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发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示范性论文,几个问题论文,职业院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07)04-0070-06
2006年下半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未来几年国家专门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并由此带动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着重探讨什么是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什么要发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及怎样发展。
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内涵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首先是高等职业院校,其次才是其示范性。因此要弄清楚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首要是要界定高等职业院校。社会发展到现在,任何一种教育形式的产生都不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过程,而是一种“人为”的过程,中国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教育发展历程说明了这一点。中国目前的教育类型大都是从国外借鉴过来的,人家有的,我们也有,先是“拿来”,然后再逐渐“修正”,比如基础教育,又比如高等教育。例外的可能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其组织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在本文中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院校是通用的)”,这个名字以及对应的教育组织可能只有中国有,扮演类似功能的组织机构在外国倒不难找到(比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界定十分重要,因为它表征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它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招生等具体问题。从教育层次结构来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类型来看,高等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的形式,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交集”。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分析的一种教育,即“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相吻合。与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描述,即“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进入高级研究课程和从事高技术要求的职业作充分的准备”却有着较大的区别。普通高等教育强调有较强的系统理论基础,职业教育强调要有很好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端化,它虽与职业教育有共性的一面,但又与中等职业教育相区别。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是这样规定高等职业院校的。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又规定“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由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教育类型,在我国法律上似乎得到了确认,有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当然,法律规定的太笼统,从中我们还是无法弄清楚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让我们看看西方国家在职业教育上的一些说法,他们认为职业教育是指培养一般熟练工人或半熟练工人的教育和培训;次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通常称之为“技术教育”,即以培养一般的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工程师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的“专业教育”。如果按照西方的这种理解,“高职”教育就应该是“高等专业技术教育”,即技术员、工程师层次的职业人才与培训。我国的各种专科教育(包括师范专科、行业专科等)、应用性专业学科的本科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都应该归于此类。这样一来,我们又糊涂了,到底“高等职业教育”所指为何,它的大致清晰的边界在哪里?
笔者认为,区分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标尺是看所掌握的理论及实践技术中的科技文化含量和水平。从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应该比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要熟练,即使同样的技能熟练程度,高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与技能有关的理论层面比中职生掌握的多,但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工科毕业生比,他们掌握的理论知识又少。如果从实际岗位上要求的从业人员的技能等级(我国的技能等级分五等,从高到低依次是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上来看,假设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就能培养出适合不同技能的岗位要求的从业人员。那么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起码应该是高级工的水平,果真如此,我们就可以根据高级工以上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标准确定高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课程制定、教材选编、选任教师、资格认定等。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职业学校就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指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一线的从业者中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的学校,现实中有高级技师学院(以前的技工学校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前的老的中等专业学校升格的)、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部分招收“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中等职业学校承担这样的职能。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091所,共计招生174万人,在校生达到427万人;开设专业共767个,平均每个专业的招生规模为2300人,在校生规模为5600人。高等职业学校的全日制在校生达到800多万,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专业分布有财经、电子信息、制造、文化教育,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运输、旅游、法律、土建、医药卫生、艺术传媒、交通运输、旅游、农牧、生化、环保、水利、资源开发与测绘、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租赁商务服务等。
再看其示范性,《现代汉语词典》说“示范,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而典范是指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因此,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就是很好地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学校。
二、为什么要发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明确了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什么和实际上它们又是什么以后,接下来就是要问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是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其存在和不断发展的唯一理由是有用。综合已有的看法和笔者个人的理解,发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原因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原因基本是一样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需要发展高等职业院校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生产力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对于职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拉动职业结构高级化和替代低级职业岗位上。上海宝钢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技术体系,其生产能力与鞍钢相近,然而后者根据中国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产技术体系所设的岗位数量是前者的20倍。宝钢一所增加的中高级岗位代替了数量超过前者许多倍的低级岗位。①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已经使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在不断的减少,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的增加比率则开始超过第二产业,据统计,改革开放25年来,服务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4890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21809万人,净增16919万人,几乎是同期第二产业净增从业人员的两倍。②
根据我国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需要和对人才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制造业每年需求人员约在300万左右,其中高职层次即使按照10%~15%的保守估算,也至少需要30万到45万人;考虑到合理竞争因素和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状况,供求比若按1.5定位,则每年需要培养约45万到65万名制造类专业高职毕业生。而2005年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制造类招生数为25.7万人,加上本科院校招收的高职高专生,按同比例35%计算,合计约为40万人,尚存在需求缺口约5万至25万人。制造业中的数控、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机械加工等相关职业岗位,不仅人才需求量大,而且技能要求和收入水平也较高,是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发展前景看好,其中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已列入职业院校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在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多更快地培养高技能人才,被视为我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还不容乐观,不少地区和行业出现了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已严重阻碍了经济持续发展。据调查,“十五”期间,广东省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缺口约120万人;未来3年,上海市每年高级技工缺口约1.8万人;根据 2003年底的调查,在有“技能人才大本营”之称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的比重也明显偏低,辽宁为8.8%,吉林为7.1%,黑龙江为6.1%。即使在装备制造业实力雄厚的上海,此比例也只有9.4%。目前,全国技术技能劳动者有872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32.9%。在技术技能劳动者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为360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而企业需求是 14%,相差10个百分点。特别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产业和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③
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也需要发展高等职业院校
工业化、现代化过程强烈地改变着整个社会的职业结构和人们的职业位置,影响着人们因职业属性变化而发生的阶层属性的变动,因此职业标准是阶层结构划分的主要标准。社会学家认为,现代社会是地位自致的社会,而不是地位先赋的社会,即在现代社会中,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获得地位上的向上流动,而个人获取社会地位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便是接受教育,通过接受教育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当今社会,职业的专门化程度随着一个社会的工业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在工业化国家和现代化国家,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已是劳动者胜任某一职业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在职业结构中,职业层级的设置越来越倾向于依据个人所具有的教育程度(见表1)。在社会阶层结构位于中上位置的人群的学历大都是大专及以上的学历,这说明,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是人们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条件。在21世纪,我们看到的一个变化将是,在中国的农民通过工业化不断进入城市,实现社会阶层提升的同时,中国工人阶级中的大多数也将进一步改变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成为中产阶级的一员,这也有利于我国未来一段时间优化社会结构,形成“橄榄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
再者,学生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和技术,这是他们日后走向劳动力市场必需的。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指数中心发布的《2006-2007年中国经济分析展望报告》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微观钥匙”。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创造新的增长领域,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进入生产过程,增加就业,提高了其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能力。如果一个人受过良好职业教育,工作前由父母支付一般生存费用和教育费用,毕业后从事高收入的脑力劳动,虽然就业时间晚于没有接受职业教育者,但收入水平、工作年限、预期寿命都高于没有接受职业教育者。其工作期间得到收入不但足以补偿工作前的生存成本和教育费用,还有积蓄用于退休后养老、看病,甚至可以交纳税收,贡献社会。④
3.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角度看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包括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很多事情都是以前没有的,没有成熟的做法可以借鉴。如果能够有一些院校,在办学机制、学校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探索出可供其它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和借鉴的做法,对于正在“摸索着”前进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三、如何发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怎样发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比论述发展的必要性要困难得多,所谓“说着容易做起来难”。为了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顺利进行,要做到以下几点。
1.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
当下中国,在政府依然主导社会经济生活,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取得明显进展,政府依然支配了大多数资源的情况下,政府是应该承担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更多的责任。新华社2005年11月9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在未来几年内,重点建设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大力提升这些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促进它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2006年11月13日中新网上说,“十一五”期间,将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据介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主要内容总体来说有五个方面:提高示范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大力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加强重点专业领域建设工作,国家将在100所左右选出一批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努力增强社会服务领域;开展共享型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工作。⑤从中可以看出政府重视和着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心,同时也看到了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所沿袭的传统路径:国家主导,以点带面,差别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借此改进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2.要发挥政府以外的社会主体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社会主体的发育壮大,也应该发挥它们在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的作用。政府以外的与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有关的主体包括企业、家庭、非政府组织、个人,要调动这些主体的积极性,政府通过强制和激励机制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办(或者参与)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要大力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与产业部门和劳动部门的良好合作,建立高等职业院校与其相关机构之间的社会伙伴关系。⑥政府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将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通过政策和利益机制调动企业、个人、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促进职业教育和培训市场的形成。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已经数次提出并实施鼓励个人、家庭和企业向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基数充抵、减免政策。美国联邦政府规定,大学生在头两年内每年可以扣除 1500美元的纳税基数,两年后每年可以扣除不超过1000美元的纳税基数。企业向雇员提供大学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资助,则可以免除多至每人每年 5250美元的纳税基数。⑦对于收入较低的家庭来说,接受职业教育的成本是偏高的,较高的教育成本往往成为阻碍这些家庭的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的重要因素。政府应该逐渐实施义务职业教育制度或者对贫困家庭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资助(正在推广完善的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就很好)。比如福建省建阳市推行的“零元入学模式、AA制模式”等,使得一部分想上学却又无钱上学的贫困家庭子女如愿以偿。⑧另外,还要通过各种措施提高技术工人的薪酬福利和社会地位,这样就调动了企业、个人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促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良好局面的形成。
3.要发挥高等职业院校本身的作用
高等职业院校本身要“苦练内功”,要高度重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使教育培训与就业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毕业生的素质不高,集中反映在动手能力和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不强,虽然是大专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但与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没有差别。这与高等职业院校的实习设备落后、技能训练时间短等因素有关,接受了学校组织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一旦加入就业队伍就会抱怨说,学校里教的“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高等职业学校的另外一个缺陷是其经常落后于经济技术的发展步伐,设备老化、观念陈旧。这种现象在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表现得尤其严重,与高等职业院校的“高等”相匹配的先进的实验实习设备缺乏,已有的设备也都老化陈旧。学习了操作陈旧设备的技能到了设备经常更新换代的企业,自然没用。学校除了自身很难提供设备优良、技术先进的实验实习设备以外,与企业又缺乏密切的联系和合作,不能很好地利用企业的设备训练学生,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虽然我国学习德国已经好多年了,由于很难提供类似德国“双元制”⑨那样的制度环境,所以得不到德国那样的效果。
我国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应该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因为就业人员的职业结构改变直接导致了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从2002年到 2005年,全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下降了5.2个百分点,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则分别上升了2.4和 2.8个百分点,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职业不断涌现,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已发布了76个新职业。诸如家具设计与制造、会展策划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例如会展业就是大城市的新兴产业,这两年创造的直接收入超过百亿元,全国从业人员已达100多万人,未来发展需要会展设计师、会展经营策划师等专业人才;又如房地产、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也使家具设计师、项目管理等成为新职业。而这些专业人才都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培养,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在原有相近专业的基础上拓展和开发会展策划与管理、会展服务与管理、家具设计与制造、建筑及其他工程项目管理等新专业,使高职教育能够与时俱进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行各业高技能人才。
总之,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是朝夕就能成功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密切配合、坚持不懈才能奏效。
收稿日期:2007-03-22
注释:
①齐建国.2000年:中国经济的最大威胁是就业弹性急剧下降[J].世界经济,2000,(3).
②江小涓,裴长勇.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3[A].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4:5.
③行水.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政出台[J].职业技术教育,2006,(21).
④光明日报,2007-03-11(4).
⑤部委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EB/ OL].http://www.sina.com.cn,2006-11-13.
⑥(美)雷·马歇尔,马克·塔克.教育与国家财富:思考生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8.
⑦陈义平.分化与组合——中国中产阶层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37.
⑧经济观察报,2007-03-05(20).
⑨典型的企业提供职业教育的形式,就是把在岗培训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学徒工每周有几天时间在企业上班,通过实际工作获得职业所需的技术技巧。其他时间则需要在学校进行与职业有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其他专业之外的知识学习。学习内容由政府、企业组织(贸、工、商会)和行业工会三方组织合作进行,这些组织共同制定职业培训项目、协商所需传授的具体技能、教学规范、考试程序,目的在于满足劳资双方的需要。见(美)莫琳·T·哈里楠.教育社会学手册[Z].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