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资本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影响及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育锻炼论文,青少年论文,资本论文,意识论文,家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10-03-10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4-0560(2010)02-0033-05
健康是人类赖以生存、适应社会和发展经济的首要条件。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是保持健康体魄、促进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他们成为健康公民的重要保证和健康工作的基石[1]。青少年良好生活习性的养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个体因素,也有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其中家庭社会资本作为一个研究青少年发展的崭新领域和议题,不仅表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而且超越了以往对家庭系统的研究,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作 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与保持的重要促进因素的家庭社会资本,是如何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就目前的国内理论研究来说,还比较少见,所以,本文拟将家庭社会资本与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形成与保持相结合,着重探讨中国家庭文化背景下家庭社会资本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影响,为青少年良好生活习性的养成提供帮助,为青少年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浙江省、江苏省、江西省及安徽省部分中小学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社会学、教育学、家庭社会学、体育社会学等相关文献书籍,并通过学术期刊网检索和期刊查询,详细查阅了2000年以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近50篇。
1.2.2 问卷调查法
1.2.2.1 问卷设计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社会学研究方法中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初步确定了影响因素,并制定了专家调查问卷。对专家认同率较高的因素逐一进行确认形成了问卷初稿。此问卷初稿经过几位专家的审核后,进一步作了修改,形成了正式的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两份,第一份为青少年学生问卷,主要对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的家庭社会资本因素进行调查;第二份为家长问卷,主要对家庭的文化层次、经济收入、家庭的体育态度、家庭的体育锻炼氛围,家庭的网络结构等家庭社会资本因素进行调查。
1.2.2.2 问卷调查时间 2009年7月至12月。
1.2.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共发放问卷3000份,其中家长和青少年学生各1500份,学生问卷在学校填答,当时回收,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1435份,有效回收率为95.7%;家长问卷由学生带回请父母填答,第二天带回,回收142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375份,有效回收率为90.3%。根据研究特点,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的问卷必须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只有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的问卷都有效时,我们才能认为此对问卷为有效问卷。样本的整体有效问卷为1268对,有效率为84.5%。
1.2.2.4 问卷的效度检验 采用特尔斐法,对杭州、上海、苏州、南京等地的专家和学者发放指标内容效度调查表,首次函询,共发放问卷25份,回收22份,有效问卷21份,有效回收率84%;参考专家的反馈意见,重新修订问卷,半个月后,再次进行函询,有效回收率为86.3%,其中各项指标认同率均在80%以上,表明问卷指标效度较高。
1.2.2.5 问卷的信度检验 调查问卷信度检验采用重测法,对第一次问卷调查中的部分青少年学生及家长在时隔两周后就同一问卷再次进行了测量,计算出二次测量的信度系数为R=0.83,P<0.05,说明问卷的指标体系具有可靠性。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了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并在计算机上利用SPSS 12.0和Excel 2000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2.4 逻辑归纳法
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对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的家庭社会资本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对有效动员家庭社会资本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补充论证。
2 家庭社会资本释义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从社会学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系统的现代性分析,并把“社会资本”界定为团体成员通过团体网络关系获得的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或者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与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2]。由于亲属关系是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家庭是人类生活最基本、最重要的群体,因此,亲属关系网络中的家庭社会资本是每个个体最容易获得也最能灵活选择的资本形式。
目前关于家庭社会资本概念之争表现如下:一是认为家庭内部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家庭社会资本的主要来源,Marjorbanks与Maboya强调家庭中成年人与儿童关系的强度构成了家庭社会资本,但问题是家庭外的能为家庭动员的关系资源也应该视为家庭社会资本。二是将信任、规范等等同于家庭社会资本的具体形式。这主要是受到了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的功能观的影响。林南认为,社会资本作为一个关系的财产,必须与集体财产和物品,如文化、规范、信任等分开,他们彼此之间不可以相互定义[3]。对于家庭社会资本来说,文化、规范、信任等只是家庭社会资本带来的结果,而非其本身。三是将家庭关系资源等同于家庭社会资本。其实,家庭社会资本有别于家庭关系资源,只有当关系资源可以被动员使用时才可以称之为资本[4]。
借鉴林南的社会资本概念,家庭社会资本可以界定为:家庭成员在目的性行动中被获取的和被动员的、嵌入在家庭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既包括家庭内的亲子互动,也包括家庭与社区、邻里之间的交往。作为青少年早期社会化的最重要因素,在分析家庭社会资本概念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促进对策,将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形成与保持产生更有效和更持久的影响。
3 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形成
3.1 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
体育锻炼意识包括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情感以及体育锻炼行为的调节。体育锻炼意识的基本特征是自觉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5]。意识对物质的反应是能动的,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对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与保持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影响,并通过自身实践逐渐形成的。家庭社会资本作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形成起着促进与阻碍作用。
3.2 体育锻炼意识行为的形成
以往的研究表明:69.6%的被调查者认为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形成是在青少年阶段,而只有14.8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在成年阶段形成的,总体上男女在各阶段差异不大,但从细微的角度中发现,男女从青少年阶段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的比例呈递减,这与意识与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有关[6]。《汉书·贾谊传》中写到:“少成若天性,习惯自然成”,习惯要从小养成,许多专家经过长期的研究,认为人们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3~15岁,青少年正处于这个阶段,他们思想活跃,求知欲望高,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7]。可以看出,青少年时期是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的关键阶段,家庭、学校与社会应抓住这一重要时间节点,注重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培养。
4 家庭社会资本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因效分析
4.1 家庭的文化层次
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的因素很多,有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等等。在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的过程中,家庭因素的作用出现的最早,作用更直接,影响力也比较持久。而家庭社会资本超越了以往对家庭因素的研究,它不仅提供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形成环境,而且直接参与其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形成过程。
家庭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参于塑造他们的全部个性和人格行为,家庭教育复制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孕育着未来的社会风貌。在家庭文化层次由低到高的进程中,体育锻炼在达到增强人的身体健康,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和增进人们的社会交往等现代健康观念指标上也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1),家庭文化层次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认知度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F=5.117,P=0.002<0.01)。
随着家庭文化层次的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家庭文化层次越高,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功能认识越深刻,并且他们会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把这种体育价值观念渗透给青少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的程度也会随之加深,逐渐的青少年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知程度也会随之提高。但家庭的文化层次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喜欢度及参与状况的影响呈低度负相关,即家庭文化层次高,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稍差。其原因可能是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这类家庭往往更加关注青少年的文化知识学习,对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未予充分的重视。
4.2 家庭的经济地位
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很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家庭的经济状况。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花钱买健康,花钱去健身”已成为生活条件优越家庭的一种时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2),家庭经济收入对青少年直接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F=3.067,P=0.006<0.01),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认知度(F=1.219,P=0.301>0.05)、喜欢度(F=2.310,P=0.057>0.05)和间接参与体育(F=1.062,P=0.428>0.05)的影响均无显著性意义。
家庭经济收入对青少年直接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对青少年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家长对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认知和态度;另一方面表现在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健身意识也随之加强,为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投资已成为这些家长的共识,这又为青少年直接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条件。
研究表明: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与体育消费水平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体育消费与家庭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高低呈正相关。对家庭收入与青少年是否参加有偿体育锻炼进行了卡方检验,结果表明(表3),家庭经济收入对青少年子女参加有偿体育锻炼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
4.3 家庭的体育态度
家长的“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习惯养成有显著相关,说明家长对青少年的情感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理解都影响着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9]。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其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及关注度,势将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的行为与心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4),家长的体育态度对青少年体育锻炼各个层次的影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家长的体育态度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认知度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F=3.040,P=0.047<0.05),对喜欢度(F=7.239,P=0.001<0.01)、直接参与体育锻炼(F=29.012,P=0.000<0.001)和间接参与体育(F=8.427,P=0.000<0.001)的影响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家长对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之所以能够影响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各个层次,是因为家长的体育态度通过日常行为表现反复强化的结果。青少年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关注,对青少年持续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4 家庭的体育锻炼氛围
家庭的体育锻炼氛围包括家庭成员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时间等要素。在家庭中,父母是青少年的启蒙者和教育者,是他们直接学习的对象。身教胜于言教,父母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形成起着引导和榜样示范作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5),父母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认知度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F=3.065,P=0.047<0,05),对青少年直接参与体育锻炼(F=31.009,P<0.001)和间接参与体育(F=10.680,P<0.001)的影响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对青少年体育锻炼喜欢度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意义(F=2.423,P=0.09>0.05)。
在家庭生活中,青少年是通过无意识或有意识地模仿父母的体育行为进行学习的。父母作为青少年社会化中的重要他人,其体育行为是青少年模仿的最为直接的对象。经过反复的强化,使个体融入运动中,从而开始了体育参与。在父母的影响下,青少年不仅参加了体育锻炼,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而且会形成精神价值—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度(对体育的价值取向)、对体育的关心度(间接参与水平)和对体育锻炼的喜欢度。
间接参与,亦称非实质性参与,指阅读体育期刊、观看体育比赛、了解与体育运动有关事物的参与活动[1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6),父母的间接体育参与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的各个层面的影响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父母的间接体育参与对青少年形成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大,父母只是关心体育还不能够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形成,它可能要与其他的家庭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影响作用,如父母的直接参与、家庭的体育态度等。
4.5 家庭的周边环境
家庭的周边环境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的影响,首先体现在锻炼方式上。家庭周边体育场地、健身场所、会馆较为丰富,可为青少年参与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而家庭地域偏远,器材短缺,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就会受到限制,锻炼方式也就比较单一。其次体现在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上,家庭周边体育锻炼环境好,青少年可选择的锻炼项目多,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愿望就强烈。对家庭的周边环境与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与时间的相关统计也证明二者有显著相关(R<0.01)。再次,家庭周边体育锻炼环境的优劣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态度、努力程度和坚持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家庭周边体育锻炼环境好的青少年无论在意识上还是在努力程度及坚持性方面都表现得更为积极,并发现坚持性与锻炼的乐趣密切相关。最后,家庭所在社区的体育开展情况也会对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行为产生影响。
4.6 家庭的网络结构
青少年生活在社会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网络结构成员的影响。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一定不能忽视家庭网络结构成员的重要作用。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在家庭网络结构成员的支持上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在社会支持上,有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青少年的社会支持均值是10.89,而无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青少年的社会支持均值是9.06,有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青少年高于无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青少年。家长对青少年的关注有助于他们利用家庭的网络结构建立起更广泛的联系,形成体育锻炼关系群。社会支持对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家庭网络结构成员都喜欢体育锻炼,这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起消极作用。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与家庭的网络结构及社会支持显著相关(R<0.01)。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家庭文化层次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认知度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家庭经济收入对青少年直接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认知度、体育锻炼的喜欢度和间接体育参与的影响均无显著性意义,对青少年参加有偿体育锻炼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
2)家庭的体育态度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认知度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对体育锻炼的喜欢度、直接参与体育锻炼和间接体育参与的影响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家庭对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之所以能够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的各个层次,是家长的态度通过日常行为表现反复强化的结果。
3)家长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与时间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认知度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对青少年直接参与体育锻炼和间接体育参与的影响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喜欢度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意义。父母的间接体育参与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的各个层次的影响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4)家庭的体育锻炼氛围、家庭的网络结构与社会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的影响显著。
5.2 建议
1)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提高家长对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呼吁家长不仅要在态度上支持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促使其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形成,而且还要在行动上做青少年的榜样。
2)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办家长学校、家庭体育培训班,有计划地聘请专家、学者向家长讲授有关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及促进措施等,使家长成为体育锻炼的爱好者、健身知识的传播者、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的培养者。
3)构建和谐的家庭体育锻炼环境。家长经常与其青少年子女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社区,甚至学校应当组织以家庭为单位的体育比赛,以进一步强化家庭的体育氛围。
4)有意识增加家庭网络结构中体育锻炼爱好者的数量。家庭网络结构中体育锻炼爱好者数量越多,预示着青少年在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过程中可以咨询、帮助与支持的人越多,从而促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
5)主动建构具有一定体育资源的家庭社会资本。一个家庭拥有的社会体育资源越丰富,表明可提供帮助的社会体育资本的数量越大。拥有这些社会体育资本,就可为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与技术指导,提升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乐趣。
6)着力排除家庭社会资本对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负面影响。在探讨家庭社会资本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的积极影响时,人们往往忽略了家庭社会资本的消极影响。家庭社会资本并不是万能的,有自身的缺陷。家长由于关注孩子的学习常常形成对体育活动的限制,家庭电子网络资本的出现,往往会占用青少年的余暇时间,很多青少年过多迷恋网络,出现了与家庭成员沟通困难、关系疏远的现象,导致家庭社会资本很难为青少年所用等等。因而,探讨家庭电子网络资本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尤其是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形成的影响,将成今后青少年体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