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归根到底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阅读又是学习之母,其对生活、对工作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对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有直接的作用;对知识的获取、对智力的开发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不搞好阅读就没有办法使知识越来越丰富,视野越来越扩大;不搞好阅读,写作就无从借鉴,语言也不会生动、形象;不搞好阅读,智力也无法提高。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历史长河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生活与工作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对学生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方面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对我国古代文化繁荣的自豪感,还可以向学生们灌输许多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对于加强学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阅读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语文阅读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拓展语文教学的宽度。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的具有至关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若想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必须重视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文化对我们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许多学生不仅对西方文化产生盲目的崇拜,还表现出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的不屑之感,因此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教育者们就必须在平常教学中运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不断使学生们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之所在,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者们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语文教学拓展到新的领域。
语文阅读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播深度。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内容,即使在现代来看依然没有过时并可以发挥重要积极作用,这些内容不仅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巨大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代学生们通过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借重温古人优秀的社会经验,并将其运用到自己平常的现实生活中去,以此来指导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样一来,又给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让其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中继续开枝散叶,发扬光大。语文阅读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现代社会充满着物欲与诱惑,因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部分在我们处理与家庭、工作、社会及国家的关系时起到指导作用,它可以让我们清楚地分辨出什么是对自己和国家有利的正能量,并将其进行广泛传播影响更多的人,这样有利于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一种正确的主流价值观,从而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1.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小学语文教师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促进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师作为我们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与守护者,首先应该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并且在平常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研究,认真体会其内涵。然后,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将自己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渗透到对学生们的阅读教学中去,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生们的心里生根发芽。教师就是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纽带,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不断从教材中发现传统文化因素,并积极拓展教学资源。教材中包含老师将要向学生们传输的知识点,其中也经常会出现许多有关传统文化的部分,而这些部分对于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往往会起到有效的作用。如何利用好教材来培养传统文化对学生们影响,是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做到这一点,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使学生们在智力与品德方面得到共同发展,这也正符合我国现代的语文新课程标准。
3.借鉴传统的朗读方式。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们对文章进行反复的诵读,然后细细地品味来领悟其中的道理。而在现代的语文教育中,没有将这种诵读方式好好地继承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这样以来,纵使教师讲得再精彩,学生们听得多了也如味同嚼蜡一般,无法理解其中的真正涵义。故此,在传统文化阅读教学中应该学习古人们的诵读方式,最终让学生们获得对阅读内容的独特理解,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还加强了其记忆力。
4.根据不同的学段制定出不同的阅读要求。由于年龄问题,小学学生在学习与理解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故在阅读教学中将其分成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阶段再制定出不同的阅读要求。
5.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们对阅读的期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重点要求,所以教师们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如通过设定阅读情景的方式让学生们对古诗词内容进行表演时诵读,或者通过拓展一些课外传统文化读物来丰富学生们的视野等等,尽可能地调动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
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是提高一个国家人民的凝聚力与自豪感的动力与源泉。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在初步形成,所以加强其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将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完美的融合,使学生们不仅可以获得必要的语文知识,还可以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论文作者:赵继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1月总第3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学生们论文; 语文论文; 传统论文; 文化教育论文; 素养论文; 作用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1月总第3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