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

论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

张瑞芳[1]2005年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社会繁荣都对社会的精神资源提出了要求,民族精神正是各个民族或国家走向现代化中最基本的本土资源和最核心的内在动力,是实现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辩证统一的精神基础。本文以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为背景,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以现代化与民族精神的相互构建为理论分析框架,从宏观上研究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建构问题。 论文首先对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理论分析,阐明了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意义,然后着重分析了中华传统民族精神与现代化的同质契合和异质冲突,探讨了中华民族精神当代建构的特点、原则和方法,提出了中华民族精神当代建构的具体途径。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叁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说明了选题的依据,介绍、评析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阐明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说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研究了民族精神基本概念的界定、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民族精神的功能。民族精神是一定民族的成员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价值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共同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其内涵包括: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话语和意义的存在,而是一种人类为不断实现自身解放,以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价值核心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这种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是在民族追求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产生和形成的,社会发展是民族精神产生和建构的历史前提;人们自己意识到这种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并主动将之付诸社会实践,在文化上表现为一定民族的一种主动追求和自觉践行的理性态度;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民族精神内涵的价值尺度。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民族性、时代性、历史性和实践性。民族精神的功能:整合功能、规范功能、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 第二章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理论分析,首先概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从理论形态上考察,历史上的中华民族精神曾经历过两次大的历史转换:以伦理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古典民族精神向以政治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近现代民族精神转换;以政治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近现代民族精神向以经济思维为主要特征

李娜[2]2012年在《新疆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现状及对策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科学精神是科学与科学活动的内在精神与灵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而科技人才的基本素质是由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共同构成.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后备军,在他们的肩上担负着以科技强国富民的民族重任.一个国家能否在21世纪世界性的高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直接取决于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科学创造能力,也取决于他们的科学精神能否经受住新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尤其作为新疆高校的大学生责任更是重大.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的稳定关乎全国稳定的大局.由于影响新疆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我们必须时刻具有高度警惕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新疆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维护新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大力提倡科学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运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树立起抵制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思想渗透的坚强防线,自觉维护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因此强化新疆高校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刻不容缓.第一部分是关于科学精神的理论概述和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包括科学精神的含义,科学精神的内容,科学精神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应对科技发展的需要、应对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是应对学科综合化趋势的需要以及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四个角度分析强化新疆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为论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是问卷的调查与分析.由于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是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而科学精神来自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同时科学精神又能具体表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所以这部分以新疆大学为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了解新疆大学各科大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理解掌握的状况以及在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方面的现状,总结出新疆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新疆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叁部分主要是针对新疆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应坚持的原则和采取的具体措施.期望本论文的写作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新疆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真实情况,并为强化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谢清果[3]2003年在《科学文化及其社会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学位论文以科学文化及其社会功能为题,力求厘定科学文化的本质与内涵,解析科学文化的特征,构建起一种崭新的文化理念,为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提供文化范式,旨在多角度、宽领域地阐述科学文化的社会功能, 论文立足科学与人文追求融合的时代背景以及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特征,敏锐地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重要指向——科学文化,指出科学文化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大科学、大文化为背景,以引领世界未来走向为旨归,是一种集科学性、人文性、创新性、普适性为显着特征的新型文化形态。它不但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而且是作为一种融观念、知识、精神于一体的文化实体,蕴含着一整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道德、科学规范、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指导原则与行为准则。总之,科学文化是一种既有科学的革命力量,又有人文的终极关怀的强势文化。 论文秉持科学文化理念,深入剖析民族复兴的文化动力;深刻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基础;努力搭建沟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桥梁;积极建设科技创新的文化支撑;试图阐明先进文化的重要取向;系统探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明确指出科普工作转向的文化依据,充分展示了科学文化的巨大社会功能。 论文运用宏观研究与微观剖析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比较方法、下定义等研究方法。

李海[4]2005年在《论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文中研究指明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虽各有自己的特质和内涵,但又有内在的联系。实现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是时代的迫切需要。要通过多种途径弘扬科学精神,使之内化为一种民族意识,实现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

刘汉辉[5]2001年在《论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文中提出本学位论文的目的是正确、系统地阐述科学精神、民族精神;论述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上阐明倡导科学精神是振兴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法宝。 本文从阐述科学精神的含义出发,对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科学精神的历史演变进行了介绍,概括和探讨了科学精神的社会功能。接着文章阐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就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本文深入分析了精神支柱的实质及其重要意义,指出强大的精神支柱可以激励人心,鼓舞斗志,召唤民众始终如一地朝既定目标奋勇前进;而旺盛的民族精神需要可靠的精神支柱,在当代中国,邓小平理论就是振兴中华民族精神的可靠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本文明确提出倡导科学精神是振兴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法宝,不但从理论上以振兴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有益思路为立足点对其作了论述,而且结合西部大开发这一伟大实践,将论证引向深入。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胡港云[6]2015年在《大学文化自觉及其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文化是大学之“魂”,是一所大学内在品质和外在影响的根本体现,也是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而文化自觉是一种深刻、理性的文化思考,也是一种贯通古今中外的文化境界,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观,一种意涵丰富的文化理论。因此,从文化自觉的维度反思大学文化建设的问题,是大学应对挑战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视角,也是大学文化建设追求的理想境界。当前,面对全球文化多元化、中国文化转型、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挑战,大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出现价值取向功利化、文化主体意识不强、治理偏行政化等文化自觉不足的问题。在深入分析了大学文化自觉相关概念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探索大学文化自觉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觉行为是提升大学文化自觉的关键因素。文化自觉的本质在于文化主体的自觉,文化主体的自觉即人的文化自觉,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自觉,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觉。大学人是大学文化自觉最直接的主体,主体的自觉行为是大学文化自觉的具体体现。而大学人所面对的是多元文化冲突交锋、相异相生的文化格局,必然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人,坚守主流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借鉴外来文化,从而实现自身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唯有注重文化素养,提升大学领导、教师、大学生和管理者的文化自觉,才能整体提升大学文化自觉。重塑精神是提升大学文化自觉的核心内容。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和主心骨,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融、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齐驱、独立精神与自由精神并重的丰富内涵。重塑大学精神,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形成大学精神重塑的具体策略,即明确大学精神的定位,守望大学精神的传统,注入时代精神的质素。完善制度是提升大学文化自觉的重要保障。大学制度是大学精神转化为大学行为,形成环境氛围的长效机制,是大学文化在制度层面的反映,其本身的形成、创新及执行就是一种文化过程。完善制度要求厘清大学制度的内涵与特性,追溯现代大学制度在西方的起源和变迁,回顾我国大学制度的历史演进,获取现代大学制度的国际借鉴。以现代大学理念指导建设大学章程,以大学主体性为根本建立大学自治制度,以学术权力为主导实施教授治学制度,以大学师生为核心落实民主管理制度,创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文化自觉路径。优化环境是提升大学文化自觉的基础条件。大学文化建设既要靠大学内部良好的校园环境,也需要创造大学外部良好的社会和国际环境。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致力构建全球文化生态环境,方可借助国际文化大环境的积极作用;实施全方位的传统文化教育格局,完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可构建和谐的国内社会文化中环境;打造优美高雅的自然环境,营造高品位的人文环境,方可建设具有人文意蕴的校园小环境。大学内外环境的协调一致,必然为提升大学文化自觉营造浓郁的环境氛围。从文化自觉的视角反思大学文化建设,是建设大学文化的现实需要和未来趋势。基于大学文化自觉的本质、特征,理性审视大学文化自觉的现实困境,从主体自觉、重塑精神、完善制度和优化环境四方面着手提升大学文化自觉,是促进大学文化的传承与超越、实现人类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境界的必然要求。

秦元海[7]2006年在《论科学精神》文中提出科学的发展不仅是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方法的创新,更是科学精神的塑造。因为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是不断更新的,科学精神却是永恒的。对什么是科学精神,中外学者也做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本文从分析科学概念开始,在揭示科学精神与科学的内在关系基础上指出,科学精神是指科学与科学活动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它是科学主体(科学家)的内在精神气质、品质和科学活动的内在性质、特质在求真创新基础上的统一。科学发展到今天,它是一种知识、方法、活动和社会建制,科学精神贯穿于科学的全过程。但掌握了科学知识、懂得了科学方法,并不意味着具备了科学精神。虽然科学在社会中的功能日益强大,但主张“科学万能论”的科学主义(scientism)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精神是伴随着科学发展的历程而萌生和丰富发展起来的,它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积淀下来的,是永恒且具有活力的。本文从科学思想史上分析了科学精神的萌生、发展及进一步的丰富和弘扬。本文认为,科学精神首先体现为科学家高尚的情操、非凡的品质和优良的行为特征,它是科学家在其长期探索中表现出来的崇尚真理、唯实求是的精神,锲而不舍、执着探索的精神,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坚守志业、忘我献身的精神。当科学发展为一种社会建制的时候,科学家的精神气质自然提升为科学本身的精神气质(the ethos of science),成为科学共同体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两种科学精神是在求真创新基础上的统一,它们的交融与发展推动着科学事业的不断进步。本文指出,科学精神的缺失及其培养,是当今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科学精神意义重大,但我国科学精神现实状况令人十分担忧,这主要表现在科学教育领域和科学研究与传播领域。教育领域普遍存在重知识、轻方法、更轻精神的现象,科学研究领域学术失范现象严重,这当然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面对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状况,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对于科学精神的培养途径,本文从教育发展、社会协调、文化建设和制度安排上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并指出科学精神的培养过程也要坚持科学精神。最后,本文对科学精神的社会意义作了进一步的简要说明。

蒋道平[8]2015年在《论科学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之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现代以来,科学精神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探讨话题,根本原因是科学精神对科学事业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科学不仅包含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创新,也包含科学精神的弘扬。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厘清科学精神的内涵与特征、要素与表现、结构与功能等问题以及与社会进步的内在关联,对于繁荣科学文化和发展科学事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今时代,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深刻交融,科学已体现为一种社会建制体系,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科学精神贯穿于科学体系的全过程,它是科学的灵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科学精神体现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内化在科学主体的科学意识中,渗透在科学研究方法中,凝结在科学思想体系中。在综合分析中外学者关于科学精神概念基础上,本文将科学精神的现代解释定义为: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以理性精神追求真理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规范,是质疑、实证、创新、自由、平等、包容等科学态度和精神气质凝结在人的意识和行为层面的精神面貌。科学精神作为追求真理的思想源泉,本文不仅在狭义上研究了科学系统的科学精神,还在广义上探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智能发展中的科学精神。科学的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科学精神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精神引领和智力支撑作用。科学精神具有不断丰富发展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精神,是源自于科学探索活动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气质和坚定信念,现代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认识层次的理性精神、功能层次的创新精神和价值层次的人文精神,其实质是求真、求善、求美的和谐统一。所以,科学精神的社会功能包括为科学探索提供原动力、为人类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丰富发展人文精神与先进文化。本文认为科学精神与社会进步有着必然的内在关联。首先,科学精神直接影响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和发展观念;其次,科学精神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赋予了人类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实现了人类文化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最后,科学精神通过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和智力素质,其目的和归宿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培育与普及。对于中国,近现代科学和科学精神属于外发型的,因此,科学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具有特殊性。首先,科学精神在中国逐步传播,引导了科学方法的启蒙和科学观念的革新。其次,随着西方科学的植入,科学精神推动了科学本土化的实践,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大科学体制下的科学成就和精神气质是难能可贵的,“科学救国”、“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是符合中国社会实情的,是理性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正是如此,中国社会进步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特别是实事求是思想的建立、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证明了科学精神在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中发挥了进步引领作用。科学精神在中国传播与孕育已取得了基本成效,但在总体上是缺乏科学精神的,特别是科学研究中科学精神普遍失范,在公民素养、科学管理、学校教育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科学精神缺失现象。近现代中国,由于科学精神的缺失而阻碍社会进步的历史教训比比皆是,最为突出的就是科学主义的盛行和科学政治化的畸形发展。科学精神缺失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特定时期的历史局限性,又有传统文化的内在缺陷性,既有现实社会的功利性,又有制度体系的不合理性。科学精神的形成与培育并非一蹴而就,是有其自身的条件和规律的,需要科学主体、文化环境、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培育条件。本文尝试从理论上提出塑造科学精神的构建逻辑。同时,客观分析有利于培育科学精神的现实条件,比如,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规模发展和全社会共同愿景等,都是当前培育科学精神的有利因素。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需要正确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本文提出了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变革科学教育模式、构建完善的科学制度规范体系、增强科学普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科学家群体加强修养和自我约束、营造民主自由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条件等培育途径,对如何培育科学精神的具体方式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最后,本文把弘扬科学精神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密结合,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紧密结合,强调培养和普及科学精神的现实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申科学精神是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思想动力,也是反映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觉和生动实践。

戴继天[9]2007年在《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独立构建》文中认为为畅通研究生德育现实之瓶颈,扭转研究生德育工作不尽人意之窘境,拓展研究生德育理论研究之思维视野,本论文明确提出了要独立构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命题。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学、德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为理论支撑点,立足研究生德育现实,面向研究生德育未来,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较详尽的论述。第一部分为研究生德育发展论。简要介绍了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着重考察了研究生德育的发展史,并将其划分为叁个阶段,即以突出政治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阶段和全面发展教育阶段。第二部分为研究生德育现实论。指出了现阶段研究生德育面临着教育国际化、国家现代化、网络化、“西化”“分化”、素质教育和就业压力等六大严峻挑战;同时指出了研究生德育已经出现了认识、理论、模式、现象和思维等五大误区,并展开为21个子误区。第叁部分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论。重点论证了研究生德育是不同于大学生德育的一个独立系统。详细论述了独立构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独立、剥离、衔接,背景、对象、目标,世界、时代、未来,规划、奠基、重点和全面、专题、实证五个构建原则。第四部分为研究生德育理论要素论。选择研究生德育中的六个重要要素理论进行论述。在研究生德育内涵论部分主张大德育论观点,认为研究生德育教育要满足研究生群体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二元需要;在研究生德育地位论部分,认为研究生德育具有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战略地位,期盼全社会予以高度重视;在研究生德育内容论部分,从研究生群体德育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现阶段要对研究生群体则重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责任、权力、廉洁统一观,研究生政策,核心价值观,德能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教育;在研究生德育原则论部分,提出并论述了对称化、一体化、民主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五个基本原则;在研究生德育主体论部分,主张主体复合论,提倡主客体之间要平等互动;在研究生德育客体论部分,全面分析了当代研究生群体德育的本质特征,并将其概括为五个优长特征和叁个主要缺欠特征。本论文首次提出独立构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问题,迄今未见到相同观点和提法。认为独立构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是现阶段研究生德育改革的基本出路之一;自信问题的提出及其初步成果对于研究生德育理论的研究会有一定的推动价值。

冯思淇[10]2015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底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中国问题而提出的一套系统化了的主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所谓文化底蕴,就是文化积淀的结果,是指文化渊源、文化特征、文化精神等,具有历史继承、面向实践、先进导向和民族化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底蕴,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精神文化因素。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因素,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这些文化因素的融合借鉴和提升以及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底蕴的意义。导论部分述评了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四个方面概述了学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底蕴的研究成果,目前有关研究并不系统、不深入。本文坚持唯物史观,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和比较研究法,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叁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更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内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支撑,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力量。第一章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底蕴的相关理论问题。本文从狭义上来界定文化,认为文化是文化结构中的最深层的、隐形的东西,是对事物的产生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的精神性因素,主要包括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内容。文化具有历史传承、国民教化、民族凝聚与社会调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主张,与文化之间存在融合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文化是政党理论创造的灵魂,是实现民众理论武装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先进理论有助于实现文化现代化,科学理论是重要的文化软实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创造中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体现在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观、深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风格、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以及理性务实的思维方法和思想路线。丰厚而坚实的文化底蕴,对增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度和影响力,增强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软实力,强化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形成的物质、制度和思想等层面内容的总和,可以说包罗万象。狭义的“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规范、审美情趣的总和。本文使用狭义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在、精神所在、气魄所在,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文从社会理想、思想精华和思维方式叁个层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并发展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理想,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社会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出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等重要原则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中国古人具有天下观,遵循礼仪,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协和万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并发展了和谐、和平的社会价值观,形成了社会和谐思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发展道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主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并发展了崇德向善的道德情操,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公民道德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并发展了爱国主义传统,赋予爱国主义思想新的内涵,把爱国主义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领导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统一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并发展了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形成了人民当家作主、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与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勇于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体现了敢于担当、居安思危的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并发展了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形成了“五位一体”总布局和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原则。第叁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红色文化中的传承与丰富。本文从狭义上来界定“红色文化”,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先进文化,主要包括红色精神、优良传统和思想原则。本文从红色精神、优良传统和思想原则叁个层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成、发展与内容上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了革命精神和创业精神,包含着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特区精神、劳模精神、公仆精神等时代精神;继承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拓展了人民群众的内涵,丰富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重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等思想观念;继承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反对奢侈浪费和贪污腐化,倡导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做到“叁严叁实”;继承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防止出现“左”的过火批判,依照“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的公式,领导干部带头,在批判与自我批评中提高党性修养,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中国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原则,突出问题意识,不断创新理论。第四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西方现代文化的吸纳和借鉴。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变化。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呈现出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民主化、法治化等基本特征,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趋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吸收借鉴了自由平等人权观念和民主法治原则,其中民主原则主要包括人民主权、代议制政府、政党政治和分权制衡,法治原则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吸收借鉴了科学精神和市场意识。其中,科学精神的内涵包括理性求实精神、批判创新精神、探索精神、献身精神。市场意识要求市场主体具有独立自主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契约精神。这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结语部分阐述了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底蕴的基本思路。这就是应增强理论创造的文化自觉,用中国历史文化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中国立场,运用中国话语阐明中国问题;注重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科学地吸纳一切有益的现代文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具有文化韵味。

参考文献:

[1].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D]. 张瑞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05

[2]. 新疆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现状及对策探析[D]. 李娜. 新疆大学. 2012

[3]. 科学文化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 谢清果.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4]. 论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J]. 李海.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5

[5]. 论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D]. 刘汉辉. 福建师范大学. 2001

[6]. 大学文化自觉及其提升研究[D]. 胡港云. 湖南大学. 2015

[7]. 论科学精神[D]. 秦元海. 复旦大学. 2006

[8]. 论科学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之影响[D]. 蒋道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9]. 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独立构建[D]. 戴继天.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底蕴研究[D]. 冯思淇. 中共中央党校. 2015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论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