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八医院(长沙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湖南长沙 410199
【摘 要】目的 探究对异位妊娠所致大出血患者行输血治疗期间,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72例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心率过快、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进行分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展开凝血功能和血常规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血常规检测中HCT、HB、RBC、PLT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检测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检测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B低于对照组,TT、APTT、PT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位妊娠所致的大出血患者,行输血治疗期间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有利于成分输血的有效进行,同时还能实施监测和控制输血后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展开针对性救治。
【关键词】输血治疗;异位妊娠;大出血;凝血功能检测
现如今随着生育年龄的增长,异位妊娠发生率随之提高,给女性带来极大的伤害。所谓异位妊娠就是受精卵着床于宫角或输卵管等位置,随着受精卵的生长,会出现破裂出血的风险,而且在临床中大出血的发生率在10-30%,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安全[1]。输血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是治疗期间容易诱发低血压、心率过快等不良反应,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就要进行相关检测,凝血功能是主要的检测方式[2]。为了进一步明确凝血功能检测的意义,我院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72例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心率过快、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进行分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的纳入对照组,发生的纳入观察组。观察组(n=14):年龄范围23-34岁,平均(28.6±2.3)岁,平均妊娠时长(12.6±1.5)周,平均出血量(1215±302)mL,平均出血时间(6.1±0.6)小时;对照组(n=58):年龄范围21-33岁,平均(28.2±2.1)岁,平均妊娠时长(12.8±1.3)周,平均出血量(1221±308)mL,平均出血时间(6.4±0.8)小时。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采用成分输血法,若失血量>1000mL,HB指标<70g/L,或存在出血状况,输入红细胞悬液;若APTT、PT指标大于正常值1.5倍,或血浆纤维蛋白原<1g/L时,输入新鲜冰冻血浆;若血小板计数<50×109/L,输入血小板。患者每输入800-1000mL红细胞,或是400-600mL新鲜冰冻血浆,要静脉注射1g葡萄糖酸钙[3]。
两组患者在输血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凝血功能和血常规检测,检测中采集1.8mL静脉血,置于血凝真空管中混匀,再进行15分钟离心处理,速率为3000r/min,血浆分离后进行常规指标检测,检测环境:湿度低于80%,温度20-25℃。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血常规指标包括: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凝血功能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均值±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
血常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
输血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B水平低于对照组,TT、APTT、PT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
3 讨论
异位妊娠主要的危险事件就是大出血,出血量过多会有休克风险,还有着较高的死亡率,这是因为大量出血后造成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减少器官灌注,容易出现器官衰竭;另外红细胞流失后,供氧量会降低,致使组织缺氧造成酸中毒;此外失血过量后凝血因子会大量失去,影响凝血功能,提高出血量[4]。所以在大出血后需要及时进行输血治疗,增加凝血因子量、缓解组织缺氧状态、提高血容量,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改善预后。
输血治疗会采用成分输血法,也就是选择性的分离血液成分,分别制作出高浓度和高纯度的血液制剂,目前临床中制剂类型主要有冷沉淀、普通血浆、新鲜冰冻血浆、红悬液等,在输血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制剂,以便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5]。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血常规检测中,HCT、HB、RBC、PLT治疗前均低于治疗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检测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IB、TT、APTT、PT均明显提高,对照组患者TT、APTT、PT时间明显缩短,FIB明显升高,且高于观察组,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呈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异位妊娠所致的大出血患者,行输血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而通过血常规的检测各项指标无法准确反映凝血功能,所以在输血期间要不定时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掌握患者的凝血功能检测,以便进行有效的成分输血治疗,提高输血的科学性和安全性,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异位妊娠所致的大出血患者,行输血治疗期间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有利于成分输血的有效进行,同时还能实施监测和控制输血后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展开针对性救治。
参考文献:
[1]张秀清. 探讨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在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疗效监测和预测中的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25):148-149.
[2]张艳丽. 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监测的价值探究[J]. 系统医学,2016,1(10):29-31.
[3]田佳萍. 探讨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在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疗效监测和预测中的作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9):148-149.
[4]马红. 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89-90.
[5]苏丽. 异位妊娠致大出血患者不良反应检测中常规凝血检验项目的参考价值[J]. 中国实用医刊,2017,44(8):75-77.
论文作者:尹雪莉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患者论文; 凝血论文; 功能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异位论文; 两组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