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中医骨伤医院;江苏江阴214422)
摘要:目的针对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意识的效果展开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所在时间区间为2018年2月~2018年7月,在此区间内选取我院医治的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任意挑选30例患者采取常规手术室管理为参照组,剩下30例患者采取风险意识手术管理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结论风险意识管理能够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取得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风险意识;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影响效果
引言
手术室在医院中一直都是展开患者医治的重要场所,但是因为手术室中存在有很多难以预测到的风险因素,手术室也是最容易发生风险事故的地方,风险事故会对患者的医治进程以及生命安全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将风险意识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次研究选择30例患者采用风险意识管理,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将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在时间区间为2018年2月~2018年7月,在此区间内选取我院医治的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使用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实验与参照两组。实验组中包括有16例男性患者,剩下14例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介于22~75岁范围之间,年龄中间值为(43.5±2.3)岁。参照组中包括有15例男性患者,剩下15例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介于21~76岁范围之间,年龄中间值为(44.6±2.1)岁。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展开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能够展开比较。
1.2方法
常规手术室管理模式是参照组患者主要运用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则是运用风险意识管理,其主要包含有以下几点内容。:(1)全面强化全体医护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应定时展开有关医疗事故处理的知识培训,并针对部分事故纠纷负责人员展开深入的讨论分析,以此不断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的风险意识,使其职业道德得到有效培养。除此之外,医院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考核评定,以此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较强的风险意识,为后续工作的展开奠定坚实基础。(2)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应推出具有人性化的排班制度,结合对不同护理人员自身经验的考虑,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员,在提高护理效率的同时,避免过度疲劳的现象发生。另外,根据对手术种类的分析,安排对应的专科护士,必须确保安排的护士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操作各类护理仪器的能力,以此避免因人员操作不当、经验不够而造成的护理风险。(3)完善护理中存在的缺陷,不断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在护理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工作效率,将避免手术安全隐患视为核心关键,以此不断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同时,医护人员必须按时自我反省,持续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实时监督护理过程,根据相关护理管理制度,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善,细密考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制定并实时有效的防御措施,以此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除此之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及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4)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推出业务知识的培训课堂,对全体医护人员展开培训,选取护士长作为培训监督人员,确保培训内容具有实用性与合理性,以此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的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5)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对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进行评定考核,针对其中的薄弱环节,展开强化培训,对其中表现优异的护理人员给予合理的奖励,对表现较差、积极性弱的护理人员进行适当的惩罚,从而实现对其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方面,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所占的比率与满意所占的比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到的数据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按照百分数对计数数据展开表示,以x2测定,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本次研究所得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分析,由处理后的数据可知,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参照组高,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其差异显著,说明有统计学意义存在。详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作为临床最重要的场所之一,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意外发生,对患者身体健康、安全带来威胁。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质量与患者的治疗、预后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十分重要。在以往患者手术中,由于手术室的任何物件均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加之部分护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无菌操作意识,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现随着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手术室的医疗意外发生后,会导致医疗纠纷增加,使得医患关系紧张,给患者、医护人员双方均造成较大的影响。相关研究证实,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有助于降低风险事件。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责任感,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风险意识的应用能明显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确保手术顺利完成,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护理人员加强风险意识后,通过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在面对各类型手术时能准确做出判断,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药品、设备仪器,并预估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避免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从而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整体质量水平。
近年来,我国临床手术室医疗事件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在造成大量医疗纠纷的同时,恶化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手术室因素包括:管理方面、医护人员方面及环境方面。有关资料证实,将风险管理意识融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但由于我国部分医院中,存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的情况,使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融入风险意识,能够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安全敏感性,强化其自身的风险意识,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由于手术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一旦护理人员稍有大意便很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在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对预后工作的展开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将风险意识融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本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仅仅采用常规的手术室管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则是采用风险意识管理模式,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到的结果数据可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参照组高。由此可说明,在手术室中,相较于常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风险意识管理能够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取得更为显著的护理效果,所以风险意识管理值得在临床手术室管理中推荐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娜.风险意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8,24(36):121-122.
[2]樊娜.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融合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2):131-132.
[3]刘琦,王颖,刘莹,李卓恒,徐炳南.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2):51-52.
[4]孙红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0):35-36.
[5]王海霞.浅析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9):160+165.
论文作者:周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手术室论文; 风险论文; 患者论文; 意识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实验组论文; 手术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