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元刚

情境创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元刚

李元刚 南部县永定镇小学 637300

【摘要】数学课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课程。数学也被学生认为是最难的一门课程。在数学的学习中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还需要学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的教学中情境创设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情境创设能够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本文主要研究了情境创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小学教育质量。

【关键词】情境创设;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87-02

前言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过程,小学五年级的数学相较于低年级的数学在难度上会有所增加。数学的学习是具有连贯性的,学生必须以前面所学的知识为基础,才能够理解较难的数学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情境创设主要是将小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而且,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情境创设在小学教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即使小学生已经五年级了,但是,仍然不具备成熟的思维能力。数学非常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五年级的教学中必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以灌输数学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模式。在数学的学习中仅仅依靠死记硬背的模式是很难学好数学的。情境创设的模式主要是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理解中学习数学。情境创设也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都愿意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只重视情境教学的方式,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情境。

二、情境创设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措施

1.创设情境要结合学生的数学课本

情境的创设并不是随意进行创设的,而是要结合学生的数学课本。数学课本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素材。教师要以学生的数学课本为基础进行情境的创设。在数学的课本中会存在很多的定理以及数学习题。教师可以根据定理的背景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同时也可以将课后的习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创设情境。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是与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的,而不是不相关的情境。不相关的情境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会阻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教师在进行创设时不能够仅是依靠课本,最主要的是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在数学课本中探索学生感兴趣的点,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相关的教学工具,提高情境创设的质量。

例如,在学习数学的乘法时,教师就可以根据书本上的习题进行创设情境。教师可以习题中的元素利用教学材料展示出来,根据题目的要求将素材进行变换。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明白题目中的意思,并且得出答案。教师利用具体的材料将题目中意思给具体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示,能够将复杂的知识具体化。而且,多媒体中的图片、视频形式不仅给学生视频的享受,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2.情境创设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情境创设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不仅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数学,从而不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排斥。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应试教育观念正在逐渐地改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是以应试教学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不再以考试为主,而是更加重视知识的运用。在教育中,学生的能力远比学生的数学成绩重要的多。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与计算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分式的意义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打折的例子进行教学。超市也是学生非常喜欢去的地方,因此,打折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也不陌生。由打折的含义引入分式的概念更加有助于学生对分式的理解。同时,在进行分式的计算时,教师也可以采用过家家的模式,教师扮演顾客,学生扮演收银员,来一场小型的购物。在情境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素材作为商品,并且标号打折。然后教师选择不同的商品让学生进行计算价钱,从而使学生在情境中得到锻炼。而且,在这种模式下的学习,也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情境创设中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虽然小学生已经在五年级了,但是爱玩依然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是比较沉闷的。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主要有两种学生。一种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很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一种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听不懂课堂的教学内容,已经放弃了数学。若是数学教学中能够充满趣味性,而且,还能够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将会使更多的学生不再惧怕数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积木、手工以及学生非常喜欢的橡皮泥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例如,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对多面体的面积有更加形象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积木、让学生自己动手构造多面体。学生在自己构造的过程中不但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对多面体的认识更加清晰透彻。同时,橡皮泥也可以构造出各种形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几何部门的学习本身就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利用积木自己打造多媒体,将会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情境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人物,教师在情境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提学生的热情。学生在创设情境时,要以学生为主开展各种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不仅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够锻炼到自己的能力。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情境教学的形式,没能够将教学内容合理融入到情境中。从而导致学生在情境中只参与了,而没能够学习到知识。同时,教师在教学不同的学习内容时,也要选择合适的情境模式。为了提高情境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在不断地积累过程中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教师在实施情境教学时,也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情境教学结合起来,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而且,教师也要针对情境教学制定一些合适的评价方式,只有通过评价教师才能够知道情境教学的质量,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教师也要改变情境教学的模式,不能够使学生对教学模式产生厌烦。虽然,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也要合理的进行使用。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总结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重视情境教学的运用。情境教学能够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容易理解的知识。而且,在情境创设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知识,还有助于学生的能力的锻炼。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课本、学生的实际生活、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合理融入到情境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新会.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学周刊,2013(33):35-35.

[2]孙杰,韩明.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5(7).

[3]李淑萍.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2):61-61.

[4]吴礼云.多样化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6(91):59-59.

[5]孙婷婧.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6(9):29-29.

论文作者:李元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情境创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元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