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加强,各类施工机械不断优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得以同步提升,但施工安全风险依然存在,开展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分析探讨,构建预防为主的安全管控体系,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得以实现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控
前言:近年来,我国在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屡屡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严重损失,不仅对电力建设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也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要对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安全管控,从而确保电力建设的安全,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管控问题
我国在电力建设的过程中,目前还存在很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其主要表现在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对于安全管理所涉及的人财物等资源缺乏有力的支持,而且安全管理的责任制也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影响了施工安全管理的效果。同时,很多电力企业缺乏安全风险意识,对于风险源的判断识别能力比较差,因此难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很多施工现场人员不重视安全防护装具的佩戴,在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警示标志也不完善。施工中的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一些安全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感,安全检查力度不够,这是很多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缺乏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难以对事故伤害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置。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的策略
(一)完善机制、落实责任
结合电力工程建设实际,履行国家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并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控水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奖惩手段,才能真正的做好安全管控工作。严格履行“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各级工程管理人员到岗履职管理,加大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力度,做到“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整改闭环管理要求,实行分级分层管理,自上而下,严格落实建设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企业、各项目部、施工班组各级的安全责任落实,建立完整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固化施工项目部关键人员、施工班组骨干人员,靠实责任,全面加强促进安全生产责任的管理。
(二)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管控
1.控制施工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人是保证施工安全的主体,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是出现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首先要对各级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与技能,分清违章行为和违章因素,自觉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避免违章作业,纠正不安全行为。做到到岗履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规范使用施工作业票,层层落实安全交底,安全监护到位,职责任务明确,熟悉现场施工环境、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等。坚决杜绝违规分包、“以包代管”和无证施工、超越许可范围作业等现象。要求管控人员对安全问题加强重视,明确职责,杜绝疏忽大意、缺少遗漏的现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反违章记分标准,分清管理违章、装置违章、行为违章,加强“红线”管理意识,全覆盖开展违章自查自纠,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持“即查即改”,分类建立健全违章记分档案。提高各级人员的现场安全控制能力,严禁违规作业、违章指挥,合理安排工期,控制施工工序节点。对重要临时设施、重要施工工序、特殊作业、危险作业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提升施工安全管控级别,各级人员要到岗履职,落实责任,强化现场安全管控,同时要深入挖掘施工作业人员的潜能,充分调动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电网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要严格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十二项配套政策,加强关键人员、骨干人员的配置,到岗履职、落实责任,施工中杜绝“三乱”(思想乱、工作乱、管理乱)和“三高”(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基层员工高枕无忧、规章制度束之高阁)现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反违章计分标准》安全“红线”管理要求,建立违章记分档案;落实生产施工作业现场“十不干”,项目部管理人员签订“十不干”承诺书并悬挂,施工作业人员签订“十不干”知晓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认真落实“三项措施”和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推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加强现场管控,认真执行班前班后会制度,做到事前有安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总结,确保安全风险可控、在控。各级工程管理人员定期不定期的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及时整改完善,将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形成闭环管理。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根据通知要求,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这是保证施工安全,加强安全管理的基础。电力企业要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高度重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建立安全管理机制的指导思想,在制定施工安全的各项管理措施时要从施工人员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不断对安全管理机制加以改进和完善。同时要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充足人财物等各方面的支持,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要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所应承担的职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对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
(四)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对安全隐患加强防范识别
电力企业要提高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及时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因素。首先要对安全风险进行风险源的研究分析,判断其风险等级,可以将风险源划分为不可接受以及可接受这两大类。然后对这两类风险源所造成的各种安全风险在进行详细地归类整理,象分为能源安全风险、材料安全风险以及人力资源的安全风险。对这些安全风险要分别建立数据库,对风险特征和风险影响进行总结归纳,并结合实践经验来完善数据库的信息。通过信息化的风险识别系统来准确识别安全风险,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同时电力企业要根据通知要求,研究电力建设安全形式的新动向,运用底线思维,树立安全红线意识。
(五)制定完善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
在对各种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要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要根据通知要求加强应急演练,以提高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处置能力。象对于坍塌安全风险应针对人员的撤离确定疏散通道以及制定撤离方式的相关预案,在发生安全风险时应及时向风险区域人员发出撤离通知,管理人员要亲自组织带领施工人员从安全通道进行疏散。另外在发生安全事故后要将受伤人员及时送到医疗卫生机构救治,保证其生命安全。
4结语
由于电力建设施工现场涉及的人员比较多,技术比较复杂,因此安全隐患因素也相应地增加,给施工安全管控带来的一定的困难。施工单位要对影响施工现场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安全管控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控体系,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对施工全过程要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监督检查,并制定妥善的应急处置措施,从而保证电力建设的施工现场安全,避免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王林,曲乐斌.新形势下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控问题及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6):11-12.
论文作者:谢剑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风险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作业论文; 人员论文; 措施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电力建设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