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课堂的德育渗透论文_钱丹

信息课堂的德育渗透论文_钱丹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工具,原教育部周济部长曾说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可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已成为摆在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渗透德育应从信息技术课堂导入、教学设计、教师自身的素养以及合作学习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德育;渗透

在现代信息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相继开设。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普遍的提高,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近几年媒体频频报道的中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网恋、网络犯罪等,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威胁着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带领学生进入信息世界的领航人,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怎样为学生正确导航。

一、结合实例,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利用计算机犯罪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并且犯罪趋势呈现出低龄化,中学生利用计算机犯罪的比率日益升高,犯罪种类也日益增多,从传播病毒到制造病毒到窃取信息,方法层出不穷。而犯罪动机往往仅仅是好奇或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技术,显示自己的聪明,引起别人的注意,等等。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曾播报过一则关于17岁少年黑客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网络知识设计了一个黑客网站,使登录这个网站的上万台计算机陷入瘫痪,经济损失无法估量的新闻。而面对警察的询问,他竟然轻松地说:“我只不过是在网络世界展示自己的才华,证明一下自己的价值,这难道也犯法吗?况且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世界,能造成多大损失呢?”

中学生计算机犯罪率的上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法律意识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社会实例,将一个个中学生犯罪的血的教训,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被真实的情景所感染。认识到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社会所不容许的,都是要受到谴责的,甚至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此外,青少年的求异心理使得他们对黑客、病毒充满好奇与崇拜。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否则容易使他们误入歧途。笔者曾经听过一节网络安全的公开课,执教教师可谓是一个网络高手,从盗取密码到攻击电脑,无所不能。部分还作了精彩的演示,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可以说,从网络技术的角度讲,在场的老师都受益匪浅,但是从教学角度说,面对这么一群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告诉他们的是网络黑客的危害和防范措施,而不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成为黑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堵疏”结合,引导学生摆脱“网瘾”

近年来,中学生“网瘾”队伍日益扩大,现状令人担忧。专家呼吁:戒除“网瘾”,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帮助学生摆脱“网瘾”,需要“堵疏”结合。

“堵”不是“缚”,教师或家长有时会通过拔掉网线,不准学生去网吧等极端的手段限制学生上网。然而这种强硬的手段有时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这种近乎“残忍”的方式会使学生感觉自己不受尊重,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此外,越是禁止的东西越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堵”是“疏”的辅助。“堵”表明了教师与家长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的鲜明态度,有利于让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但是,“堵”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第一,要堵住恶流的源头,信息技术教师要利用课堂让学生明确文明上网的要则。第二,在技术上进行必要的堵,就是利用防火墙、代理服务器等技术手段将不健康的内容过滤,使学生远离毒害,为学生营造“绿色上网环境”。

只“堵”不“疏”,仍然只是权宜之计,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络兴趣班,将网络“梳理”成色彩缤纷的个性舞台。例如在课余时间举办网上英语沙龙、学科辅导班、网页设计兴趣班和网络阅读等,让学生意识到网络更广阔的用途,从而吸引学生将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当中去,从游戏中走出来。同时,学校也可通过定期举行FLASH设计大赛、班级网页设计比赛、网络作文大赛等,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充分地获得成就感。

三、培养学生自觉爱护公共机房设备、自觉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学生时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所以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注重这个问题。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时刻教育学生要爱护公共计算机设备,强调实践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及问题,并注意计算机病毒的查杀,以确保顺畅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自觉爱护公共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等)不仅是个人心理品质的良好表现,也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协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协作、互助与团队精神

今天,我们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对协作、互助与团队精神的要求更是有增无减。要想获得成功,应该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运用联合效应,因此,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应学会如何善于与人合作,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而且,在与同学协作、互助过程中会产生的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可以协调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行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当然,信息技术也会产生对这种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如使学生沉迷于网络虚幻世界中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学生青春期发展过程中产生心理上的问题时仅仅与计算机和网络交流思想,以至于许多学生发展为存在不少心理障碍。因此在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协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协作、互助与团队精神。例如,在教学设计时,常给学生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同学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并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让学生自己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协作、互助与团队精神。

学校德育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是提高我们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养的基础性教育。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个过程,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有机渗透,为培养造就中华民族合格人才而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文青.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新课程(教研), 2011(10).

[2]张丽江.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0(10).

论文作者:钱丹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2

标签:;  ;  ;  ;  ;  ;  ;  ;  

信息课堂的德育渗透论文_钱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