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世界:20年来局部战争的统计与分析_俄格战争论文

战火中的世界:全球20年局部战争统计与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火论文,局部论文,战争论文,全球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以色列建国61年来,巴以一直冲突不断。而最近爆发的一场危机却始料未及,严重威胁了以色列的“国家安全”,有关专家认为这有可能连续第二年点燃巴以之间的战火。因此,12月份的报纸杂志都纷纷讨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际社会将为战争付出多少惨重的代价。果不其然,以色列战机于2008年12月26日轰炸了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老巢”,而该行动被以色列国防部长埃胡德·巴拉克(Ehud Barak)称为“彻底摧毁哈马斯的序曲”。

随后,以色列又征召了9000名后备役士兵,并下令坦克部队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横扫加沙,将其夷为平地。不过,天气阻止了以军原定的地面行动。2009年1月1日凌晨,巴以双方正式进行谈判,而以色列的坦克仍然原地待命。世界舆论对以色列的暴行纷纷发表严厉的谴责。特拉维夫市西岸的“阿拉伯聚集区”笼罩着不祥的预感,这里弥漫着强烈支持哈马斯并反对巴勒斯坦统治的情绪。

随着巴以剑拔弩张,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这篇快评在对2008年做一个总结时,将首先讨论亚洲局势。

战争数量分析

时间-冲突图涵盖了近20年来的世界战争,包括整个“后冷战时代”。这幅图按区域记录了14次重要的冲突,这一数目正好与2008年初的战争总数相同。非洲仍然是武装冲突最多的地区,多达5次,超过了总数的1/3。亚洲的武装冲突到目前为止只有三次,比2008年初略有减少。中东和美洲的武装冲突仍然是两次,而欧洲的武装冲突则上升到了一次。全球反恐战争总数则超过了地区性武装冲突。

另外,根据表1“截至2009年1月1日正在进行的重大冲突”的第二栏,也就是据冲突发生的具体时间来看,这些冲突基本上(除了一起例外)都起源于20世纪的冷战时期。而令人咋舌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原苏联和南斯拉夫解体时新兴的23个国家中,在2008年居然只爆发了一场武装冲突,考虑到原苏联解体时造成的巨大物质损失和种族宗教之争,这几乎是难以置信的!而这唯一的一场武装冲突就是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及其两个独立州——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之间的冲突。由于双方力量过于悬殊,以至于在它爆发的时候就注定了很快就会结束。不过,由于该地区紧张的局势随时都有可能触发新的战争,因此,仍然将其记录在“截至2009年1月1日正在进行的重大冲突”表中。

而表2“可能重燃的轻微政治冲突和暂时搁置性争议”则囊括了可能在2009年初爆发大规模战争的21个地区性冲突。

若干冲突分析

2008年,印度孟买发生了一起惨剧。为了弄清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巴基斯坦在2007年12月-2008年9月之间发生的重大时事。

巴基斯坦(2007-2008年)

2007年12月27日,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Benazir Bhutto)在参加完巴基斯坦军事重镇拉瓦尔品第(Rawalpindi)的一场竞选活动后被暗杀。因为拉瓦尔品第是军方直接管辖的军事重镇,所以人们怀疑此次暗杀与军方有关,尤其是三军情报局(ISI)。另外,人们还怀疑新“当选”的总统——前陆军参谋长佩尔韦兹·穆沙拉夫(Pervez Musharra)。他于1999年解散前国民政府后,就一直统治着巴基斯坦。

贝布托被暗杀,迅速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其政治影响不容忽视。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全国大选推迟了一个月,直到2月才举行,此次大选使得贝布托的巴基斯坦人民党(PPP)和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Nawaz Sharif)的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派(PML-N)赢得了巴基斯坦议会的大多数席位。只要巴基斯坦人民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派联合起来,就当年穆沙拉夫非法操纵巴基斯坦最高法院确认其总统合法性问题弹劾穆沙拉夫,就可以有绝对的优势迫使其辞去巴基斯坦总统一职。2008年9月,就在穆沙拉夫辞职一个月后,贝布托的鳏夫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Asif Ali Zardari)赢得了大选,担任巴基斯坦总统。但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随后宣布退出执政联盟,又迫使贝布托的巴基斯坦人民党转而向少数派谋求联合执政。

巴基斯坦政界斗争不断,军队也是战况连连。就在近日,巴陆军部队与一伙阿富汗武装分子激烈交火。这伙武装分子试图利用巴基斯坦瓦济里斯坦(Waziristan)省为基地,策划针对美国、北约和阿富汗安全部队的军事行动,被华盛顿称为基地组织和塔利班。

从2006年1月到现在,美国一直使用无人驾驶飞机对巴基斯坦领土进行报复性轰炸,到了2007年,轰炸更为密集。2008年,由于美国单方面跨境地面行动频繁,导致新上任的巴基斯坦总统以及军方高层多次公开发出警告。同年9月,伊斯兰堡万豪酒店第二次遭到炸弹袭击,造成50人死亡,而此次袭击被人们认为是印度孟买爆炸案的前兆。

印度(2008年11月)

2008年11月26日,10名全副武装的男子袭击了印度金融中心孟买,10处地点遭袭,其中包括一个火车站、一个集贸市场、两所医院,以及西方游客经常光顾的两家酒店及一间餐馆。72小时后,9名武装分子分别被击毙或被俘虏。据称,这些武装分子来自克什米尔的虔诚军(Lashkar-e-Taiba)组织,他们反对目前印巴就克什米尔前途问题所做的谈判。

之后,正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印度的排外人士将矛头指向了巴基斯坦的三军情报局、巴基斯坦军队和巴基斯坦政府,指责他们没有对克什米尔武装分子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不过,由于克什米尔的日常安全是由该地区的部落首领负责,中央政府无权干涉,所以,对于巴基斯坦政府来说,克什米尔问题是一个国家主权问题,而不是一个恐怖主义问题,但是,这一点经常被美国忽略。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接壤的联邦直辖部落区(法塔),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这一恐怖袭击是印度2008年第五次重大安全事故(前四次分别是5月的新德里爆炸案、7月的古吉拉特邦爆炸案和10月发生在印度东北部的两次爆炸案)。更令人担忧的是,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暗示有一些“境外人士”参与了上述爆炸案。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言下之意,就是指克什米尔极端分子。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人们发现,此次孟买恐怖袭击案的许多准备活动都是在巴基斯坦境内进行的。

2005年10月,克什米尔巴方实际控制区内发生强烈地震,造成数万人死亡。此后,印巴双方关系一度改善。可是,此次孟买恐怖袭击案又使得印巴积蓄多年的“友好情谊”灰飞烟灭。与此同时,华盛顿一意孤行,与印度签署双边协议,答应帮助其发展核武器,这引起了巴基斯坦的嫉妒与不满。巴方担心一旦其帮助美国消灭了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美国就会像1989年将原苏联红军驱逐出阿富汗一样,抛弃巴基斯坦。所以,2008年底,巴基斯坦将部队从巴阿边境转移到了克什米尔印巴双方实际分界线附近。

据报道,2007年,克什米尔地区因恐怖袭击死亡的人数自2000年来首次下降到1000人以下,但2008年却又发生了这么多的恐怖袭击案。而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动荡,已经使死亡人数连续两年超过1000人。

尼泊尔

在亚洲其他地区,如尼泊尔,正在挣扎着完成从君主制到民主制的改革。2008年4月,尼泊尔共产党(CPN)在结束了长达10年的内战后,举行了第一次全国大选,并获得了议会的重要席位(但并未过半)。令人揪心的是,现任四党联盟总理的尼泊尔共产党主席上任伊始,就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南部德赖平原上的叛乱——该地区有一条连接尼泊尔与印度的重要贸易路线。

目前,联合国驻尼泊尔特派团(UNMIN)正在努力帮助其实现政治过渡,但是由于联合国特派团的任期只有6个月(此轮任期截至2009年1月23日),而且不—定会常驻尼泊尔,所以,特派团的作用非常有限。虽然政治过渡时期肯定会发生残酷的暴力冲突,但是,尼泊尔的冲突级别却由“严重”下降到了“轻微”(表2)。

斯里兰卡

在长达36年的时间里,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LTTE)一直在距离印度南部沿海不远的地区与政府军作对。2008年,在与科伦坡政府作对的过程中,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不断失守阵地。2008年11月15日,政府军给猛虎解放组织以致命一击,占领了该岛西北部的波勒尼镇,而这个镇自1992年起就一直是猛虎组织的军事总部。之后,政府军又开始对猛虎组织的政治总部基利诺奇展开心理战。2008年底,科伦坡政府军攻占了距离基利诺奇40公里处的帕兰塔村,从而切断了猛虎组织的一条重要的补给线。

当然,在2008年里,战争导致的伤亡也很惨重。由于政府发言人要在10月下旬才公布死亡人数,所以,据估计,2008年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9325人,而其中大多数都是猛虎解放组织的成员。如果猛虎组织不能够收复失地,那么,在2009年,猛虎组织将不得不缴械投降,与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塞(Mahinda Rajapaksa)谈判,从而永远结束武装冲突。

欧洲: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共和国

2008年,欧洲爆发了一场短暂却意义非凡的武装冲突,起因是格鲁吉亚拒绝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的合法性。而俄罗斯介入此事,是为了向世界表明其长期以来的一贯立场,即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大国。虽然此次交火已经过去了三个星期,但是人们依然议论纷纷。

格鲁吉亚共和国位于黑海沿岸的高加索地区。而2008年8月份爆发的俄格冲突正是为了解决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独立地位问题。虽然这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相距遥远,但都希望从格鲁吉亚共和国独立出来。

直到2007年11月,俄罗斯的“维和部队”才从格鲁吉亚共和国撤出,这距原苏联解体已有15年之久。一直以来,俄罗斯试图通过控制其邻国来恢复其以往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力,而格鲁吉亚与俄罗斯针锋相对,两国的紧张局势由来已久——俄方指责格鲁吉亚为车臣叛乱分子提供援助和庇护场所。

不过,俄罗斯也为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提供政治和经济支持。由于上述两个地区的居民都不是格鲁吉亚族人,所以不可能享受到政府的公平待遇。而且,南奥塞梯的居民迫切希望能够归附俄罗斯的北奥塞梯共和国。

可是,2004年上任的格鲁吉亚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Mikheil Saakashvili)宣布这两个地区归格鲁吉亚所有,此后,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与格鲁吉亚之间的武装冲突愈加频繁。2008年夏天,谈判破裂之后,格鲁吉亚军队于8月7日攻占了南奥塞梯的“首都”。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此次冲突起因于驻扎在北奥塞梯的俄罗斯军队对格鲁吉亚阵地的重点轰炸。之后,俄罗斯军队在开进南奥塞梯时,遭到了格鲁吉亚的反击。虽然各方说法不一,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格鲁吉亚很快就败下阵来。到了8月15日,俄罗斯已完全掌控了当地的局面。直到10月1日,俄罗斯军队仍然留在格鲁吉亚,并一直驻扎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因为早先由欧盟牵头的谈判破裂,所以两国于11月重新开展谈判。不过,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的局势依然紧张,欧盟不得不派出200名观察员,前往该地区监督双方是否遵守停火协议。

而前段时间,美国坚持要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吸收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为正式成员,使得局势进一步恶化。一些观察家认为,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正在寻找借口介入格鲁吉亚,以阻止其加入北约。果然,他运用策略,击败了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和他的军队。11月底,布什政府在俄罗斯的强大压力下,也退了一步,宣布暂停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成员行动”计划。

非洲的武装冲突由来已久,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地区:好望角(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尼日利亚和非洲西部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苏丹西部的达尔富尔乍得地区,以及刚果-乌干达东部地区和苏丹-卢旺达南部地区。

好望角 国际社会一直试图在索马里组建一个中央集权的联邦过渡政府,而索马里地区的居民却对此毫不关心。虽然有埃塞俄比亚军队的支持,但是索马里过渡政府仍然不能有效控制摩加迪沙地区。埃塞俄比亚军方在协助索马里过渡政府两年后,于11月宣布,其将于2008年底撤出索马里,这意味着广大的索马里农村地区如果不是隶属独立的邦特兰与索马里兰岛管辖,那么就不是被激进的伊斯兰法院联盟所占领,就是会受到索马里海盗的威胁。而非洲联盟在索马里的1800名“维和士兵”几乎都在摩加迪沙,他们不仅装备缺乏,而且疲于作战,没有丝毫停歇。

在亚丁湾和索马里附近的印度洋上,海盗数目与日俱增。2008年11月,超过92艘船只被劫,其中一艘巨型油轮满载货物,在距海岸线450海里的印度洋上被海盗劫持,海盗索要赎金,以交换船员、货物和船只。这个数字是2007年在该海域附近遭劫的船只数目的三倍(相比之下,2008年在马六甲海峡遭海盗袭击的船只多达71艘)。联合国在2008年11月份公布的一份报告估计,“今年迄今为止,向索马里海盗支付的赎金已多达2500万-3000万美金”,而肯尼亚政府则声称赎金总额已高达1.5亿美元。之后,联合国终于对日益猖獗的海盗活动作出回应,授权各国海军战舰打击海盗船只,并上岸摧毁其地面基础设施。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自近代以来,首次派出了三艘战舰和200名特种兵,参与此次联合国海上行动。

索马里海域的不稳定局势似乎还影响到了肯尼亚,一个曾经被视为民主自由市场典范的国家。2008年初,肯尼亚举行了总统大选,国际观察员认为此次大选组织混乱。而此次颇具争议的大选还引发了骚乱,造成1200人死亡,35万人无家可归,严重威胁到肯尼亚的统一。在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Kofi Annan)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一项权力分配协议,该协议将于4月生效。

尼日利亚、几内亚和其他西非国家 在尼日利亚,石油的提炼、运输、销售和出口导致的犯罪,以及成千上万的贫困人口,正阻碍着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不仅如此,由于阿拉伯穆斯林入侵者的后裔和南部信奉基督教和万物有灵论的土著居民之间长期存在种族歧视和宗教冲突,使得该国每次大选均以失败告终。

这些尖锐的种族冲突,在尼日利亚中部省份如高原州,表现得非常明显。2008年11月中旬,这里举行了民主选举,而最终的投票结果竟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在高原州省会城市,暴力冲突发生的第二天,清真教堂就停放了超过200具尸体,而在街道上被乱枪打死的、在医院里因医治无效死亡的以及业已被埋葬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与此同时,在位于科特迪瓦北部的几内亚,2008年末的最后10天里,发生了大规模的骚乱。12月22日,几内亚总统兰萨纳·孔戴(Lansana Conte)去世,结束了其长达25年的统治——几内亚虽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在孔戴统治期间,依然陷于贫困的泥淖。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军队就宣布政变,推翻现任政府,并设立了一个以穆萨·卡马拉(Moussa Camara)上尉为首的全国民主与发展议会。几内亚总理否认政变,并表示将依照宪法执政。之后,他承认军队控制了整个国家。军队也发表了一份声明,宣布将于孔戴此轮任期结束的2010年12月举行大选。

整个20世纪90年代,几内亚一直很稳定,并且是许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科特迪瓦难民的避难所。目前,这三个国家的难民只好等待其他国家的救济,或者希望几内亚国内的局势在未来能够有所缓解。

与此同时,国际刑事法庭(ICC)首席检察官指控苏丹喀土穆政府总统巴希尔涉嫌战争罪、种族灭绝罪和危害人类罪,要求国际社会立即对其做出逮捕。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而该项指控一旦得到批准,将使苏丹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恶化。据联合国估计,在过去的5年里,超过3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达尔富尔战争。

刚果-乌干达东部以及苏丹-卢旺达南部地区 2007年在这一地区,除了确认交战双方的伤亡情况和死者身份之外,联合国的工作毫无进展。刚果拥有最多的联合国维和士兵,多达1.7万人,而且联合国正考虑另外增加3000人。但是,由于刚果的领土面积和美国密西西比河东部的地区一样大,所以,如此多的士兵还是显得单薄。虽然目前缺乏可靠的数据,但是,据专家估计,在过去11年里,因战争和相关原因死亡的人数多达400万。

目前,政府军和联合国维和部队受到来自两大组织的威胁:一是忠于劳伦特·恩孔达(Laurent Nkunda)及其国民防御代表大会(CNDP)的刚果土著叛军,一是由约瑟夫·科尼(Joseph Kony)领导的上帝抵抗军(LRA)。这两个组织都在刚果东部的基伍省一带活动,而约瑟夫·科尼也负责乌干达和苏丹南部的袭击活动。

2008年1月初,劳伦特·恩孔达的武装单方面挑起战争。而此前一周,该组织刚与隶属刚果中央政府的麦脉(Mai Mai)民兵签署停火协议。之后,劳伦特·恩孔达的刚果土著叛军又于2008年4月及同年9月,先后两次攻占了刚果政府军在鲁曼加波(位于基伍省省会戈玛附近)的大本营。

约瑟夫·科尼领导的上帝抵抗军也没有遵守他们的诺言。先前,政府已答应不会因战争罪起诉该组织,并且会帮助其重新回归平民生活。可是,上帝抵抗军却在4月对苏丹南部的目标突然发动袭击,9月又对刚果进行了袭击。更令人震惊的是,上帝抵抗军并未遭到任何形式的抵抗,而他们在圣诞节期间发动的袭击已造成至少190人死亡,数千人无家可归。2008年底,联合国维和部队、乌干达军队和苏丹南部的军队终于开展联合行动,以遏制约瑟夫·科尼领导的上帝抵抗军。而长期以来关注约瑟夫·科尼的观察家认为,由于国际刑事法庭不会同意免除对其战争罪的指控,所以约瑟夫·科尼将永远不会结束他的叛乱。

哥伦比亚仍然是西半球唯一的武装冲突多发区。44年前,人们发动战争是为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政府特权和腐败;而现在,人们发动战争则是为了打击以毒品交易为核心的犯罪活动。在过去的8年间,美国政府依据“哥伦比亚计划”的安排,先后动用了60亿美元,用于帮助阿尔瓦·乌里比(Alvaro Uribe)总统打击非法毒品生产。而毒品生产正是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FARC)及规模较小的国民解放军(ELN)的经济来源。

政府的新策略是孤立反叛组织内部的各个派系,然后说服他们停止战斗。2008年,国民解放军的一个名叫“加瓦利斯塔革命军”(ERG)的组织在经过8个月的谈判后,同意遣散其45名战斗成员,使得2008年缴械投降的游击队士兵达到1500人。

美国政府也似乎认识到了波哥大方面取得的胜利。美国国家审计署在2008年11月初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哥伦比亚军队已经夺回了大部分阵地,而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的战斗力则下降了50%,目前其成员数只有大约9000人(国民解放军的成员数大约是3000人)。现在的问题是,在取得这些战役的胜利之后,乌里比政府能否减少从美国获得的援助,同时修补其与委内瑞拉反美总统乌戈·查韦斯(Hugo Chavez)的外交关系,并解决最近发生的一起与刚退休的前任武装部队司令有关的丑闻。

值得一提的是,44年前那场反对哥伦比亚政府的运动起初并不是武装斗争,直到1978年,才转变成武装冲突。而在中南美洲,情况就不一样了。早在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担任总统期间,当时的中情局(CIA)就公开与右翼独裁者交好,试图推翻左派统治(尼加拉瓜的桑地诺政府)。

就拿洪都拉斯来说,由于反尼加拉瓜政府的“坎特斯”(Contras)组织得到美国的支持,所以,洪都拉斯政府允许其在边界附近设立基地,对尼加拉瓜政府的设施和人员进行袭击。直到里根总统下台时(1989年1月),更确切地说,是直到1991年12月原苏联解体时,华盛顿才将注意力转向原苏联和南斯拉夫。此后,中南美洲国家相继结束了内战,开始了和平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也许就是1990年尼加拉瓜军事独裁政府的前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Daniel Ortega)谋求连任时惨遭失败。

总的来说,大部分中美洲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都对其政府和社会进行了“去军事化”改革。不过,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这三个国家在2003年3月美军入侵伊拉克后,向伊拉克派出了军队(到2008年底,萨尔瓦多已有5名士兵在伊拉克战场牺牲)。2005年,上述三国与美国签署了“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CAFTA),由于此后美国总统布什又保证,所有CAFTA的成员都将获益,因此,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又相继加入了“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

但是,在中南美洲的其他地区,有些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始终无法解决,导致20世纪80年代曾经发生过的许多暴力事件不断地重演。2006年,丹尼尔·奥尔特加在下野16年之后,重新被推选为尼加拉瓜总统;日前,他还涉嫌指使情报人员篡改2008年11月份市政选举的结果;之后,反对派人士在马那瓜市抗议政府强占战略交通环线,骚乱就此爆发。

在与之相邻的洪都拉斯,塞拉亚(Zelaya)在2005年的大选中被推选为总统。2007年5月下旬,为应对来路不明的负面消息(塞拉亚称之为“颠覆性宣传”),塞拉亚颁布法令,要求国家无线电台和有线电视必须连续十天播放政府宣传片,每天两个小时。之后,塞拉亚宣布与古巴重建外交关系,这一举动招致布什政府的强烈反对。但是,塞拉亚似乎被华盛顿的评论家们给激怒了,2008年8月,他又加入了“玻利维亚国家组织”(ALBA),该组织是以委内瑞拉为首的左翼联盟领导人组成的。

很显然,2008年美国再一次被卷入了中南美洲。虽然这和里根时代很相似,但是由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关国际法已有所修改,所以美国必须谨慎行事。

1989年11月16日,长达12年之久的(1980-1992年)萨尔瓦多内战还未结束,由美军顾问训练的政府军处决了8个人。其中两名是萨尔瓦多人:女管家和她11岁的女儿。其余6人是耶稣会成员,也就是耶稣会教士。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迫使萨尔瓦多政府介入此次谋杀事件。最后,只有两名士兵被判刑,而他们又相继被无罪赦免——此次赦免还成为结束战争、恢复民主的序曲。

日前,两个人权组织要求西班牙高级法庭就1989年的谋杀事件再次展开刑事调查,涉案人员包括萨尔瓦多前总统阿尔弗雷多·克里斯蒂亚尼(Alfredo Cristiani)及14名原极端右翼军事组织的成员。西班牙当局认为,其之所以介入此事,是由于国际刑事法庭之《罗马条约》中规定人权问题具有普遍性,对于那些涉嫌侵犯人权、犯有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的人,如果其所在国的司法体系无法对其展开调查,那么,其他国家有义务追究其罪责。

中东及全球反恐战争

“世界大战”又回到了它产生的地方。进入夏季以来,为了报复巴勒斯坦武装分子用火箭弹袭击以色列村庄,以色列一直在加沙地区对哈马斯实行严厉的封锁,直到2008年最后一周,才放松封锁,允许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进入加沙。可是,就在边境限制放宽后的48小时内,以色列又对加沙地带的“哈马斯设施和火箭发射点”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同时,以色列军舰还炮轰了哈马斯的沿海据点,并撞沉一艘向加沙地带运送医疗用品的船只,而且以色列内阁拒绝国际社会要求双方停火的请求。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埃及关闭了其在加沙地带的口岸,直到两个巴勒斯坦派别——法塔赫和哈马斯重归于好为止。另据报道,加沙地带的死亡人数已超过400人,另有超过1700人受伤。以方已有4人死于迫击炮和火箭弹袭击。

我们将观察的视角继续东移,下面来讨论伊拉克、阿富汗和伊朗以及巴基斯坦的局势。

伊拉克

在过去的12个月里,伊拉克安全部队人员激增,“觉醒运动委员会”成立,越来越多的民兵加入抵抗基地组织的活动,迈赫迪部队单边停火政策得到延续。巴格达附近地区和村庄原本非常混乱,可是在2003年3月19日美国入侵之后,这里的种族和宗派得到了彻底的“清理”——这一切都使得伤亡人数急剧下降。美军击毙的武装分子从2007年的75人/月下降到2008年的25人/月。被联军击毙的人数也从2007年的59人/月下降到2008年的8人/月。据报道,2008年,伊拉克安全部队和非战斗人员死亡数也在迅速下降——分别下降了44%(从1830人下降到1066人)和72%(从17108人下降到4750人)。

2008年11月17日,布什政府和马利基政府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谈判,终于由伊拉克外长和美国驻巴格达大使签署了《安全协议》。该协议呼吁,所有美军部队必须于2009年6月前撤出伊拉克重要城市,而剩余部队必须于2011年底前撤出伊拉克,二者相差24个月——比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承诺的美军作战部队从伊拉克撤军的16个月期限要长。

由于布什政府一贯抵制任何“随意的”、脱离实际的撤军计划表,所以,其能够签署一份有明确撤军时间的协议,着实令人感到意外。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奥巴马自当选总统以来,再次承诺他将削减驻伊拉克部队。由此看来,撤军行动一直在进行中,但是,美军从阿富汗撤军还有待时日。

阿富汗

削减驻伊美军并不会停止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向阿富汗增派部队,打击死灰复燃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由于塔利班和基地组织长期以来控制着崎岖多山的边境地区,而该地区的特殊地貌又成为普什图族人抵抗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天然屏障,所以,到目前为止,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仍然无法对该地区的部族实施有效控制。

随着战争的延续,美军在2008年的伤亡人数达到155人,是7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盟军死亡人数也达到了138人的历史最高值。在阿富汗伤亡的盟军总数已达1042人,其中630人是美军。阿富汗安全部队和平民的死亡人数无法估计,有些人仅仅是因为出现在了错误的地方,就惨遭轰炸。所以,阿富汗人民和一些政治家就警告美国和北约,如果继续依靠空军来代替地面部队进行攻击,那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无辜平民丧生。

全球反恐战争:下一个会是伊朗吗

虽然伊朗的官方发言人和新闻界很少披露谁在为渗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反伊武装分子提供资金、培训和武器,但毫无疑问的是,美国是这些活动的幕后支持者。伊朗虽然不会和美国发生正面冲突——至少不会在美国新当选总统宣誓就职前,但是,伊朗可以做的就是为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叛乱部队提供资金援助。该部队不满巴基斯坦对美国的妥协态度,经常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接壤的开伯尔山口沿途30英里的山上埋伏,袭击美国和北约部队的后勤补给线。

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形容,那就是在崎岖狭窄的道路上,一列笨重的车队正艰难地爬行。越来越多的观察家建议美国和伊朗应当认识到双方的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进行谈判以避免战争。而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也为局势的改善提供了一个机会——中东地区正从相互对抗走向共同竞争—甚至有可能合作,相对于五角大楼和白宫里的官员们来说,中东战场的美军军官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这—点。大卫·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将军就曾利用美军的“反暴动理论”,成功地推断出在伊拉克战场,将永远不会有最终的胜利,而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也同样如此。

当布什政府将“全球反恐战争”的重点从伊拉克转向阿富汗时,两个战场的成功或失败就显得休戚相关。这使得这场全球反恐战争扩大到了区域化的程度,甚至将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包括在内。

西方学者认为,“一对一”直接冲突的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而将许多冲突相互关联,则会造就很多机会,这些机会在“一对一”直接冲突的情况下可能不会显现出来。由于上述冲突中有些永远不可调和,因此,我们可否利用这些冲突的相互关联所造就的机会,来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呢?是不是存在着人类抑或自然本身所必须忍受的“冲突底层”——最低限度的武装冲突呢?如果“冲突底层”真的存在,那么最低限度的武装冲突具体又是几次呢?我们何时才能达到这个极限?

这些问题自人类意识萌芽之际,就一直未得到解答。我认为,人类只有在世界突然安静下来的那一刻,才会真正理解“最低限度的武装冲突”的意义,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有到了1918年11月11日这个重要时刻才宣告结束一样。而人类如果一直只分析战争和作战本身,是永远得不到答案的。

当然,在世界真正安静下来之前,2009年1月1日那天,地球上仍然战火纷飞。

世界冲突热点一览

非洲继续遭受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重大武装冲突,占到冲突总数的1/3。

选自美国《防务观察》杂志2009年1/2月号

标签:;  ;  ;  ;  ;  ;  ;  ;  ;  ;  ;  ;  

战争中的世界:20年来局部战争的统计与分析_俄格战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