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新和优化审计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和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现现代国家审计科学发展,要积极推进审计监督方式的改革创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国家审计的内在需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深化改革和科学审计需要,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水平,必须不断更新和优化审计方式,加强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及其沟通,实现审计方式的“四化”:即制度化、常态化、协同化、信息化,进而提高审计能力。
实现“制度化”就是指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中,对审计计划、组织、管理、控制、程序、内容、评价、报告等关键环节,推进审计体制机制和管理的改革创新,严格审计过程和质量控制,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和工作方法,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实行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硬约束”,有组织、有步骤、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
实现“常态化”就是指审计机关面对众多机关单位众多的审计对象和内容,要正确处理全面审计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提高审计效率,加大审计力度,要把审计的计划监督与日常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消除审计监督的盲区,确保各项资金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和运行管理机制,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实现“协同化”就是指审计机关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作用,协调好纪检、监察、司法及其他外部监督力量,把预算执行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把传统审计与计算机审计相结合,把行业专项资金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优化整合好审计机关系统及其内部单位的人力资源,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纵横交错的立体“监督网”和大规模“协同作战”,增强审计合力,提高审计效应。
实现“信息化”就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国家审计必须面对审计环境的变化,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开展计算机审计,提高审计效能,以适应及符合建立高效政府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目前,计算机审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AO系统、OA审计管理系统的运用和数据库的建设。从现代审计技术发展来看,实施数据式审计和远程实时审计势在必行。运用现代审计技术手段的关键是要优化整合审计技术资源。一是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技术,研究探索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审计技术模式,迅速提高我国审计的技术水平。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当前,要建立审计机关办公自动化网络,同时要建立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以及有关工作单位之间的工作网络,实现办公市场化、信息交换网络化、数据化,尽早实现全国审计信息共享。三是加快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针对不同行业特点,研发出简洁、实用性强的审计软件,并加以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大力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要在大区域、大范围内培育技术拔尖项目和技术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