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班组安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柳昭,何德,许宁

铁路班组安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柳昭,何德,许宁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电务段 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班组安全建设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重视。铁路班组是铁路安全生产的主体和基本生产组织单位,搞好班组安全建设至关重要。依据现场实际经验,分析铁路班组安全管理问题现状,对照存在问题,提出强化班组安全建设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更加明确了铁路班组安全建设的方向。

关键词:铁路班组;安全建设;问题;对策

引言

2017年11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18个铁路局均完成公司制改革工商变更登记并正式挂牌,这标志着铁路公司制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公司制下企业文化的建设必将有实质性的改变,必须寻求创建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以强化企业凝聚力、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文化。班组是企业管理组织的落脚点,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面镜子。班组安全建设是对企业文化发展目标、发展方向落实的具体展现,研究铁路公司制条件下的班组安全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铁路运输企业班组功能定位

班组是安全生产的“基石”,“安全不安全,班组是关键”。班组是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关口、第一道屏障,发挥着“基石”的作用。班组是生产组织的“细胞”。“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安全、经营、建设、稳定等中心工作都要在班组落实。班组是管理工作的“镜子”。班组管理水平反映车间、站段管理能力。企业管理效能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与班组这面“镜子”的距离,离的越近看的越清,就能发现细节问题,并能更好地反思和改进管理;离的越远看的越虚,就难以发现问题,甚至被假象所迷惑,造成对管理工作盲目乐观,甚至沾沾自喜。

2铁路班组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2.1班组安全建设缺活力

一段时期以来,现场对班组的各项管理多以下达命令、传达上级文件等方式进行强制要求,在方式方法上缺乏一定的创造性,不能提高班组内职工的活力,甚至会造成班组内职工消极对待安全问题。如何了解班组内部的各种心理趋向以及行为趋向,对管理方式方法作出一定的创新,从而增强管理效果,需要新的思考和探索。

2.2现场提炼的班组安全文化理念与实际联系紧密度不够

有些班组安全文化理念未能从地域文化、人员结构、专业特性、班组实际等方面与职工共同探讨、总结提炼,而是怎么省事怎么定,提炼出的班组安全文化停留在纸面上的多,缺乏可操作性,也没有班组的特色。

2.3班组现场作业控制能力差,执行“两纪一化”不到位

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都在生产现场,而生产现场的各个点基本上都是由一个班或组构成的。因此,强化现场作业控制是班组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班组职工在现场作业时“两违”问题依然严重,作业安全关键点的卡控力度不够,岗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部分干部职工把干惯了的当标准、把看惯了的当规范、把习惯了的当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业标准化建设亟须加强。究其原因,一方面,职工学标、贯标、落标自觉性不够,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另一方面,不能科学立标,无法实现动态达标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规章、制度、标准也一定程度的存在着“不接地气”,不完全符合生产实际的问题,造成了职工“做不到”的问题。

3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对策研究

3.1大力培育安全意识

实现人的安全是安全管理的基本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坚定地建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是加强班组安全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机制,也是尊重员工的基本权利的体现。因此,在铁路企业班组安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创造铁路运输生产效益目的,实现职工的个人价值。心理安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出人文思想。有了安全心态,才会有安全行为,才能够确保安全系统生效。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安全理念。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为追求利益违章冒险蛮干是不可取的。其次,要正确认识安全检查工作。上级组织安全检查是帮助下级发现隐患,防止事故,但情况往往是下级怕被检查出问题,查出问题时试着遮掩推脱。再次,将职工本能的内在需要“我要安全”落实到行动中,而不是变成管理者必须努力去完成一个定量标准。如果不正确树立安全意识,那么“以人为本”的安全建设就无从谈起。

班组内部可以通过学习安全知识、事故案例、安全通报,组织班组内人员进行讨论、反思,增强职工的安全自保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同时可以利用为职工过生日、班组聚会等机会,以及举办班组建设恳谈会,班组内的兄弟交心会,班组人员互送警言警句,不同班组之间互动交流等方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增强班组安全建设的活力。

3.2强化基础管理,着力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班组考核评价机制。以确保“安全、优质、高效、达标”为中心环节,以突出专业特点为基本条件,根据考核的不同属性有所侧重。如对班组生产奖励的考核要侧重其安全、任务、质量实绩结果考核。二是选好配强班组长。班组长作为“兵头将尾”,是联结上级组织与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指挥者,其素质能力决定着班组建设的整体水平。真正把那些综合素质好、管理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优秀职工选拔到班组长岗位上来。三是要教育激励班组长。采取班组长定期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包括形势任务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管理技能教育、业务技术教育等。真正做到工作上信任、在安全管理上大力支持班组长的管理行为,树立管理威信。利益上倾斜,让班组长责权利统一明确。四是班组长队伍和后备班组长队伍建设同步加强,实现两个队伍“能上能下”的微循环格局。

3.3抓住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人的精神领域的东西,它是一个综合体,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态度、安全道德和安全行为规范。如果我们把安全文化建设比作是一个同心圆的话,那么第一层,处在最核心位置的一定是安全价值观;第二层,是以安全规章制度和作业指导书为主体的安全行为规范;第三层,是确保安全行为规范有效执行和完善提高的一系列保障性措施(包括安全行为激励、安全事务参与、安全自主学习与改进、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等)。如果我们把这个同心圆画圆了,那么我们的安全文化建设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在安全管理中,高标严管是必须的,刚性的制度约束是必不可少的,严格管理也是一种文化。落实到具体的安全考核上,则有一个如何“严之有理、严之能服、严之有效”的问题。我们在推行严格管理时,有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或者问题,但问题不是严格管理本身,而是大家如何形成共识,有了共识,有了理解,有了一个好的环境,可能工作就好做了。比如说,我们正在推行的安全“红线”管理办法,是红线也是底线,不可触碰;同时软性的沟通引导也是不可或缺的,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同步推进,这样才能为安全生产提供思想保证。

结语

班组文化建设基础在班组,核心是职工,关键在认同。班组安全建设的过程,就是推动安全管理从不佳的状态向有目的培养的优良状态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止境,必须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参考文献:

[1]梁佳,韩海龙,李勇.铁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管理[J].科技风,2018(5):245-246.

[2]李学军.对铁路运输系统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思考[J].铁道技术监督,2004(3):21-22.

论文作者:柳昭,何德,许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铁路班组安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柳昭,何德,许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