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美丽城镇典范论文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美丽城镇典范论文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打造美丽城镇典范

□ 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

在习近平总书记 “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重要指示的指引下,嘉兴强化红船起航地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扎实深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涌现了潘家浜、梁家墩、聚宝湾、文溪坞等一批“网红村”“示范村”,打造了“江南小乌镇·田园新生活”品牌,为美丽城镇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瞄准世界一流,高起点精致规划。 围绕 “建成什么样的城镇”,明确提出打造长三角核心区枢纽型中心城市、面向未来的创新活力新城、国际化品质的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开放协同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地“三城一地”目标,着力把嘉兴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杭州湾北岸一颗强劲活跃的璀璨明珠。围绕“怎么建设城镇”,全面总结推广乌镇秉持“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审美情趣、工匠精神”的经验做法,聘请国内外知名大师和顶尖团队操刀,启动运河古镇城市总体设计,开展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评比,全面提高美丽城镇规划设计水平。围绕“谁来建设城镇”,在全省首创“驻镇规划师”制度,强化政府、社会、群众三方共建共享,着力构建“1+1+1”体系,有效推动城镇框架结构、功能平台、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保护等“棋眼”的落地,基本形成“红船魂、国际范、运河情、江南韵”的全域大花园总体格局。

二、突显诗画江南,高质量精致建设。 坚持拆字当头、以拆开道,拆出美丽环境、拆出资源要素、拆出发展空间,累计拆除违法建筑2063万平方米,腾出土地2.27万亩,建成机器人小镇、中德生态产业园等小微企业园138家,入住企业3197家,切实把美丽城镇转化为美丽经济。坚持综合整治、系统治理,注重城乡和谐共荣、互补均衡,统筹推进“小美景提”建设,让乡村成为城镇的花园,城镇成为乡村的厅堂,实现主客共享。全市已创建省级小城镇样板镇26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22个、3A级景区村庄28个。坚持以史为脉、以文铸城,挖掘明清鱼鳞海塘、苏嘉铁路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349处,新建纪念馆、记忆馆62个,打造了一大批 “可阅读”的建筑、“有记忆”的里弄,实现传统与现代、旅游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三、坚持“三治融合”,高效能精致管理。 强化机制化管控,通盘考虑好看、好建、好用、好管,建立“三治融合”小城镇现代治理体系等“1+4”制度,推行片区长、河湖长、街路长、弄堂长、楼道长等“五长制”,开展生态环境“万人大排查、百日大整治”活动,全力打造“撤不走”的整治办。强化常态化治理,深化“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坚持每月巡查暗访,创新 “乌镇管家”“店当家”“商户自治联盟”等管理模式,努力让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精细管理,让每一户人家都有人贴心服务。强化智能化牵引,创新建立市、县、镇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中心,整合数字城管、智安小区、雪亮工程等云资源,开发“微嘉园”微信小程序,初步形成全事件融合、全链条治理、全过程透明的闭环治理机制,有效提升数字化长效管理水平。

标签:;  ;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美丽城镇典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