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论文_龙文娟

龙文娟

邵阳市中医医院血透室 湖南邵阳 4224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通过双色球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采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确保血透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综合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挽救患者生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动静脉内瘘是动静脉内外科手术[1],是指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与邻近静脉作缝合,使静脉中流淌动脉血,形成动静脉内瘘,主要用于血液透析中,其主要目的是提供充足的血液,确保血液透析的充分性及有效性。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45.3±11.4)岁;透析时间6个月~5年,每周血液透析1~4次,每次3~4h,血流量200~270ml;血清肌酐>445mmol/L,肌酐清除率25~10ml/min。原发疾病:慢性肾盂肾炎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原发性高血压8例,糖尿病10例。本文均排除心、脑、肝等重要脏器功能性障碍者,手术部位存在感染者,心力衰竭未控制者。通过双色球法将本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临床可比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病房护理、病情监测、口头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由于血透患者需要长期间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担忧手术效果及经济压力,易产生抑郁、焦躁、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血透效果。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交流,向其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放下心理包袱,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2)血管护理。术前监测血压,避免上臂术区出现低血压。通常情况下,静脉直径≥2.5mm,深静脉通畅,无节段性狭窄,动脉直径≥2mm[2]。同时注意动静脉造瘘区保护血管,切不可直接穿刺,尽可能降低血管硬化和血栓的发生率。(3)术后护理。术后应抬高术侧肢体,降低对术侧肢体的压迫,确保静脉回流通畅。嘱咐患者术后15d内不可佩戴手表、不穿紧袖上衣[3]。对动静脉内瘘通畅进行密切观察,血管杂音和内瘘静脉端血管震颤标志内瘘通畅。一旦内瘘出现闭塞情况,应考虑是否有血栓形成,及时进行溶栓处理。术后4周可以使用内瘘,术后15d内瘘扩张较好,可以进行静脉端穿刺,20d后若内瘘穿刺较好,可对动脉端进行穿刺。在实际工作中,应综合考虑相关因素,选择最佳的穿刺时机,过早穿刺可能导致吻合口狭窄。?穿刺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直径>5cm。穿刺部位应定期更换,避免长期重复穿刺一点形成动脉瘤和结节瘢痕。(4)出院指导。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工作,增强其内瘘保护的意识。嘱咐患者应经常触摸内瘘处,一旦出现结节、血管扩张,应考虑血栓和内瘘狭窄等情况,及时到院就诊。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通常为4年,告知患者严禁搬运重物,避免体力劳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血管瘤、感染、出血、血管狭窄等,采用我院自行设计护理满意调查问卷,由患者及家属填写,总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分判定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从而对临床护理效果作综合评估[4]。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并整理研究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作数据处理,以(%)描述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x?检验,当P<0.05时,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往往需要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最常见、最安全、最理想的血管通路,加强动静脉内瘘护理,有利于提高长期使用率,进而确保维持性血液透析质量和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动静脉内瘘过程中,动静脉内瘘失功是常见的问题,进而影响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大大增加了死亡风险。术前检查、选择合适的血管直径、血流量等是保障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的关键[5],而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出血、血管瘤等并发症,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有利于提高血透效果,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我院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实施综合护理,通过心理护理、术前血管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干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我院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服务,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提高,说明综合护理措施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减轻了患者生理与心理痛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进而提高护理质量与满意率,进一步突出了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优势。

综上所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保障了血透治疗效果,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琴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5):42-42,44.

[2]查丽,姬广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07(32):118-119.

[3]李莉,李淑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72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5):262-262.

[4]颜艳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22(47):307-308.

[5]李彦,黄婕,刘燕等.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3(9):368-368.

论文作者:龙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论文_龙文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