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论文_邓,娟

(湘潭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理念对手术患者手术室整体护理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38例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患者,实验组在传统手术室整体护理基础上,利用人性化护理理念。对照组则实施传统手术室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与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理念与手术室整体护理联合应用,能够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理念;手术室整体护理;焦虑评分

护理工作是医疗手段以外,根据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需求采取的措施。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减少治疗不适,缩短治疗时间。但随着手术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手术护理工作也随之产生了新的形势。传统手术室护理无法满足护理需求,出现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并最终影响患者对护理的认可程度[1-2]。人性化护理理念是针对患者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需求为主要护理内容的护理理念。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护理需求的满足效果更高,患者的护理体验更好。本文将人性化护理理念与手术室整体护理结合应用,分析人性化护理理念对手术室整体护理的提高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所收治的138例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患者。实验组男31例,女38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53.21±17.71)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8.31±3.31)年,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23例,骨科13例,心胸外科15例,泌尿科9例,妇产科9例。对照组男33例,女35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53.68±19.13)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8.23±2.36)年,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21例,骨科12例,心胸外科14例,泌尿科12例,妇产科10例。排除患者具有恶性肿瘤、重大器官衰竭等疾病,排除精神疾病,排除自然脱落实验对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利用传统手术室整体护理,实验组加用人性化护理理念。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以及围术期心理护理。

术前健康教育:不同发病位置、手术类型的患者在手术前需要做的术前准备不同,多数患者在术前准备期间对手术流程不够了解,导致术前准备不充分,影响手术安全。为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包括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症状,了解手术流程,讲解术前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术前准备不充分的危害,提高患者术前准备依从性,并指导患者呼吸、床上排尿练习。

术中护理配合: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需由护理人员引领患者躺在手术台上,并指导患者调整到手术体位,麻醉前告知患者即将开始手术麻醉,并与患者沟通交流,严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神态,对出现异常的患者及时安抚,避免过分紧张影响患者的血压与心率。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术中严格按照规范传递器械,出现突发事件沉着冷静,按照医生指导处理。

术后护理:患者手术完成后,注意为患者保暖,并注意患者引流管位置、手术创口,将患者推回病房,待患者麻醉清醒后与患者沟通手术情况,询问和了解患者手术切口疼痛程度,观察患者切口愈合效果等。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术后情况,包括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患者或家属在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中选择,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数±标准差(`x±s),t检验,计数资料:满意度,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满意度94.20%,对照组满意度72.46%,两组术后情况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利用内科治疗无法痊愈的患者,由于手术对患者的躯体产生一定的创伤,在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由于疼痛、创口产生的应激反应较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或由于经济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加大患者的心理压力,出现负面情绪。护理措施是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应激反应,改善患者治疗体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传统的手术护理贯穿在手术实施整个过程之中,对患者的身体条件、心理条件有较为全面的评价与护理。能够帮助患者顺利渡过手术阶段,并保证术后恢复效果。但随着手术需求、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产生较大的变化。多数患者利用传统手术护理虽然能够保证术后安全与康复,但无法保证治疗体验,治疗效果也受到较大影响[3-4]。

人性化护理理念是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个性化满足的护理理念,该理念主要来源于现代社会对人性化服务的重视。除保证患者个性化的护理需求外,人性化护理理念还对不同科室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研究,着重满足患者的护理体验与治疗体验。与传统护理相比,人性化护理理念在应用后就受到患者的广泛欢迎,人性化护理理念对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更高,能够在患者受到手术创伤的同时,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更加人性化、服务化的实施护理措施,临床研究后发现,患者在术后接受人性化护理理念,手术不适得到显著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但手术室护理作为手术护理中较为繁琐的一项内容,并未广泛实施人性化护理理念,因此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相对欠缺。本文在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理念,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患者在术后评价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护理后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得到缩短,可见人性化护理理念能够更加专注在患者的护理需求当中,对患者的术中配合与术后康复有较大的帮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艳梅.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估[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6):1+8.

[2]曹绍娜.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6):242-243.

[3]揭英.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0):2843-2844.

[4]沈秀红,王孝欣,林萍.手术室整体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05):261-262.

作者简介:邓娟(1985-)女,籍贯:湖南湘潭,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护理。

论文作者:邓,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论文_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