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张婷婷

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医学部 110016

【摘 要】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利多卡因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结果治疗后,实验组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且实验组患者24h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可有效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主要是指机体因持久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部分心肌发生急性坏死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发现,该类患者常存在室性心律失常,若不及时加以有效干预,易使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血流动力学障碍等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对其实施早期有效干预十分重要[1-2]。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现相关内容如下。

1 80例患者的资料和方法

1.1 8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80例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标准。

实验组40例患者男女分别为22(55.00%)、18(45.00%)例,患者上限和下限年龄分别为79、42岁,40例患者年龄均数为(57.59±2.35)岁。

对照组40例患者男女分别为23(57.50%)、17(42.50%)例,患者上限和下限年龄分别为78、41岁,40例患者年龄均数为(57.62±2.40)岁。

实验组4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区别,P大于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利多卡因治疗,具体为:给予患者静脉推注50mg利多卡因,然后结合患者心率给予其静脉维持1-4mg/min利多卡因,若治疗效果不显著,半小时后,给予患者静脉推注50mg利多卡因;若治疗效果显著,继续给予患者静脉维持1-2mg/min利多卡因,但1小时内利多卡因用量应小于300mg,24小时内用量小于1200mg,维持时间为48-72h。

实验组40例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具体为:向150mg胺碘酮中加入生理盐水至20ml,然后给予患者静脉注入(10分钟内完成),再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mg/min胺碘酮,6小时后,将其减量至每分钟0.5mg,待病情好转,且仅出现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停止静脉给药,给予患者口服200mg胺碘酮,每天3次,1周后改为每天2次,每次200mg,2周后改为每天1次,每次200mg。

1.3 评估指标及效果评估标准

1.3.1评估指标

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

1.3.2效果评估标准

结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3]中制定的评判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即患者室性早搏减少超过90%,成对室早、短阵室速消失为显效;室性早搏减少超过60%,成对室早减少超过80%为有效;室性早搏减少低于40%,且患者存在成对室早或短阵室速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对比研究,计量资料(??±S)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且实验组患者24h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有研究证实[4],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不仅会严重损伤心肌,同时还会扩大心肌梗死面积,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尽早对该类患者实施有效治疗十分重要。

目前,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主要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而利多卡因常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但研究发现,虽然该药物能获得一定的疗效,但有研究显示,长期对患者使用该药物易使其出现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不易降低患者的病死率[5]。而相比于利多卡因,胺碘酮属于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该药物的半衰期较长,能有效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Na+内流,减慢传导速度,降低窦房结自律性,不仅能有效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室性心动过速,还能有效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更显著。

对此次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可得,治疗后,实验组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且实验组患者24h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这提示相比于利多卡因,对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可有效减少成对室早、短阵室速的发生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以上研究结果得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可有效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国天,陈永生,梁海军等.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5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32-2633.

[2]李巧春,李巧华,肖景刚等.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4):155,164.

[3]杨庆红.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4):3366-3367.

[4]刘伟光.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27):51.

[5]邹德玲,刘兴利,方悦等.胺碘酮与艾司洛尔治疗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4,16(2):86-90.

论文作者:张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  ;  ;  ;  ;  ;  ;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张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