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性论文,科学研究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年度报告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讨论和发展知识经济的浪潮滚滚而来,人们对知识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其中把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or
tangible
knowledge )和隐性知识(tacitorintangible knowledge)特别引人注目。由于显性知识就是指那些能够被编纂整理(codified)并能用语言和文字等大众工具传播的知识,因此这里不再赘述。这里要阐述和讨论的是,隐性知识及隐性认识与科学研究。
在国外关于隐性知识及隐性认识与科学研究大致有两方面的研究,一是以波兰宜(Michael Polanyi )[ 1] 的《个人知识》(PersonalKnowledge)和《隐性方面》(The Tacit Dimension)为代表,主要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科学认识论进行探讨;另一是以朱克曼的《科学界的精英》(有中文本)为代表,主要从科学社会学和科学研究中的师徒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将在分析概括上述两个方面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隐性知识及隐性认识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以及由此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启示。
1 波兰宜的有关研究
波兰宜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是西方学术界第一个对隐性知识及隐性认识与科学研究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和分析的著作。在《个人知识》一书中,他在对人类知识在哪些地方依赖于信仰的考查中,偶然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这里出现了两种区别,一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一是聚焦感知和附带感知的区别。这两种区别是密切相关的。
当人们依赖对A事物的感知来认识B事物的时候,人们便附带地感知到了A事物。这时,B事物作为人们认识的焦点决定了A事物的意义。 作为聚集点的B事物总是明确的;附带地感知到的A事物可能是不明确的。这两种感知是相互排斥的:当人们把注意力转到曾经是附带地感知到的A事物时,A事物就失去了以前的意义。这就是隐性认识的结构。
人们聚集感知到的事物能被明确地认识,但人们不能使知识完全明确地表达。这是因为,一方面,当人们使用语言时,其含义依赖于其隐性部分;另一方面,用语言涉及人们只能附带感知到的身体活动。因此,隐性认识是比显性认识更基本的:人们能够知道的比人们能讲述的更多;如果人们不依赖对不能讲述事实的感知,人们就不能讲述。
对人们能够讲述的事物,人们通过观察它们来认识;而对人们不能讲述的事物,人们通过内心留住于它们来认识。所有的理解都是基于人们内心留住于所领会事物的细节。这种内心留住是人们参与所领会事物的存在之中。内心留住还是对世上各种综合性实体进行认识的工具。正是这种内心留住的逻辑使得波兰宜进一步得出分层次宇宙的概念和进化的全景,并导致具有理解逻辑的人类的出现。
波兰宜认为,一旦通过内心留住来认识被看做具有普遍意义,人们就能看到古老的柏拉图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难题,能通过理解其特殊的逻辑来解决;一旦隐性认识的逻辑扩展到一种创造性思维的理论,那么这种理论就会与进化突变的逻辑相一致;随着人们对内心留住普遍性的认同,将引起人们无疑问地接受这样一种不同寻常的观点,所有的知识最终是个人的。
波兰宜在《隐性方面》一书中,对隐性知识及其结构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发展。他在对一些认知心理学实验进行分析后,首先得出人们在对由一些基本要素构成的整体表现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人们的注意力从这些基本要素转到了其整体表现。因此,人们尽管获得了对整体表现的认识,但往往不能详细地说明这些基本要素的行为。这可被称为隐性认识的功能结构。
第二,在认识过程中,人们以事物的远期或整体表现而感知到近期或细节隐性认识行为。例如,在相貌识别过程中,人们以注意力集中于整体相貌而感知到相貌的某些部分的特征;再如在技巧训练过程中,人们依据所关注的整体动作表现而感知道几种肌肉运动细节。这可被称为隐性认识的现象结构。
第三,他用医生用探针和盲人用探棒的过程为例说明,人们从关注于探针头或探棒头落点的意义而感知到手的感觉;人们从手感觉的变化来关注其意义的变化。这可被称为隐性认识的意义方面。
第四,上述隐性认识的功能结构、现象结构和意义三个方面都可把隐性认识过程分为近期和远期或分为第一和第二两个阶段。从隐性认识的三个方面能推演出隐性认识的第四个方面,即隐性认识的实体论方面。由于隐性认识在认识过程的两个期之间建立了一种富有意义的关系,人们便可以理解由这两个期联结所对应的综合体实体。这里的近期代表实体的特征,人们依赖于对这些特征的感知来关注这些特征联结起来的意义,从而理解这种实体。
波兰宜从隐性认识结构中引出的一个关键性概念是内心留住(indwelling)。他在《隐性方面》一书中进一步用这种观点解释科学问题。例如,人们依赖某一理论理解自然就是使这一理论深入人心。人们的注意力从这个理论转到要考察的事情,并且正是在运用这个理论来解释所考察事情的时候,人们才感知到这个理论。这就是为什么只有通过做习题人们才能掌握数学理论。人们的真正知识依赖于人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样,一种真正理论知识的建立只有当其深入人心并被广泛地用于解释经验以后。
波兰宜认为,由于隐性思维是所有知识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那种要消除所有知识的人为要素,实际上要破坏所有知识。宣布现代科学的目的是建立一种严格的不受干扰的客观知识,任何达不到这种要求的知识只能作为暂时的不完善来接受,并且其不完善之处最终要被消除的所谓精密科学的理想基本上是误导。同样,那种想通过消除所有隐性认识来建立一种全面的数学理论的理想是自相矛盾的。
波兰宜阐述了隐性认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所有的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只有问题是好的,研究才可能是成功的;只有问题是新颖的,研究才可能是独创性的。然而,提出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察觉到了某种隐藏的东西,是得到某种暗示。如果这种暗示是真的,则问题就是好的;如果这种暗示还没有被人们察觉,则问题是新颖的。也就是说,提出一个能导致重大科学发现的问题不只是察觉到隐藏的东西,而且要察觉到其他任何人都察觉不到的东西。
但如果所有的知识都是能明确表达的,人们就不能提出问题和寻求解答。这就是两千年前柏拉图的悖论。柏拉图指出寻求一个问题的解答本身就是荒谬的,因为或者你知道寻求什么,那么就不存在问题;或者你不知道寻求什么,那么你就不能指望发现任何东西。解决柏拉图这一悖论的关键在于隐性认识使得人们能够预感到某些隐藏的东西,然后去寻找,找到了,就是科学发现。
在科学研究中,不仅提出问题需要隐性知识和隐性认识,而且寻找解答的途径并导致科学发现,以及对科学发现的评价都需要隐性知识和隐性认识。人们常常把重大科学发现看作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能导致更多科学发现的发现。这实际上是承认科学发现的意义不只是提供显性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隐性知识,使人们预感到还没有被发现东西的存在和能发明更多的东西。人们接受科学发现及由此得出的科学理论不仅是接受其中人们能讲述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得到进一步的不确定范围的暗示,并相信这些暗示将引导人们获得新的科学成果,甚至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人们寻求科学发现也正是由此开始的,并且在寻求的过程中人们总是预感到某种隐藏的不明确的东西的存在,而科学发现既是这种寻求的结果,又会以同样的方式使人们获得新的暗示并使人们相信沿某一方向前进将会导致不确定范围的新成果。
总之,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隐性知识和隐性认识。正是科学发现所提供的隐性知识才使得科学家在隐性认识或暗示的引导下,而获得新的科学发现,并使得科学不断发展。
2 自朱克曼以来的有关研究
1977年朱克曼发表《科学界的精英》一书,用科学社会学的方法探讨杰出科学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师徒关系。 例如, 她的研究表明到1972年为止,92名美国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中有48名曾经作为老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生、博士后或年轻的同事。她还注意到许多杰出科学家系列,表明诺贝尔奖获得者通过师徒关系在不同代际之间的延续。
这些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作为“徒弟”的时候,从“师傅”那里学到什么呢?根据朱克曼的调查,他们主要学到的不是显性知识,而是诸如工作标准和思维模式等更大范围的倾向性态度和不能编纂整理的思维和工作方法等隐性知识[2]。
卡尼格尔(Robert Kanigel)在其所著的《天才学徒》一书中,引述诺贝尔奖获得者梅达瓦(P.B.Medawar )在“对年轻科学家的忠告”中的观点:“任何时代的任何科学家要获得重要的发现,必须研究重要问题”。但什么东西使得一个问题变为“重要的”?当你看到某一问题的时候你怎么知道它是重要的?人们不能从书本中得到答案,也不能明确地说出答案。答案往往要通过例子,通过慢慢增加的个人喃喃不清的自言自语和抱怨,通过师徒之间若干年密切合作中所发出的微笑、皱眉和感叹来获得[3]。 这就是说科学家要发现一个好的问题需要通过隐性认识和通过隐性途径。
贝车(Tony Becher )在其所著的《学术部落和领地》一书中认为,研究生在进入某一学术领域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两种主要的隐性知识。一种是从这一学术领域的长期经验中产生的隐性知识。这是一种实际的、几乎是下意识的知识,是该领域的精英完全掌握的能力。这种隐性知识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调控科学论文发表的能力,如什么东西算作有意义的贡献,什么东西算作回答疑问,什么东西算作回答的论据,哪些成果要赶快发表,哪些成果要保留,等等。另一种隐性知识是研究生自己在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实践中获得的,如直觉力、想象力、研究技巧、合作能力等等[4]。
克拉克(Burton R.Clark )在其所著的《探究之地》一书中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关系和传播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如果把显性知识比作歌词,那么隐性知识就可比作音乐,两者是不同的,但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成为剧目。隐性知识有时被看作“秘密知识”,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有大量的隐性知识。这种隐性知识的载体是科学共同体、课题研究组和科研人员。由于隐性知识不能正式地定义和公开地传授,所以其传播也是无言地进行的。人们只有加入研究组,亲身参加科研实践才能获得或传播科研中的隐性知识[5]。
另外,隐性认识所强调的内心留住与一些科学家所倡导的认识论是一致的。 由于发现基因变换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物学家麦克林投克(Barbara McClintok )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如何进入研究对象的:“我发现我与这些染色体一起工作得越多,它们就长得越来越大,并且当我真与它们一起工作的时候,我不是在外边,而是在它们中间。我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我正在与它们在一起,并且一切都变大了。我甚至能够看到染色体的内部——实际上一切都在那里。这真使我吃惊,因为我实际上感到就在它们那里,它们是我的朋友。当你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它们变成了你的一部分。并且你忘忆了你自己。”[6]
上述学者和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说明,隐性知识和隐性认识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不仅存在,而且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们对隐性知识如何产生,如何传播,如何获得和怎样起作用的分析和阐述也很有启发意义。
3 对教育和科研的启示
波兰宜关于隐性知识及隐性认识与科学研究的理论分析和朱克曼以后的有关研究和感受,不仅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丰富和加深人们对知识的认识,而且对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许多新的启示:
第一,根据隐性知识结构,人们往往能在不关注或不彻底认识部分或细节的情况下,而能认识整体。这就对人们通常所采用的先分析后综合,先认识部分后认识整体的教育和研究方法的有效性提出了疑问。例如,在语音教学时,应关注发音的总体准确性,而不应关注舌尖、口型和送气等细节,因为人们在没有弄清或掌握这些细节的情况下,往往也能把音发准确。再如,在人工智能的图象识别研究中,应关注整个图象或图象特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细节特征。因为人们在不很清楚细节特征的情况下仍能识别整体图象,甚至当细节特征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仍能识别整体图象。当然,也不能把这种隐性认识结构绝对化,在有些情况下分析和认识细节特征,会加深对整体细节的认识。但即使在这些情况下,往往也不采用先分析后综合,先认识部分后认识整体的认识路线;而是先对整体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再分析整体的某些部分特征,从而加深对整体的认识。在这些情况下人们关注的重心仍然是整体而不是细节特征。
第二,隐性认识的关键是内心留住,也就是认识主体的精神深入到被认识对象或客体之中,或者说让认识对象或客体深入人心。这种隐性认识过程对教育和研究有重要意义。在有关客观知识和理论的教学中不是侧重外在灌输,而是侧重内在消化;要用启发式,激发受教育者全身心投入并通过练习和有关的实践环节,使知识能留住于受教育者的心中。在有关道德知识的教育过程中,除了注意以理服人以外,还要注意以情动人;要引导和激发受教育者对所学道德知识的认同,主动地将这种知识留住于心中,并以隐性或不自觉的方式引导人们应如何做人做事。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者要注意使自己的身心深入到被研究对象之中,力求从已有研究成果和自己的观察和实验中不断获得新的“暗示”,从而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把研究向前推进。
第三,隐性认识体现了人类思维所固有的创造性,激发和自觉利用隐性认识就是要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因为从隐性认识的观点来看,任何知识都有其隐性的方面;越是新知识其隐性的内涵就越多,给人们提供新的暗示的机会就越大。这种隐性认识所固有的创新性对教育和研究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传授已有的知识的过程中,要强调知识既有可讲授的显性方面,又有不确定范围的隐性方面;要鼓励受教育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隐性认识的作用,努力从已有知识中获得新的暗示,从而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在科学研究中,要充分关注自己和他人新的科学发现所具有的隐性内涵,力争尽快察觉出新发现的潜在意义在哪里,有多大,从而能站在科学最新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发现或发明。
第四,隐性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要亲身参加有关实践。这对教育和研究很有启发意义。在教学中安排相关的实践环节,不仅是为了使受教育者会用课堂所讲授的显性知识,而且通过实践环节使受教育者获得课堂不能讲授的隐性知识,从而全面掌握有关知识,也就是使有关知识真正能深入人心并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科学研究中,除了要努力获得新的发现和发明等显性知识外,还要有意识地领悟和掌握诸如提出问题的时机、科研工作的先后排序和调整、有效的思维模式和如何判断研究结果优劣等等隐性知识;同时要努力感悟新科研成果的隐性内涵。
第五,科学中的隐性知识的载体是科学共同体、研究组和研究人员;师徒关系是传递隐性知识的重要形式,它在高级研究人才的培养中仍有重要作用。隐性知识的载体和传递特征对教育,特别是研究生培养很有启发意义。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采用类似于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流水线式地培养学生,这对降低培养成本无疑是必要的。但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只能是“半成品”。对从事工程、科研和其他技术工作来说,其知识结构中最主要的缺陷是有关的隐性知识不足。因此,以有独立科研和工程能力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除了需要进一步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外,关键是要真正进入科学共同体,进入研究组,实际参加科学研究,特别是与导师密切接触和合作。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要注意吸取课堂上学不到的科研实践中的隐性知识,特别是注意从导师和其他研究人员那里吸取隐性知识。
第六,隐性知识的上述特征,对我国科技和教育政策的制定,科技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也有启发意义。
首先,隐性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实际的科学研究,这就要求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一体化。这也要求我国在科技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和有关政策措施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对培养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我国的这些研究有相当大的部分游离于高校之外,这不利于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一体化。因此,国家应该通过改革和政策措施调整,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向高校,主要是向有研究生院的重点大学集中。再如,我国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和成果评定没有要求培养研究生,而研究生培养经费没有要求获得资助者要同时进行科学研究。两者都应该做相应的调整来促使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的一体化。
其次,隐性知识的传播主要靠人员之间的密切接触和人员交流;而我国的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的“近亲繁殖”现象仍很普遍,这显然不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在美国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博士生毕业后只能到其他学校或单位工作,而不能在本校或单位工作;即使要在本校或单位工作也需要几年在其他单位工作或做博士后的经历。这种作法的本质是促进教学和科研经验、特别是有关隐性知识的交流和传播。这种做法很值得我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