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论文_陈艳楸 胡宇恒

浅探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论文_陈艳楸 胡宇恒

(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于学生们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而中职院校也应该将平面计算机基础设计课程作为一个重点教学模式,从而不断培养适合当下社会发展以及企业满意的实践性的全方面人才。因此,本文通过对当下中职院校中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现状,提出几点针对性策略措施,从而指导当下的教育改革目标和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

1引言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为满足市场需求,中职院校要实现平面设计教育的改革,制定合理且有效的教育计划,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用科学教学手段提高创造力及想象力,从而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提高,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2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但对平面设计教学来说,一味的追求理论知识上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要注重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以后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有很大帮助,然而从目前大部分的教学情况来看,中职平面设计教学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中职学生的平面设计综合实践能力不足。平面设计作为一种通过“视觉沟通”和“视觉表现”来达成设计目的的技能,除了需要学习者具有强大的理论基础支持外,其综合实践能力及对于经典案例的积累量也十分重要。中职学生在日常学习平面设计中,多数只通过课堂汲取知识,缺乏积累学习行业优秀标识设计、出版物设计、平面海报、DM单页等内容的学习主动性,这就导致学生的平面设计综合实践能力不足,在脱离学校步入社会后,后续竞争力不足。第二,对于一名合格的平面设计人员来说,仅仅掌握好相关的平面设计软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这种能力如果单单依靠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是无法提升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应该学会鉴赏优秀的设计作品,这样才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对设计的兴趣。第三,对于教学结果,教师往往会根据学生能否独立设计出作品来衡量学生创作能力,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对软件的学习完成任务,但这样通过借鉴过来的作品,显然无法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因为学生没有用心去设计作品,自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内涵了。

3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的完善策略

3.1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对于当下社会发展而言,各行各业对于学生们的计算机水平要求正在逐步的提升。为了能够使得当下中职院校中的毕业生能够不断适应行业需求,教师们应该从日常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中进行调整,通过对学生们进行基础知识的了解和开拓,来让学生们能够在完成日常的计算机基本任务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强化和分析,从而不断提升当下中职院校中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们可以通过开展新一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前进行一个模拟测试,让学生们可以在模拟测试中充分的展现自我的计算机知识水平,而教师们也可以通过试卷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了解到每名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情况,从而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具体对于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此外,学生们也能够根据教师们所提出的试卷,找出自己在计算机课程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可以在课下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难题,只有在这种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才能够实际的提升学生们对于计算机基础应用的能力,从而适应当下社会发展需求,使学生们成为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人才。

3.2引导学生发散、拓展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的教学思维,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身边之美、大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等等,用自己的智慧去挖掘生活中的某些元素的某个角度,然后渗透到自己的作品中,从而提升作品的灵性与韵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以及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固然重要,但是也要注重实践教学,可以利用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在第二课堂上组织相关比赛,如摄影比赛和美术作品鉴赏等活动,让学生在准备比赛过程中,注重素材的收集和积累,利用互联网挖掘更多优秀作品,善于发现其中的美,进而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通过比赛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从而加强他们在今后进行自主学习、自我研究的能力,并在创作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严谨的创新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在创新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首先要加快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如开发利用教学软件和加快教学软件的升级;其次,创新教学流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热情,让学生在创作和设计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对本专业的热爱之情,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敢于创新,学会灵活变通。

3.3培养学生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指的是和人们职业活动相互关联并且具备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职业精神基本要素包括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及职业理想等。本文中的职业精神指的是在平面设计中,学生要具备的职业精神。大部分院校平面设计过程中只是对学生操作技术重视,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只是被动的接受和学习,个性无法认清现实,不诚实守信。长期以来无法满足此快节奏的发展需求,也无法成为优秀平面设计师。如果设计师缺乏职业精神,那么就不会被客户、领导所认可。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对于未来的工作比较迷茫,并不只是最终学习目的,实践水平比较低,缺乏敬业、诚信精神,无法有效实现团队合作,这都充分展现了平面设计学生要培养自身的职业素质。比如,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以不同方式及课程,通过学习专业角度树立学生职业理想,使学生对专业具备坚定的目标。使学生了解作风、敬业及诚信对人格、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具备为职业现身的精神。另外,在项目培训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分组方式实现,利用组内不同的分工合作,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明确团队合作重要性。

3.4依托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形成资源共享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划等,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指出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教育管理信息化初见成效。这是一个宏观现象,具体到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存在很大区别。在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是教学资源库开发与使用的桥梁。教师可依托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课前传达工作任务、课中运用资源灵活学习、课后递交作业查成绩、师生在线互动的资源体系。第一,在平台上创建课程。在创建的课程网站中分别创建不同模块的资源库内容,如教案、课件、教学视频、设计素材库、企业实践案例、试题库、作业等,在使用过程中阶段性更新内容。第二,将授课班级学生名单导入系统,学生可登录账号查阅资料、查看任务、提交作品、查阅成绩。第三,教师可通过平台查看学生登录学习情况并及时提醒不合格学生。第四,教师之间可以共享资源。

4结束语

总之,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最终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新维.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产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J].职业,2016,26:71-72.

[2]占小玲.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6,03:92.

[3]卢新贞.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论文作者:陈艳楸 胡宇恒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  ;  ;  ;  ;  ;  ;  ;  

浅探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论文_陈艳楸 胡宇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