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新课程标准下“快乐”与“活泼”的隐忧我看到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通俗语言”_初中语文论文

反思新课程标准下“快乐”与“活泼”的隐忧我看到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通俗语言”_初中语文论文

“快乐”中的隐忧 “热闹”里的反思——新课标下我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流行用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看论文,隐忧论文,用语论文,新课标论文,初中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语文课堂正悄悄地起着变化:人文精神得到张扬,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尊重,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科学……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快乐”“热闹”背后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在新课程教学中只是一味在形式上求新求异而脱离了课堂教学的本质,那真是“快乐”中现隐忧,“热闹”里要反思。风靡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流行用语”就是很好的例证之一。

“流行用语”一:“你认为哪段精彩就先学哪段!”

毋庸置疑,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设置这样一种学习“超市”,其初衷是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以体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但是,教师尊重了多数学生的意识,却成为教学设计上的又一种形式主义。

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一套异常僵化的模式:一背景,二作者,三朗读,四分段……最后总结写作特点,布置作业,等等。这一套僵化的模式,早已受到人们的批评指责,但是“你想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的教学思路又似乎太没谱了,特别是看不到怎样一步步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渐入佳境、登堂入室。把教学思路与文本思路一致起来,或在把握文本思路的前提之下巧取切入口,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不仅便于学生把握文本,也便于学生把握教者的教学意图。完全不顾文章的思路来引导学生阅读,难免造成学生对文本的误解乃至曲解。读朱自清《背影》,有人会自以为发现了新大陆:“父亲违背了交通规则啊!”这不正是肢解文章的整体内容,曲解文学的意蕴之美,而自以为是地抓住片言只语肆意发挥、断章取义的结果吗?

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文本,切实把握文本的内在联系;切实把握单元内各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在形成了对文本的整体认识之后,才可以巧妙设计教学安排。

“流行用语”二:“请同学们进行讨论。”

从认知的层面讲,实施课堂讨论是现存教学体制下对学习品质的顺应和尊重,它以承认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最后获得个性化、主体化的认识。显然,从教学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教师的确试图在变革自己讲授的习惯。但是每堂课、所有的文章都需要讨论,需要用讨论去理解吗?如果只是为制造看点而热衷于“大讨论”,是不是又走入了教学组织形式化的误区?

讨论既然是一种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就应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展开讨论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课堂中经常看到教师提问后学生惊愕的表情,听到的是教师善意的提醒:同桌之间可以讨论。讨论是不需要提醒的。即使场面热烈的“大讨论”,热闹背后更多的也是放任、随意和低效,教师只是充当主持人,只让学生为“讨论”而“讨论”,不作较深点拨,使学生停留于肤浅的认识层面。在《起点之美》一文中作者从运动员赛跑时的起点说开去,列举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起点,启示人们要振奋精神,不断开拓进取,是一篇语言生动、想象丰富的美文。在一节公开课上,由于学生未能真正读懂它的寓意,在讨论“你生活中具有起点之美的第一次是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个问题时,有学生举出第一次偷东西的事例,并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紧张的心情使自己记忆犹新。这一显然与课文主旨相背离的回答却没有得到老师及时的点拨,结果讨论就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下去,这种错误信息也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多次出现。又有同学举出第一次打架、第一次逃学、第一次离家出走等事例。可见,仅仅追求形式上的新颖,恰恰是最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

需要指出的是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不排除讨论,但讨论不能太滥,要把“要不要讨论”“讨论什么问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种讨论才是必要的、有价值的。同时,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到课文中找答案,深入到具体语言中去,不能矫枉过正,不能浮在表面,既要延伸拓展,更要认真品读、自主探究。教师的评价要站得高,通过点拨要让学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流行用语”三:“回答得真好,请同学们鼓掌。”

课堂教学中教师强调了自主,忽视了引导;注重培养人文精神,忽视了双基训练;尊重了独特体验,忽视了科学评价,甚至不敢说“不”,教师的作用等同于娱乐节目的主持人,甚至形同虚设只是一个维持纪律的警察,没有起到最起码的“提炼回答整合意见”的作用,最突出的表现有:

(1)把“对话”变成“问答”。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之类的低幼化的问题充斥课堂,一方面把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另一方面把对话庸俗化为问答,课堂上一问一答,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子里,使之“就范”,才肯罢休。

(2)为夸奖而夸奖。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便不管学生怎样表达、表现,一味给予表扬。没有细致入微的引导,没有深刻到位的点拨,没有直指要害的批评,呈现的都是明媚灿烂的面容,优美绚丽的微笑,不愠不怒的眼神,甚至还为学生错误见解而连声叫好,呼吁其他学生为这位同学“有新意的见解”鼓掌。像多年前肯定的一个阅读“创新”的例子——阅读《愚公移山》,认为愚公太愚,移山不如搬家,只能感到深深的悲哀。诚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指导学生发散思维甚至反弹琵琶,完全没有必要囿于课本和定论,但是发散思维不是胡乱思维,反弹琵琶也不是乱弹琵琶,不能为求新而求新。

正如一味惩罚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过多的夸奖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对教师而言,教学固然要讲求艺术,但最根本的应关注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素质是“教育”出来的,而不是“鼓励”出来的。如果学生本身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时,必须严格要求,否则只能使学生难辨是非,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流行用语”四:“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应命提问,很多只提一些字、词或内容表层理解上的问题,有些问题则“大”而“空”,或学生作答,或教师析疑,有问有答,场面甚是热闹,学生提问“结束”了,课也结束了。难道语文课中要解决所有的问题吗?没有问题才是“大功告成”吗?我倒觉得这是最大的遗憾,因为这意味着这堂课我们没有任何生成与发展。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想遗憾只是一种表象,成功才是实质。教育的成功在于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火。“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教师不能以知识的传授为终极目的,而是要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教师不应着眼于“解惑”,不应被动“招架”,而应“主动出击”。要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归类、筛选,对“疑”作科学的分层处理以及分步解析,让学生知道“如何质疑,如何释疑”,切实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思考是快乐的,未知是永恒的,真正的教育主体性在于能够诱发个体求知的内驱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造就未来的成功。

综上所述,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既要有高涨的热情、果敢的精神,又要有冷静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善于去伪存真,走出形式主义的误区。把学生的思维过程、认知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积极实施探究性教学,真正营造宽松、活泼的语文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在“探幽览胜”中,在自主合作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否则,将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更多的隐忧。

标签:;  ;  ;  

反思新课程标准下“快乐”与“活泼”的隐忧我看到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通俗语言”_初中语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