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行为与冠状动脉缺血改变的临床研究论文_黄伟,肖涛,郭美英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急诊科 湖南长沙 410013

【摘 要】目的:从行为医学角度来研究分析A型行为与冠状动脉造影改变的关系,深入探讨行为因素与冠心病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对采用Judkins造影法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随机抽取350例,进行A型行为问卷调查(1985年张伯源主持译编),收回有效问卷341例,有效率为97%,分为A型行为组及非A型行为组,对比分析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情况。结果:冠状动脉造影:A型行为组阳性率高于非A型行为组(<0.05).结论:A型行为对冠状动脉缺血发生有相关性.

【关键词】A型行为;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研究

A型行为类型是美国著名心脏病专家弗里德曼(M.Friedman)和罗森曼(R.H.Roseman)于20世纪五十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他们发现许多的冠心病病人都表现出共同而典型的行为特点,如雄心勃勃、争强好胜、醉心于工作,但缺乏耐心,容易产生敌意情绪,常有时间匆忙感和时间紧迫感等,他们把这类人的行为表现特点称为“A型行为类型”(TABP)。国内外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A型行为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4],本研究探讨A型行为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干预提供行为医学的科学依据,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的风险。

1 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至2014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共发放A型行为问卷350份,收回问卷349份,有效问卷 341份,有效率为97%。按照1985年张伯源主持译编的A型行为问卷要求[3]。本次调查的内容均在患者住院期间完成,患者具有正常阅读能力,自愿参加。排除具有严重精神与躯体疾病以及丧失语言沟通能力者;心肌病、束支传导阻滞及电解质紊乱者。

1.2.方法

随机抽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A型行为问卷调查,按标准分成A型行为组和非A型行为组。问卷的内容包括A型行为的评定、心电ST-T情况、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及患者的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既往史,职业,文化程度,体重等。本研究采用1985年张伯源主持译编的A型行为问卷;冠状动脉造影采用国Judkins法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多部位投照。建立数据库,双人双录,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资料性质,采用、频数、率、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检验等分析方法进行统计推断,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A型行为组与非A型行为组冠状动脉造影缺血性改变的对比分析。

1.3.诊断标准

1.3.1 A型行为的判断标准

选用张伯源主持译编的A型行为问卷[7],问卷量表包括60个问题3个量化因子(TH、CH、L),TH表示时间紧迫感,CH表示竞争性,L为测谎评定:先计算L量表对调查问卷进行筛选,记分≥7分者,该问卷作废;﹤7分者,为有效问卷。(TH+CH)得分:37~50分者确定为A型行为(1987年南宁会议确定的A型行为模式标准)。

1.3.2:冠状动脉缺血的诊断标准: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采用多部位投照。以冠状动脉狭窄大于或等于50%为阳性。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341份调查患者中,A型行为患者119例(34.9%),其中,男性78例(65.5%),年龄最大:79岁,年龄最小:34岁,平均年龄60.36±10.631;女性41例(34.5%),年龄最大:78岁,年龄最小:48岁,平均年龄58.59±8.225岁。非A型行为患者222例(65.1%),其中男性144例(64.9%),年龄最大:80岁,年龄最小:34岁,平均年龄56.83±9.898;女性78例(35.1%),年龄最小:43岁,年龄最大:80岁,平均年龄62.77±9.403岁。

A型行为组与非A型行为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年龄段,A型行为和非A型行为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见表1

注:括号内为构成比(%);

3.讨论

近年来对心理行为因素,包括情绪(抑郁、焦虑、愤怒和压力),人格(A型、D型和敌意),和社会支持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恶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25]。本研究调查分析临床A型行为人群与非A型行为人群的冠状动脉造影缺血改变的情况,来探讨行为医学与冠心病事件的关系,就结果讨论如下: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不同年龄段分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本研究在环境、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相匹配的情况下,A型行为作为独立因素来研究与冠心病事件发生的相关性。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社会心理事件日益增加,A型行为的人群也随之在增多文献研究表明:环境、生活、文化和行为是影响冠心病的主要因素,遗传因素只是基础[3]

本研究结果显示:A型行为组冠脉造影缺血阳性率高于非A型行为组;研究结果与拓步雄等很多学者的研究是一致的[6]。,A型行为模式高TH、CH特质,主要表现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强、冲动固执、急躁果断、责任感、成就强、易自责、焦虑等性格特质[1]、[2],使体内神经内分泌处于易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分泌儿茶酚胺增多,对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造成影响,血液黏质度增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增加心肌耗氧和负荷,引起血管的病理性损伤[1][3],所以A型行为人群的冠心病发病程度、频率均高于其他人群和高危因素[4][6]。基于弗明翰危险评估系统,高血压、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吸烟、高龄、家簇史等传统因素解释了大部分的冠心病的发生。代谢综合征、炎症指标、行为等非传统因素对冠状动脉的影响也越来越受重视[2]。有研究表明A型行为可以通过健康指导及心理调适可以减轻患冠心病的风险性的[6],提示临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需重视社会心理行为因素的干预,从而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性。

参考文献:

[1] John Hunter:early association of Type A behavior with cardiac mortality.Am J Cardiol.2014 Jul 1;114(1):148-150.

[2] 赵兴蓉,白俊云,李娜,等.A型行为问卷评估A型行为与冠心病关系的应用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4):353-359.

[3] 张 申,赵霞,等.A型行为特征与冠心病病人生化指标关联性研究.济宁医学院学报.2009,32(6):413-419.

[4] 吴学勤,苗丹民,等.A型行为因子与冠心病的关联性.心脏杂志.2008,20(6):728-732.

[5] 杨敏.住院A型行为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影响因素的探究.吉林医学.2011,25(32):5328-5332.

[6] David C.Glass(a)and Richard J.Contrada(b).Bipolar disorder,Type A behaviour and coronary disease.Health Psychology Review Vol.6,N0.2,September 2012,180-196.

论文作者:黄伟,肖涛,郭美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  ;  ;  ;  ;  ;  ;  ;  

A型行为与冠状动脉缺血改变的临床研究论文_黄伟,肖涛,郭美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