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大宁小学 邮编543100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生活经验、情境教学、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而一直以来,教师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以及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不良倾向使得数学生活的应用性给学生造成数学抽象,枯燥乏味的印象,从而素质教育难以深化。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挑战心、想象力。
那么,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呢?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接轨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笔者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积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意义的活动,是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利息”前,我让学生做了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到银行存一次钱,而是调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学生交头接耳,跃跃欲试,对即将要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或邀同学、或邀父母、或独立操作,兴致盎然的完成了这一特殊的作业。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存单还七嘴八舌的告诉我他们的发现,自己回家与父母以前的存单比较了一下,发现利率上调了,甚至还有的同学找他还计算了一下,发现存单上填写的本息合计多了,是不是银行弄错了,这样,既避免了利息的教学公式化,有密切了数学与生活联系。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教学效果良好。
三、生活化情境教学应具有启发性
学起于思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课标也要求“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因此,创设教学情境应具有启发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产生“愤悱”心理,处于欲罢不能、不学不快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情境无趣自然也没有效果,但有趣而没有启发性的问题又要分散学生注意力。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图形”中,她设计情境,先提出:“老师今天要带你们一起到小熊家玩。”然后用多媒体出示小熊的房子是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创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小熊的房子上找出图形并认识这些图形。师:小熊家的房子漂亮吗?生:漂亮!师:看了小熊的房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看来看去也没发现什么,到后来终于有一位学生举手说:老师,我发现小熊的房子没有窗户。教师听了很高兴,表扬这位学生:你观察得很仔细,非常棒!接着又问: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又一位学生举手:老师,我发现小熊的房子没有锁。此时这位教师已有些着急,不知道该不该表扬这位学生了。其实这位教师创设的情境并不是不好,而是不知道如何引导。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而且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事物中引发数学思考,从而进行数学探究。如果这位老师在这位学生发言后,加以引导:“你观察得很仔细,那我们给小熊的房子加扇窗户,好吗?你喜欢给小熊家加什么形状的窗户?”这样就很自然、很轻松地把全班学生引到主题上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很高,学习的效果也会不错。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探究试图将现行教材、课堂中枯燥乏味、远离学生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学生才能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论文作者:邓信生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20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5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情境论文; 小熊论文; 教师论文; 经验论文; 生活中论文; 《未来教育家》2020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