的差距”,强调学习一门语言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实现自我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因此,从学习者原有实际能力到他人帮助下学习者实际能力的跨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克拉申提出的i+1理论有所不同,i+1理论指的是学习者通过学习和吸收知识实现语言的内化,向更高的语言水平迈进。最近发展区更强调在能力较强者的帮助下,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得到提高的过程。
搭支架理论是调节理论和最近发展区两种理论的发展和补充,调节理论实际上是一个人与外在环境、他人、自我的交流过程,最近发展区是在他人的帮助下实现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跨越过程。搭支架理论重点强调他人帮助的适宜程度,正如建筑一座房屋,盖的时候需要手架的协助,当房子盖好之后,可以将其撤掉。语言的学习如同盖房子一样,他人的帮助相当于盖房子用的手架,在学习语言的初期,学习者可以借助他人的帮助,当能独立完成任务时便可将其撤销。搭支架理论强调提供的帮助要适时、适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加、减少乃至撤销。
(三)活动和内化
活动理论是维果斯基提出的,他的学生列昂提夫将其发展。活动理论认为人的思维和意识需要付诸实践。在活动理论中,维果斯基还提出了一个“活动系统图”,以此反映实践活动中各个系统的关系。他认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理解为主体,语言可以理解为客体,工具指的是在活动中遇到的工具,包括实物工具(笔、卡片等)和抽象工具(概念、文化等)两大类,共同体指的是语言学习者以外的活动参与者,包括教师、学习同伴及其他相关人员,规则指的是活动顺利进行遵守的基本法则;劳动分工指的是活动参与过程中的人员分配,要想完成任务,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角色。整个活动系统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早期,内化指的是“社会意识向自我意识的转化”,维果斯基将“内化理论”进行发展。他认为,通过调节工具的帮助,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实现知识由外向内的转化,这种转化就是内化。内化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内化还强调语言的学习是由外向内的过程,知识的转化是一个过程,不仅需要外部工具和协助者的调节,还需要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和吸收。
二、社会文化理论下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社会文化理论包含调节、最近发展区、搭手架、活动、内化五个部分,其中调节理论指的是通过实物、抽象工具和他人调节实现自我认知的提高。最近发展区强调通过他人协助实现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跨越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人的协助是实现跨越的关键。搭支架理论是最近发展区的延伸,突出强调他人的帮助需适时适量,随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同时合理撤销。活动理论在不同角度提出了活动的重要性。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最终达到内化的目的,可以说内化是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最终形式。在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观点的指导下,现提出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有用的三种方式方法。
(一)分阶段教学和学习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者可以在他人的帮助下实现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跨越,因此如何寻找合适的最近发展区域是关键的因素。由于语言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最近发展区也是动态的,随着学习者语言学习的深入不断提高。可以说,语言学习呈阶梯状,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相当于梯子的一节,学习者需通过他人的帮助实现每一节的跨越,最终达到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
受试人群可以是符合儿童FC诊断标准和适应证候标准的6个月~17岁(<18岁)的儿童人群。定位于改善小儿便秘症状或证候者,受试人群应只要求符合中医疾病及证候诊断标准。
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汉语学习者进行分阶段教学,具体体现在教学对象的分阶段、教学内容的分阶段、教学难度的分阶段三个方面。教学对象的分阶段体现在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水平进行分级教学,教学内容的分阶段体现在口语教学内容要层层递进和深入,教学内容由浅到深环环紧扣。教学难度的分阶段体现在教学的难度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学生需清楚目前的口语水平和能力,根据目前水平制定这一阶段的口语学习目标。当自己无法实现下一目标时,需向老师或同伴求助。这种学生主动分析自身口语能力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我看看+clothes
(二)注重外部环境和他人的调节作用
外部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物工具的协助,包括笔、多媒体设备等,二是抽象概念的协助,如相关的文化氛围、概念、数字等。在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合理运用辅助性工具,注重辅助工具的多样性。常见的辅助工具有生词卡、多媒体图片和视频、板书等。生词卡常用于生词的教学和复习课程,通过生词的不断闪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习或复习效果。多媒体图片能够更好地为生词、句子或文章释义,帮助学习者更快地消化和理解课文。视频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情景中感知语言,提高学习者的听力水平。复述汉语课文或简易的古诗对学生来说难度算是比较大的,教师的板书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良好的板书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当场记诵。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抽象工具强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如对所教汉语内容进行公式或概念化的总结,这种方法常用于汉语语法或句式教学中。另外,还可以适度使用其他语言(例如学习者母语)辅助课堂教学,布置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室或环境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等。
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只有学习语言的各个部分(学生、教师、同伴等)共同发挥作用,整个系统才能高效有序地进行。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助者,教师需要合理选择对外汉语口语课的学习内容和材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难度。另外,教师需要最大限度地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发言,如在课前导趣、课堂生词课文学习、复述课文等环节适时提问,提高学习者活动参与度和积极性。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口语发音、错字等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发音难题。学习同伴是提高学习者学习水平的关键人物,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适当向同伴请教、及时和同伴互动交流等都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知识水平。
(三)通过组织活动促进知识的内化
根据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活动理论得出,活动由工具、主体、客体、共同体、规则、劳动分工六个部分组成,如何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协调六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考虑活动所处的环境和活动使用的工具,如在课文角色扮演环节,教师可提前布置教室和准备要买的东西。在活动中制定相应的规则规范口语练习的环境。在活动分工中,教师需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练习口语。另外,活动的进行需要相互协助与互动,这个过程既需要同伴之间的互动又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如在高级汉语口语课上,讲解汉语口语教程第十三课《烟、酒:请离青少年远一点》这篇课文时,教师可提前准备辩论用具,如一瓶酒、一包烟等。在针对“吸烟喝酒的利与弊”这一话题展开小组讨论时,教师首先讲解辩论的内容和规则,让学生对规则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随后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支持吸烟喝酒,一组反对吸烟喝酒,每一组内可将学生两两分为一小组,相互讨论,通过合理的分工使每个学生都有口语练习的机会。同时,小组成员还可以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谈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几个小组的辩论情况进行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3.“互联网+”对教育评价的影响。“互联网+”意味着教育评价的全面和科学。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都是以分数为导向的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囿于其操作难度和评价指标的模糊,并不能真正准确地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互联网可以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地采集教育数据,并对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心理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系统化的评价。目前,国内已经有互联网公司在尝试对学习者进行成长模型的科学建构,试图搭建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
三、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对外汉语口语课的教案设计
文中以康玉华、来思平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的《汉语会话301例》第十二课《我想买毛衣》为例,文章主要讲解了主人公大卫和玛丽因天气变冷而去商场买衣服的过程。这里以生词学习和课文学习为例分析社会文化理论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的具体运用。
(一)生词学习
Step1:生词讲解(以重点生词“毛衣为例”)
步骤1:用PPT显示毛衣图片教师带读图片下的生词“毛衣”
老师(指着图片):“毛衣(máo yī)”。
学生:“毛衣(máo yī)”。
老师(指着身上穿的毛衣):“这是什么?”“这是毛衣。”
老师(指着图片):“那是什么?”
2.3 脑瘫儿童相关问题对父母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以调查组父母的SCL-90因子分作为因变量,以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花费、儿童的病程(月)等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法多因素分析。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程度(GMFCS)、病程、花费和初诊年龄四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其中花费和初诊年龄分别仅对焦虑和抑郁因子分有影响,病程对父母的SCL-90总分及各个因子都有影响,标准化偏回归系数见表3。
学生:“那是毛衣。”
老师:“对,那是毛衣。”
物流企业不同于其他的制造性企业,其发生的成本费用没有专门的会计制度来规范。在进行成本核算过程中,各企业往往按照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来核算。但是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时无形的,其成本核算对象不易选取,在核算方面必然存在缺陷,管理层也无法得到最精确的成本数据,无法达到管理的目的。在账务核算时,没有专门的会计科目来进行归集和分类,不易对某一环节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一般来说,企业根据财务的会计科目来做成本预算,这样不利于物流企业对成本进行控制。大部分物流企业采用传统成本法下的科目来核算,如将不同环节发生的物流成本统一归集到“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中,无法核算各个作业下的成本信息。
(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明白毛衣的概念)
步骤2:板书生词“毛衣”并注音,让学生观察字形。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毛衣”(字迹清晰)并重复读两遍该生词的拼音(máo yī)。
1.3 诊断标准 球镜度是指人眼近视和远视的屈光度值,在验光单上以符号S表示。S值为正即为远视,为负即为近视。柱镜度是指人眼散光的屈光度值,在验光单上以符号C表示。3~6岁儿童屈光正常范围:+2.00D≥S≥+0.75D,C≤1.00D;屈光可疑范围:+3.00D>S>+2.00D或者+0.75D>S≥+0.50D,1.50D>C>1.00D;屈光异常范围:S≥+3.00D为远视异常,S<-0.50D为近视异常,C≥1.50D为散光异常。
老师:“谁能用‘毛衣'来造句?”(如果有学生自愿回答就请他回答)。
步骤3:PPT给出文中原句,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并理解。
步骤4:让学生用“毛衣”一词仿造例句造句。
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SW480细胞转染率约80%。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在miR-454-3p mimics转染组,细胞的miR-454-3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iR-454-3p阴性对照组(P<0.05,图2)。
学生:“……”
设计说明:通过PPT和板书等教学工具的使用,形象展示生词的含义。通过前面展示毛衣图片、注音观察字形、学生理解文中有关毛衣的对话及学生用毛衣造句等环节层层递进,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延伸和发展。这种设计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体现了分阶段教学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使学生对词语毛衣有全方位的理解和深层次的运用。
(二)课文学习
Step1:课文学习(通过看课文视频回答老师问题和读课文两种方式进行)
建设需要使用国有农用地的,应当在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后,依法办理供应手续,不用办理征收手续。
步骤1:听课文对话回答问题。
老师:听这段对话前,同学们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Step2:练习对话(分角色扮演)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随后回答问题。教师讲解问题答案。
步骤2:读课文。
读课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老师读,学生跟读;
学生之间互读纠正;
1.1.2 试验地概况 2015-2016年连续2年试验在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试验基地(宁夏永宁县王太堡)进行,试验地属引黄灌区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7℃,夏季各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无霜期平均167 d,早霜始于9月25日左右,年降水量为201.4 mm。地势平坦,肥力均匀,灌溉方便。
老师挑选学生读,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1.大卫想去干什么?2.他们准备什么时候去?(播放视频)
步骤1:教师板书基本句型。
场景一:大卫和玛丽商量要去买件毛衣
句型:我想……我也要……我们什么时候去……
场景二:大卫问售货员和玛丽毛衣怎么样,最后大卫选到了合适的毛衣。
我可以试试吗?(may I try it on)
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休闲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青少年休闲活动受到诸如技能缺乏、自信心不足、没兴趣、成为模范心理等[14,41-43]个人内在制约的影响。由于青少年时期是不成熟向成熟过度的阶段,人际间制约如缺乏同伴、父母的态度、项目领队和其他长辈的态度[40-43]对青少年休闲活动的影响十分显著。而结构性制约因素主要有学习任务、缺少时间、缺乏有组织的活动项目或机会等[14,31,43]。
句型:
实验选择HWS模式,设置启动区间温度为92 ℃,台阶升温步长为5 ℃,启动区间恒温时间60 min,其他台阶恒温30 min。通过样品与炉体之间温度差来表征量热仪的绝热程度,实验结果如图8所示,可看出实际实验与仿真结果趋势是一致的。由此可知,本文提出对绝热加速量热仪反应过程中热电偶动态特性和炉体加热系统动态响应进行补偿的方法,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系统的绝热性能。对补偿前后的实验数据进行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求解,结果如表5所示。
……
步骤2:介绍表演规则。
老师:下面,我请三位同学练习课文中的对话,一位扮演大卫,一位扮演玛丽,一位扮演售货员,有没有同学愿意表演呢?
以≥10μmol/L为判定标准1473人中,HHT患者1223人,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83.02%;男性HHT患者564人,占男性高血压患者的90.67%,女性HHT患者659人,占女性高血压患者的77.49%。以≥15μmol为判定标准1473人中,HHT患者889人,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60.35%;男性HHT患者468人,占75.24%,女性HHT患者421人,占49.47%。以≥10μmol为标准无论总体、男性和女性组的HHT患病率比以≥15μmol为标准均升高了20%以上,均显示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HHT患病增高。
(教师可以准备几件大小不同的外套,让学生表演的时候试穿,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
步骤3:请学生练习对话,上台表演(场景一和场景二共4分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
学生之间练习对话,互相纠正。
古建筑是传统“虽由人造,宛如天开”理念的集中体现,加强仿古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能够有效避免建设中对人力、物力、材料资源的浪费和损耗,并且有利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让人民群众在闲适、自然、轻松环境中,体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人文精神。
学生上台表演,教师适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
设计说明:课文学习体现了他人的协助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在Step1的课文学习中,环节一同伴之间互相谈论问题答案既能互相交流学习又能锻炼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对问题的讲解进一步加强了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环节二通过教师读学生跟读的方式达到了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发音的目的,学生之间互读达到了同伴之间互帮互助的目的。通过教师或者同伴的协助,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纠正发音,从而调整发音状态。
Step2的分角色练习对话,体现了活动中工具、主体、客体、共同体、规则、劳动分工六个部分的不同分工与协调。如: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同伴的协助作用,这里同伴之间互相练习对话,教师纠正学生发音体现了活动参与者之间的配合;教师介绍表演规则和准备教具为学生的表演提供了良好的情景;学生自由成组体现了一定的劳动分工。如果是在一些特殊的话题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国别或者年龄等进行分组,合理进行劳工分配。
社会文化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不足,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不注重教师和同伴的协助作用等。笔者仅提出一些看法,相关社会文化理论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美君.基于社会文化理论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分析[J].海外英语,2018(12):22-23.
[2]李娜.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7):152-153.
[3]王威.社会文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8):155-158.
[4]赵星星.社会文化理论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5]魏甫龙.基于支架式教学法的泰国华校初级口语课教学设计[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6]易娜伊.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标签:社会文化理论论文;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论文; 教案设计论文; 中国传媒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