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网络政治文化的培育论文

浅谈青少年网络政治文化的培育论文

浅谈青少年网络政治文化的培育

马莲侠,杨志飞

(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安徽 灵璧 234200)

[摘 要 ]作为伴随互联网发展而衍生出来的网络政治文化,正在日益影响着青少年政治认知、心理、思维、行为等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政治文化培育,既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面对新形势、新特点,在培育青少年网络政治文化中,要遵循正确的原则,注重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创新培育方式方法。

[关键词 ] 青少年; 网络政治文化; 培育; 对策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对我国青少年的政治思维、政治理念、政治价值追求、政治行为及政治心理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新时代,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政治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做好青少年网络政治文化培育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生态存在论美学观,二是他构建的生态美学体系中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三是其生态美学的基本范畴。

一、网络政治文化的内涵

目前我国学界对网络政治文化的研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对网络政治文化内涵的界定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网络化转型说”“意识产品说”“文化分支说”“主观意识说”等。笔者认为,网络政治文化是网络、政治和文化三者的有机统一,其中网络是传播载体,政治是质的规定,文化是表现形态。其具体内涵指人们在以网络为媒介进行活动中产生的政治认知、政治心理、政治思维、政治行为等。网络政治文化既是一种精神文化,也是一种物质文化。作为精神文化,它是以一种观念或精神形式而存在,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作为物质文化,它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显现出来,具有一定的能动性,指导和支配着人们的社会实践。

二、网络政治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 网络政治文化的积极因素

1.丰富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当代青少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应充分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学校课堂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教师是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师。但是,由于受学校本身的限制和教师授课水平的制约,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社会发展的网络化,网络已成为各种信息交流与传播的主要途径,在开放、即时的网络中,青少年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到各种政治资讯、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而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推动了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进程。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政治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涵养政治意识、政治立场的过程。学者燕道成、徐蕊在对高中生关于“青少年参与政治”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有45.4 % 的高中生认为青少年应当积极参与政治活动,31.8 % 的高中生认为可以按照个人情况决定是否参与[1]。由此可见,青少年对于参与政治是持有积极态度的。网络的交互性特征,使得青少年可以利用这一新平台接受政治文化,积极参与政治讨论、表达政治诉求和政治理想,促进自己向政治社会化的人转变。

(二) 网络政治文化的消极因素

将车骑进小区时,保安看我的眼神很怪。是我表现得太明显了吗?我知道这方面我不够成熟,我总将情绪写在脸上,而不是埋在心里。我惧怕那种探寻的眼神,因为我这个人很容易被看透。

1.注重内容的时效性。网络大大提升了政治文化信息传播的速度,即时性已成为网络政治文化的一大特征。在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政治文化培育过程中,不能老是“马后炮”,不要老是宣传“旧闻”,而应当及时更新网络内容,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好,让网络真正成为“反映热点问题的一面镜子、讨论焦点问题的一个平台、深挖难点问题的一部机器[4]”。对于网络政治谣言,要及时给予解释,揭露其荒谬性和虚假性,坚决抵制不良网络政治文化信息的影响。

2. 影响着青少年的政治行为。现在是“虚拟化的现实”时代,这个“虚拟化的现实变得越来越完美,真实和表象、已经发生过的和有可能发生的之间的界线将会消失无踪”[2]。一方面,在这个“虚拟化的现实”里,充斥着各国各民族的政治文化和五花八门的政治信息,这使得理性甄别能力尚不强、认识模糊的青少年无所适从;另一方面,“虚拟化的现实”因其虚拟性和隐蔽性,往往使其提供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这大大增加了青少年逾越现行政治行为规范的概率[3]。网络政治行为失范已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痛点,他们对一些毫无事实根据的政治事件进行传播,对一些政治问题采取非理性的讨论和跟帖,对我国政治影响力和生命力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三、青少年网络政治文化培育对策

(一) 注重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5)抽样检测。市场监管者将样品放入特殊容器中送入检测机构对进场的果蔬进行成分分析,并做好样品与商品信息的相互关联。

1.冲击着青少年的政治价值观。一个特定社会的人,在一个特定的政治文化影响下,必然会形成特定的政治价值观。但是网络政治文化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即在内容上具有异质性、形式上具有多样性、来源上具有多元性。这种“碎片化”的网络政治文化,必然冲击着青少年的政治价值观。因为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正处于的成长期,面对纷繁复杂、各式各样、多样多元的网络政治文化,他们极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思想上和认识上的迷惑和混乱,甚至其政治立场、政治价值观发生动摇和改变。

2.注重内容的针对性。要重视青少年网络政治文化培育内容的针对性。青少年缺乏对社会系统、全面认知,他们往往容易形成“看似什么都懂,其实一知半解甚至什么都不懂”的错觉。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阶段,迷惘、浮躁和易变是他们心理特征。青少年网络政治文化培育者就需要重点放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判断力、有利于塑造正确的“三观”、有利于优化心理上,有针对性选择培育的内容,切忌把网络上的政治文化变成了干瘪的说教。

(二) 创新培育方式方法

1.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网络思政互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获取政治文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而导致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以教师为中心的格局被打破,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讲,接受灌输式的政治理论知识,他们已经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意识地选择学习的方式和内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政治文化的教育过程中,通过网络平台采取以选择和引导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构建平等的、教与学互为一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一是加强政治文化专题网站建设,丰富学习内容,为青少年提供学习平台,实现网络互动教学;二是建立QQ群、微信群,拓宽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渠道,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2.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内容呈现形式。网络政治文化的培育效果能否最终实现,在内容呈现形式上,需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是以网络游戏的形式呈现政治文化内容。网络游戏以其趣味性的特点,成为青少年休闲娱乐的主要形式。完全可以将深奥的政治文化理论与网络游戏相结合,将政治文化相关内容植入到游戏中去,开发出和政治文化紧密结合的游戏软件,通过角色扮演,将青少年置于整个历史或社会环境中去体验、参与和发展,在“玩”中不知不觉地感知到政治文化的魅力;二是以动画的形式呈现政治文化内容。“动画是一种利用现代影音技术, 将静态的、虚拟的元素, 动态的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5]将政治文化相关理论制作成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动画,给学生以艺术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进而加深对理论的认知和理解。三是以微课、慕课、微视频、翻转课堂等形式呈现政治文化内容。“人人皆可为师,处处皆可为课,时时皆可为学”逐渐成为网络时代教育的新趋势。将政治文化理论制作成微课、慕课、微视频等,让青少年随时随地都可以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

3.精心设计虚拟社区,开辟培养新天地。网络政治文化是虚拟政治与现实政治交融的结果。网络政治文化的培育离不开虚拟社区的建设。虚拟社区有利于营造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倡导即时、互动的学习方式。在虚拟社区,可以开辟专门的论坛或聘请知名人士针对某一政治现象与青少年进行讨论、交流与对话;可以通过网络在线答疑、知识抢答等形式,融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可以设置专门论题,让学生就社会热点发表看法,通过讨论达到相互启发的作用。虚拟社区具有无比优越的教育功能,但是由于网民在虚拟社区中具有相对高的自由度,使得其也不是一块净土,需要加强监控力度,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言论的影响,提高正确价值的判辨能力和审美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燕道成,徐蕊.青少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引导[J].当代青年研究,2017(3):46-52.

[2] [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汪明杰,黄锫坚,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3] 江忠.困境与出路:论网络时代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64-65,108.

[4] 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5] 柳辛.动漫文化语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60-62,113.

[中图分类号 ]D206;D625.1;D66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733(2019)01-0044-02

[收稿日期] 2018-09-21

[作者简介] 马莲侠(1978-),女,安徽灵璧人,讲师,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思想教育。

标签:;  ;  ;  ;  ;  

浅谈青少年网络政治文化的培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