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胺碘酮用于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88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2015.03-2016.02),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采用胺碘酮治疗和对照组44例——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对比2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疗效。 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总有效率(95.45%)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4.55%),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结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的疗效可观,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安全性高。
【关键词】:胺碘酮;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快速心律失常在心血管疾病中较常见[1],而冠心病患者出现该病症后,极易导致患者病情急速恶化,出现猝死情况,严重危害患者的性命。本次研究中,采用胺碘酮药物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具体报告如下。
1 88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资料和方法
1.1 88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基线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并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快速心律失常。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占25:19例;年纪51-76岁,平均年纪(62.18±5.16)岁。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占24:20例;年纪53-78岁,平均年纪(63.85±5.65)岁。
排除预激综合征、甲亢以及甲减患者,排除窦房阻滞以及病态窦房综合征患者。两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性别、年纪、平均年纪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科学性强。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用法:初始剂量75-150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20ml进行静脉滴注,如未改变临床症状,20-30分钟后重复上述用法,必要时可静注第三次同样剂量,待心律失常控制后,以每分钟0.5 -1.0毫克静滴维持,一天内最大剂量不应超过 1200毫克。在治疗中,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变化情况,以便于做到准确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用法:将50毫克利多卡因加入5-10%葡萄糖溶液20ml进行静脉缓慢滴注,1天1次。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2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且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1.3.2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报告显示期前收缩减少90%以上。
有效——患者的心电图期前收缩较治疗前减少 60%-90%,主要的临床病症得到改善。
无效——未达到上述2项指标者。
总有效率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总概率减去无效概率的差值。
1.4 统计学处理
用“%”表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总有效率数据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并用卡方值检验,所有数据用SPSS20.0软件进行核对。两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各项指标存在差异时,采用P<0.05表示。
2 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总有效率(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值小于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两组患者均出现了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观察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不良反应概率为4.55%(2/44),对照组概率是34.09%(15/44),P值小于0.05。
3 讨论
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及快速室性心律失常[2]。对于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及时纠正心律失常现象,防止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心衰等情况。
胺碘酮是临床上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3],其通过对β受体和L钙流进行阻断,从而抑制心脏的钠、钾以及钙等离子的通道,促使心房传导减缓,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也能有效增加心率的触发活性,消除折返激动,还具有影响甲状腺素代谢功能,促进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扩张的作用[4]。最为重要的是,胺碘酮还有非常好的抗颤、防颤效果,从而有效减少了临床患者的死亡率[5]。但胺碘酮在进行静脉给药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对穿刺部位的护理,控制用药的速度及剂量,能有效提高胺碘酮的用药安全性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通过对两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不同治疗对比得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70.4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值小于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4.5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34.0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使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应用于今后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纪铭月.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及对心电变化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5,21(22):4195-4196.
[2]张海涛.胺碘酮单用与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J].中国处方药,2015,13(9):45-46.
[3]梁传亮.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9):133-134.
[4]王秋娜.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16):103-104.
[5]曹琳[1].急诊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和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4):525-526.
论文作者:徐亚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4
标签:心律失常论文; 冠心病论文; 患者论文; 快速论文; 概率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1月下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