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问题
引言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都比较高,还能对各类资源进行高效利用,极大地遏制了环境问题的滋生,更符合新时期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现已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探讨和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常见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优化对策,旨在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从而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保质保量开展以及实现项目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1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建筑行业势必会朝着装配式建筑的方向发展,装配式建筑有较好的的发展前景。在工程建设人员的关注下,装配式建筑逐渐增多,且装配式技术也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仍然较为落后,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设计和现场施工管理两方面。
1.1设计管理问题
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应把握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标准,但是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并没有形成针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规范,导致在设计时,常出现质量问题。且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并没有强化对设计环节的管理,导致对施工图纸以及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不够重视,进而导致出现工程变更,甚至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1.2现场管理问题
1.2.1节点连接质量问题
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对于节点连接质量没有进行严格的把控,对于施工现场控制注浆料用量的工具也缺乏监管,导致在具体施工时,施工人员难以掌控注浆筒内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注浆层厚度。且在对节点进行连接时,常因为现场管理不到位出现浆层与预制构件结合面之间的裂缝,同时还会出现垫块偏移、粗糙面处理不到位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会使节点连接质量不过关。
1.2.2安装质量问题
在进行钢筋安装施工时,若没有做好施工管理,施工人员出现对钢筋进行弯折或切断等情况,则会导致出现较大的构件套筒与钢筋位置之间的偏差,若偏差过大,则无法顺利的插入钢筋。在对预制墙板进行施工时,会使用到竖向钢筋,而竖向钢筋本身在进行定位时就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因而在执行施工时难度较大,若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操作的严格监管,则会导致出现现浇墙模板安装不规范、模板偏位等质量问题。
1.2.3后浇段质量问题
在对装配式建筑关键节点进行施工时,常使用后浇混凝土方式进行处理,而在应用这一处理方式时,需要关注钢筋深化设计问题,同时要保障预制构件的生产精度,而由于对施工现场以及预制构件的生产疏于管理,常导致施工现场出现后较段的质量问题。具体表现为叠合板浇筑厚度不足、模板拼缝不严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后较段出现漏浆、烂根等质量问题。
2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策略
2.1更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陈旧落后的管理思想将会对管理人员的创新思维予以牢牢束缚,无异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的革新,理应遭到摒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明确管理流程、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还要将管理职责的落实当作重中之重,加强自我监督以及对他人的监督,既要保证自身没有丝毫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又要在发现他人的违规行为时及时加以制止,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在此情况下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将会保持良好的开展态势,工作效果也会达到更高的水平。
2.2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健全的管理体系可以对管理人员起到约束、激励、指导等多重作用,使之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避免自身出现不当行为,有效保证相关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据可循,有章可依。管理人员要将管理制度以培训教育的形式传达给施工人员,让施工人员认识到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哪些行为值得提倡,哪些行为需要制止,通过加强施工人员的自我约束来提高管理效力。建立完善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势在必行,需要以我国法律法规为依托,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加以不断的完善和优化,有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蓬勃发展。
2.3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考虑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时需要有详细的制度条款,那么管理人员在实施工程管理工作时就会更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也能再创新高,工程管理目标也能真正得以实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都在不断创新,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也要积极运用这些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可以促进参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大大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还能及时对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处理,有助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4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时,首先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管理,使其对装配式建筑与相关的施工技术有深度的认知,并且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施工。其次,要对预制构件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监理,从生产环节到成品构件保护,都要安排专员进行质量跟踪。此外,要加强对现场施工行为与技术质量的监理,尤其要关注常见的质量问题,确保节点连接质量、安装质量以及后浇段施工质量过关。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积极的引进EPC管理模式,实现从招投标阶段就对工程质量进行管控。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还要重视构建专门的审批管理渠道,并采用更加先进的管理方式来提高管理成效,而作为项目总承包单位和各个分包单位,管理负责人也要积极明确各个主体的管理职责,提高主体责任意识,以便全方位的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
2.5加强标准化设计管理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更好应用与发展而言,设计人员要加强标准化设计,对于预制构件的生产厂家,要对其提出标准化要求,包括构件尺寸、外观、规格等,以确保实现标准化设计。在具体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结构进行深化设计,并以国际标准为参考,结合工程实际,对钢筋布置形式、节点选取以及砼材料配比等进行标准化设计。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则要强化对设计环节的管理,确保其严格执行设计标准,同时要对设计方案交底以及技术交底等工作进行密切监管。
结语
在传统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参与方往往以各自组织机构的利益为主导,将风险转移给项目其他方,这种状况在某种程度上与交易平等原则是相违背的。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积极更新工程管理思想,加强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采用多种方法手段来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以此来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唐寅,陈敏,蒋家健,等.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需求分析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8,32(2):24-29.
[2]王广明,文林峰,刘美霞,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增量成本与节能减排效益分析及政策建议[J].建设科技,2018(16):141-146.
[3]尹佑龙.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方法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7,36(1):111-113.
论文作者:司徒永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钢筋论文; 节点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