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命科学馆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伟

人体生命科学馆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伟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在解剖实验中心和标本陈列馆基础上,将组织胚胎学、人体寄生虫学及病理学标本整合起来,进而建立的形态学实验教学基地就叫做人体生命科学馆。人体生命科学馆不仅是深化形态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还是一个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人体医学科普教育的平台。本文针对人体生命科学馆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人体生命科学馆;解剖实验教学;应用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将理论及实物标本的观察相结合。医学院校通过对自身优势及资源的利用,建立人体生命科学馆,并将其作为科普教育基地,面向大众,开展各种人体医学只是的科普教育活动,不仅为大众提供了认识人体结构及病理生理状态下人体结构的场所,还解决了实验室建设大量投资的效益问题。人体生命科学馆的建立,对医学院校自身形态教学条件有较大的提升作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全面掌握解剖知识,提高实验效果,为后续学习的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人体生命科学馆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体生命科学馆建立的意义

人体生命科学馆内会陈列各种解剖学标本,是通过瓶装或进行特殊加工制作的,具有较好的 保存性,能进行长期使用,不仅使解剖标本的使用率提高了,还有效节约了实验教学资源[1]。在人体解剖学中,学生需要对正常人体的形态及结构进行详细的了解与掌握,人体标本则能对人体的形态及结构进行直观、真实的反映,是一种重要的教具。课堂上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较为抽象,虽然讲解较为详细,但是学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理解[2]。通过对实物标本的观看,会加深学生印象,在人体生命科学馆中,各种各样的标本及教学模型,不仅能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内容,快速理解知识,还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人体生命科学馆是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之间的桥梁,学生通过观察及测量不同的标本,有利于提高解剖实验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及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学生数量增加,而使用于解剖教学的尸源短缺,这就对解剖实验的进行造成了影响。在人体解剖教学中,需要用到各种标本,如铸型标本、雕刻标本、断层标本等,通过这些标本,能将枯燥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尸源短缺是进行解剖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校无法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标本进行解剖实验[3]。但是在实验教学中,将少量尸体制作成人体标本,不仅节约了标本材料,还能放置于人体生命科学馆进行陈列,可以反复使用,提高了解剖实验教学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人体生命科学馆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发挥人体生命科学馆优势

人体生命科学馆通风装置较好,室内环境优美,空间较大且较为明亮,成列于科学馆的各类标本形态美观、结构准确,都是通过精细的制作所完成的,极大的满足了不同专业进行试验教学的需要。人体生命科学馆走廊营造了良好的科学及艺术氛围,多个艺术雕像及文化存在于走廊中,内容简单、图文并茂,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减少了恐惧感,使其融入到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场所[4]。科学馆内标本染色鲜艳、结构清晰,不仅观赏性较好,还方便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加大了学生对人日解剖学的兴趣,使其投入到学习中,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二)促进人体生命科学馆数字化

促进人体生命科学馆数字化,不断加强人体生命科学馆数字化建设,使用数码相机,将重点标本进行拍照,比较断层标本照片与CT、MBI图像,有利于标本图像库的形成,在进行解剖实验教学时,学生可以将其与实物进行观察与比较,有利于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当前,很多学生可以解剖观察和学习虚拟人体标本,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方便,还节约了尸体标本。

(三)人体生命科学馆网络化建设

将校园网络与人体生命科学馆内的多功能演播厅相连接,加强各个实验室的联网互动,有利于资源共享,实现解剖操作过程的直播。还可以在课程网页上发布人体生命科学馆内标本的图像,无论学生登录校园网内的那一台计算机,通过点击进入人体生命科学馆网络教学平台,就能对这些实物信息进行有效的获取,进而学生通过对这些标本的观察,学习解剖知识,打破了学习的局限性。利用所媒体技术,可以将人们所想像的人体解剖学内容显示出来,将复杂的过程简单化,静止的东西运动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减小学习难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方便学生学习。利用平台上的标本考试系统,可以在线完成变笨考试,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加大网络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做到学习的延伸,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5]。

结束语

在实验室建设中,人体生命科学馆建设使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出现,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医学院校教学中,特别是人体解剖学科,建立人体生命科学馆是解剖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人体生命科学馆的建立得到了教师、学生等人的一致好评,受到了大众的欢迎,所以,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发挥人体生命科学馆优势,将其更好的应用于解剖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也让社会各界更多的了解人体结构。

参考文献:

[1]罗海燕,潘开昌,彭玉兰.浅谈人体生命科学馆的开放与管理[J].解剖学研究,2017(4):308-309.

[2]杜斌,舒远招,陈新杰,等.解剖学测量技术在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6,39(6):766-767.

[3]陈巧格,李海芳,张艳,等.微课在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17(4):301-303.

[4]高天欣,李岳.EGOS-600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在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生命科学仪器,2017(3):50-53.

[5]郭闯,高慧玲,王占友.生物类本科生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探讨[J].解剖科学进展,2016(2):232-232.

论文作者:王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人体生命科学馆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